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基金公司和经理自购基金,是发自内心看好,还是营销套路?

时间:2022-02-25 18:22:04 |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基金公司和经理自购基金,是发自内心看好,还是营销套路?

搞钱基地

”把基民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投资“,

我们经常看到有基金经理这么说自己,但有没有真正做到,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2022年开年不利,市场暴跌,大家信心备受打击,此时一大波基金公司纷纷出手自购旗下基金,

其中易方达、汇添富、工银瑞信、睿远等基金公司自购金额破亿。

除此之外,基金经理们也都十分给力,

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自购自己新基金500万元,中邮基金经理国晓雯自购300万,银华基金明星经理李晓星自购200万...

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都纷纷开启了自购模式,这波行动让基民们有点模棱两可,

为什么市场跌得这么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们都要自购基金?

是营销套路还是发自内心地准备抄底?

今天基姐就带大家好好看一看基金自购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基金自购现象

基金自购相当于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们自掏腰包买基金,意味着基金经理在管理基民钱的同时,也要同时管理自己家的钱。

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申购自家旗下基金,这种自购现象相对比较常见。

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显示,2022年以来,宣布自购的基金公司已经达到26家,自购总金额为14.3亿。

基金公司到底投入了多少,大家可以在基金报告的“固有资金变动”中查看:

另一种情况是基金经理、从业员工自掏腰包购买基金,一般也可以在基金的中报和年报中查看“投研部门、基金经理”持有情况。

 以工银瑞信前沿医疗2020年中报为例 以工银瑞信前沿医疗2020年中报为例

相比基金公司用公司固有资金自购,基金经理自购相对更少见,但也更切身基民利益。

那他们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自购呢?

基金自购原因

其实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有4点:

帮助新基金成立

像在市场表现不佳的行情下,赚钱效应变差,恐慌情绪导致基民风险偏好下降,基金募集更容易失败。

尤其是对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渠道能力较弱,募资更困难,

所以为了帮助自家产品顺利发行成立,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也有可能会投入自有资金。

合同明确要求

像发起式的基金,成立之初就在合同上要求基金管理人自购,并且限定了几年的持有时间。

当年周应波发行中欧时代先锋自掏腰包大笔买入就有这个原因在:

那么基金经理自购基金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市场出现大幅回调,市场情绪恐慌时,就会掀起一阵“基金自购潮”

历史上2015年6月股灾之后,市场就合计有62家基金公司自购,总金额达22.32亿;

除此之外,还有18年熊市后,去年和今年市场回调都掀起了一波“自购潮”。

这种大规模的自购行为能够给基民带来更多信心,稳定市场,避免更糟糕的踩踏砸盘发生,给整个市场带来好的风气和导向。

自身利益出发

市场大跌到一定程度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会真心地认为目前估值比较低,值得投资“抄底”,

所以他们在2015年后的11次大额出资“抄底”自家基金后,有60%的时期股市在短期内都上涨,意味着很快就能赚取一波收益。

比如2020年2月20日疫情期间,市场大跌,睿远发售了睿远均衡价值三年,

刚发售,基金经理赵枫就自购了3000万元,锁定4年:

到现在为止2年了,基金赚了55.31%,赵枫自己现在应该也赚了1659.3万了。

基金经理自购基金真的好吗

看到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们大力宣传,斥巨资买入自家基金,

大家心里可能都觉得毕竟这个基金里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们自己的真金白银,那他们在管理自购基金时也会更用心一些,

甚至可能会产生“我是不是可以抄作业”的想法。

那我们挑几只自购和非自购基金业绩对比:

其实我们从数据来看,有的基金经理管理自购基金的业绩非常出色,

像袁芳自购了工银瑞信圆兴的业绩就比工银高质量成长的业绩高出20%。

而有的基金经理管理即使自购了基金,也跑不过沪深300,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基金经理的实力,而不能盲目地抄自购基金的作业。

投资建议

总的来说,自购基金的行为无疑是好事,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们通过真金白银把自己的利益和基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这种行为在市场震荡的时候可以稳定基民信心,给整个市场带来好的导向。

但要注意的是,当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将其作为宣传噱头时,

基民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地抄自购基金的作业,而是综合考量基金经理的能力。

基姐只做基金测评,不构成买入建议,投资是一个严肃且深思熟虑后才能做的决策,大家买基金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收益和可承受风险综合考虑哦。

关注我,带你深入了解基金,洞察不易察觉的风险,选基不迷路。祝大家早日发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