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稳增长”持续发力,市场情绪逐渐回暖——ETF周评20220530

时间:2022-05-30 14:22:46 | 来源:市场资讯

上周创业板指数下跌3.92%,科创50指数下跌4.94%,上证指数下跌0.52%,沪深300指数下跌1.87%,上周初A股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后半周受到国内政策催化有所反弹。

上周初局部区域疫情防控趋严,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落,市场出现大幅回调,后半周在外围市场上涨、国内政策持续发布的背景下,市场有所反弹。上周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国常会宣布6大方面33条稳经济措施,包括财政上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金融方面提升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针对汽车、消费等领域给予信用支持,生产方面则优化复工复产政策,以及促消费、促投资、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民生就业等。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再度强调各地抓紧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稳经济政策,对国常会提出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5月底前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会议结束后,多个省份纷纷开会部署省内工作。当前处于稳增长政策细则的发布密集期,投资者情绪有望再度回暖。上周日均成交维持0.8万亿元左右,陆股通净流出95.8亿元,其中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行业净流出较多。从申万行业分布来看,上周涨幅最大的前五个行业为煤炭、石油石化、交通运输、汽车、社会服务,上周跌幅最大的前五个行业为家用电器、电力设备、房地产、电子、医药生物。

上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大幅下跌,持仓这三个行业较重的科创创业50指数与创业板指数跌幅亦较大。A股整体估值回落,总体PE(TTM)下降为16.61倍,仍旧处于相对历史底部(历史均值负0.5倍标准差左右),PB(LF)下降为1.61,处于相对历史底部(历史均值负0.5倍标准差左右),A股整体PE估值分位处于2010年以来的35%左右。创业板PE(TTM)与PB(LF)分别为58.04和3.92,PE估值分位处于2011年以来的40%左右,科创板PE(TTM)与PB(LF)分别为39.01和4.16。此外截至上周五全市场PB小于1的股票数量占比已超7.04%,从历史数据来看,PB小于1股票数量占比超过4%时候,是市场的相对底部。当前阶段,政策持续发力,投资者情绪有望再度回暖,A股整体仍旧处于估值较低区域,长期来看,A股配置价值凸显,尤其是回调更深的以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代表的成长板块。

双创ETF跟踪指数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CSI),指数编制方案中样本空间科创板与创业板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聚集板块,编制方案中选标的所涉及到的8大产业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皆为未来中国重点发展方向;最终选出的成分股为各细分领域(生物医药、电气设备、半导体、软件等)的超一线龙头,代表性比较强,在新兴成长板块内,龙头的盈利稳定性更强,成长确定性也相对更强,值得长期配置。近期创业板大盘与科创创业50指数回调幅度较深,建议重点关注。

上周计算机板块(使用申万行业指数)下跌1.71%,其中IT服务下跌0.70%,软件开发下跌2.29%,计算机设备下跌1.97%,上周A股市场先抑后扬,计算机板块周初跌幅较大,后半周小幅反弹。

上周初局部疫情防控趋严,市场风险偏好反复,后半周随着海外市场强势反弹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投资者情绪有所修复。当前疫情防控逐步进入常态化,上海已陆续分批次恢复多条共公交通线路,整体复工复产在即,5月23日上海市政府要求共公场所和居民小区军应当相应部署“场所码”或“数字哨兵”,5月26日,深圳政府要求加大电子哨兵部署力度,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原则上全部安装电子哨兵,此外北京、广州等多地亦先后出台“数字哨兵”的部署工作。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营业场所需要的“数字哨兵”、常态化核算需要的“核算亭”、方舱医院信息化系统将面临全国化推广的机遇,市场空间相对较大。此外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数字化建设项目将从今年开始加速落地。当前整体计算机行业估值较低,处于2010年以来的9.46%分位,处于估值底部区域。软件开发板块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的6.59估值分位,继续建议定投方式入场。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CSI)选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 A 股作为样本股,以反映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股票的整体表现。

消费电子ETF招商(159779)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电子板块下跌3.20%,对应到申万二级行业消费电子板块下跌2.40%,半导体板块下跌4.36%,电子化学品板块下跌4.21%,元件板块下跌3.20%,光学光电子板块下跌2.05%,其他电子板块下跌1.92%。上周电子板块大幅回调,消费电子板块回调幅度亦相对较大。

上周市场回调,电子板块回调幅度相对较大,据申万一级行业跌幅前五。消费电子板块回调幅度略小于电子整体板块。申万二级行业消费电子板块PE绝对估值25.90,估值分位位于2010年以来的3.17%,进一步下调,处于历史估值底部。消费电子即将进入旺季,订单有望回暖,中国信通院披露4月份国内手机出货量1807.9万部,同比下降34.2%,1到4月份国内手机出货量8742.5万部,同比30.3%,在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影响下,手机需求仍旧较为疲软。为刺激消费,部分地区发布促进消费若干措施,深圳市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消费电子产品按照售价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叠加疫情缓解后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复苏,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推进,消费电子板块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当前整体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基本面未得到拐点验证之前,可继续定投方式参与。

消费电子ETF招商(159779)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香港科技50ETF(159750)

上周恒生指数下跌0.10%,恒生综合指数下跌0.43%,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5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7%。上周港股市场回调,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公司。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将稳增长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期接下来将有更多增长细则出台,上海从6月1日开始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整体复工复产在即。在内部疫情有所缓解情况下,随着复工复产政策的推进、政府相应消费刺激政策的推出,广告、出行业务有望得到复苏,电商零售业务有望超预期增长。上周多家互联网公司企业财报好于蓬勃预期,电商龙头公司营收超彭博预期,部分公司亏损持续收窄。且对整个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监管政策已边际向好,在后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本地服务与电商零售企业有望继续发挥平台价值,进而得到基本面边际修复,广告业务亦有望随着复工复产而得到需求改善,互联网整体从高点回落较多,当前仍旧在底部震荡。随着监管趋势的变化,企业宏观运营缓解的改善,香港科技板块未来或有估值修复行情,建议重点关注。

香港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从香港上市证券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香港市场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行业配置上看,港股科技指数931574.CSI在互联网与CXO、创新药占比相对较高,长期来看无需悲观,权重股整体资产质量较好,且在已有较深调整幅度背景下,标的指数的配置价值更大。

消费ETF(510150),联接基金(A类217017、C类004407)

上周中证全指指数下跌1.28%、沪深300指数下跌1.87%,上证消费80板块跑输大盘。消费80板块中跌幅较大的申万一级行业为家用电器和医药生物,分别下跌了3.99%和3.02%。

上周多数消费领域一级行业呈下跌走势,资金方面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北向资金净流入减少。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会议,指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常会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举措涵盖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兜底民生、纾困企业出台了多项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5月27日,工信部召开会议,将充分挖掘汽车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潜力,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考虑到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促消费政策或是本轮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后续消费场景复苏,以及退税减税降费和促消费系列政策加快分解落地推动下,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不断修复,支撑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消费升级的持续演绎,催化受疫情冲击的消费行业基本面扭转,提升行业景气度。总体而言,消费板块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但长期趋势明确,底部位置或是孕育价值回归与困境反转的机遇。指数估值方面,上证消费80指数最新的市盈率(TTM)为31.99倍,处于最近五年以来估值的61.18%分位数,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招商上证消费80ETF是首只跟踪消费板块的ETF基金,上证消费80指数全面涵盖了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消费领域的80家龙头公司。对投资消费领域感兴趣的投资者,可在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的基础上,关注招商消费ETF基金(510150)或其联接基金(A类217017、C类004407)。

食品饮料ETF(159843)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食品饮料指数下跌2.55%,同期中证全指指数下跌1.28%、沪深300指数下跌1.87%,食品饮料行业指数跑输大盘。其中,食品饮料细分子行业中跌幅较大的是其它酒类和白酒,分别下跌了4.12%和2.97%。

上周食品饮料行业成交额回升,日均成交额达342亿元,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白酒板块,疫情导致部分地区消费场景暂时性缺失,白酒库存消化速度放缓,酒企通过动态把握回款进度、控制渠道库存等方式积极应对,需继续关注白酒动销恢复程度。5月16日上海开始分阶段复商复市,随着疫情缓和,叠加即将到来的端午旺季,商务和宴请需求或一定程度回暖,消费量有望小幅反弹。中期来看,在疫情逐步好转的背景下,消费场景的复苏或带动白酒消费量明显回补,拉动业绩增长。大众品板块,受疫情影响短期内各子板块有所分化。啤酒板块,短期疫情导致啤酒产量承压,长期高端化升级有望增厚利润。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4月啤酒产量1074.7万千升,同比下降6.2%,疫情反复影响啤酒产量。预计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叠加即将进入啤酒消费旺季,啤酒需求或迎来改善。中长期来看,未来消费场景的全面复苏或带动啤酒行业高端化升级加速。调味品板块,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成本压力犹存。预计伴随疫情好转、渠道库存去化、提价陆续完成,调味品行业或呈现逐季改善,弱复苏的局面。乳品板块,受益于需求刚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竞争格局优化,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物流改善有望带动乳品动销不断恢复,叠加成本压力缓解,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长期而言,消费升级仍是食品饮料行业的主旋律,疫情或并未改变基本发展趋势。指数估值方面,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最新的市盈率(TTM)为34.19倍,处于指数最近五年以来估值的52.16%分位数,估值水平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招商国证食品饮料ETF跟踪的指数是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399396.SZ),该指数由食品饮料行业中总市值最大的前50只龙头公司构成,占比前三的细分行业为:白酒、乳制品和调味发酵品等。

畜牧养殖ETF(516670)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农林牧渔指数上涨0.86%,同期中证全指指数下跌1.28%、沪深300指数下跌1.87%,农林牧渔行业指数跑赢大盘。畜牧养殖细分子行业中涨幅较大的是畜禽养殖,上涨了1.07%。

生猪板块,猪价震荡上行,养殖利润持续复苏。截至5月27日,22省市生猪平均价15.69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64%。同期,养殖利润继续好转,外购仔猪、自繁自养养殖利润分别为47.38元/头、-154.99元/头,周环比分别上涨52.54%、回调11.56%。由于近期猪价回暖,养殖利润复苏,行业能繁母猪产能去化速度放缓;但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行业扩产缺乏基础,叠加成本端粮价处于高位,生猪养殖成本的压力较大,关注后续产能去化的速度以及猪价的演绎。禽链板块,白鸡价格有所反弹,黄鸡价格整体向上。截至5月27日,主产区白羽肉鸡均价、肉鸡苗均价分别为9.30元/公斤、2.58元/羽,周环比分别上涨2.76%、上涨0.39%;父母代种鸡、毛鸡养殖利润分别为-0.07元/羽、1.80元/羽,周环比分别下跌12.50%、上涨31.39%。目前白鸡祖代及父母代产能仍处于高位,行业仍处在去产能阶段;需求端猪价较低压制鸡肉消费,后续白鸡价格存在走弱的可能。黄鸡板块,本周快大鸡、中速鸡和土鸡均价分别为6.77元/斤、7.57元/斤、8.43元/斤;周环比分别上涨7.46%、上涨6.20%、上涨2.50%。黄鸡产能去化已持续两年,目前淡季价格坚挺,若产能持续去化,有望迎来基本面的明显改善。动物保健板块,作为养殖后周期属性行业,随着下游养殖利润逐步好转,动保产品需求有望提升,或带动企业业绩改善和估值提升。长期来看,养殖规模化水平提升、新版GMP证书认证、饲料禁抗和养殖限抗,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速优化竞争格局,推动行业扩容。当前或处于畜禽周期反转前夕,建议逢低关注畜牧养殖板块的机会。

上周电力设备(申万一级行业)上涨3.99%,上证综指下跌0.52%,沪深300下跌1.87%,电池指数跑输市场。

锂电池板块短期快速反弹后,走势有所反复。国内疫情防控情况持续向好,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工信部提出组织新一轮新能源车下乡,促进汽车消费,上海深圳等多地推出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其中上海置换纯电车给予1万元补贴,深圳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最高给予1万元,且新投放2万指标,购置新能源车的中签者给予2万补贴,青岛购置新能源车发放3-6千元消费券,山东、浙江、湖南、海南等多地推出补贴刺激政策,助力恢复消费信心,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前期压制的需求有望实现得到有效释放,叠加车企新车型陆续推出,销量有望实现短期反弹。产业链排产情况看,5月份整体有所修复但力度仍待提升,部分制造环节价格出现松动,电池盈利处于低位,随着电池提价逐步落地,盈利将逐步修复。短期需密切跟踪促销费相关政策情况,以及价格趋势情况、车企销量趋势情况,逐步参与板块长线投资的布局机会。未来锂电技术创新成为降本主要方向,从电化学体系升级和结构创新两方面布局,头部企业储备充分。电池ETF(561910)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CSI),指数涵盖电池制造、核心材料、锂电设备、储能逆变器核心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便捷配置动力电池+储能潜力市场的有利工具。

上周医药生物(申万一级)下跌3.02%,上证综指下跌0.52%,沪深300下跌1.87%,医药行业跑输市场。

国内疫情控制逐步好转,医药板块内部走势分化。消费属性医疗走势相对较强,受疫情影响,二季度消费医疗业绩增长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暑期是医美、医疗服务等的消费旺季,在疫情防控向好背景下,消费医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疫情防控方面,奥密克戎疫苗进入临床阶段,多款国产新冠口服药进入临床三期,研发进展密集披露,相关标的走势波动较大;南京政府采购中2价HPV中出现降价中标,引发市场价格战担忧,政府采购不是主流市场,更多是引流和增量市场,相关企业订单依然供不应求;广东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价格公示,涉及血制品5个主要品种,中标价格温和,主要品种降幅在10%以内,行业需求端稳健增长,龙头格局有望强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2 年重点工作任务》,涉及全国医保用药范围统一、优化国家基药目录、推动中药振兴、开展药品集采、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内容。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新冠治疗药物仍需密切跟踪,同时疫情好转利好消费属性业务修复,“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给出医药工业高于GDP的发展目标指引,创新发展和国际化是长期方向,需求端受经济增长、收入提升、人口老龄化等推动未来具备增量,继续关注医药景气方向长期布局机会。中证生物科技指数(930743.CSI)聚焦CXO、疫苗及创新药械未来景气度持续上行,建议逐步配置耐心等待趋势机会。

上周医药生物(申万一级)下跌3.02%,上证综指下跌0.52%,沪深300下跌1.87%,医疗器械指数跑输市场。

疫情防控整体向好背景下,消费医疗修复情况较好,检测相关标的持续回调。OK镜、人工晶体等眼科器械相关企业,5月份环比3、4月份有向好趋势,眼科和口腔医疗服务也是类似情况,5月门诊量明显回升,暑期是医美、医疗服务、尤其是眼科视光屈光等的消费旺季,在疫情防控向好背景下,消费医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对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任务下达了明确指示,确认将在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器械板块来看集采大背景下持续关注国产替代逻辑强、不受政策影响的医疗设备,以及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疫情后补短板、医院改扩建、鼓励自主可控等趋势明确,具备技术突破的设备厂商在此基础上持续进口替代,此外关注消费医疗器械渗透率提升;医疗器械行业长期景气度向上趋势并未改变,短期伴随政策预期修复具备向上修复空间,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聚焦沪深两市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领域,伴随医疗体系补短板及行业扩容长期受益。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国证指数,截止时间:2022/05/30,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若基金资产通过港股通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