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微聚焦 | 通胀焦虑对股债市场影响几何?

时间:2021-03-09 11:25:47 | 来源:泰康资产

来源:泰康资产微基金

泰康资产公募基金

策略分析师

杨丹

2021年以来,金融市场对通胀的关注持续提升,全球通胀交易随之升温。那么通胀有哪些衡量指标,当前的真实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究竟如何?通胀是金融投资的天敌吗?为何金融市场对通货膨胀十分警惕?通胀对个人而言有哪些利弊,个人投资者有什么应对手段?

近期通胀为何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

通货膨胀的概念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但不能将通胀和物价上涨简单的画等号。通胀的体现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代表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一篮子商品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涨。生活中,我们对通胀十分关注是因为通胀发生时往往伴随着货币的贬值,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然而通胀并非只有百害而无一利,适度的、温和的通胀也可能是经济增长的“朋友”,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提升居民收入、刺激消费等。此外,通胀有不同的成因,如果通胀主要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那么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可能也是上涨的。

资料来源:泰康资产公募

今年以来各界对通胀的关注度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通胀很可能是2021年全球性的一个宏观主题。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各国央行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后续的通胀埋下了隐患。在救助方式上,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等国家采取非常规的救助方式-直接通过财政扩张修复收入,也就是直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救助,这种方式会抬升实体经济中的通胀压力。2021年以来,由于疫情缓和、疫苗接种推进,欧美供需格局进一步修复,全球经济有望共振复苏,而库存偏低、需求上升将推升部分商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加之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金融市场对通胀的预期进一步抬升也就在所难免。

资料来源:泰康资产公募;WIND数据截止时间:2021.3.3

当前的真实通胀水平及通胀预期的上升空间

衡量物价水平和通胀水平的指标很多,比如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分项中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美国PCE指数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CPI和PPI。

数据来源:泰康资产公募

从2021年1月中美两国CPI和PPI同比增速来看,当前的真实通胀压力有限,不过从同比增速的变化和上升趋势来看,我们有两个主要观点:

1)短期通胀压力可控,中长期通胀风险不容忽视。

2)国内通胀压力可控,海外通胀走势需密切跟踪。

从10Y美债收益率-10Y TIPS利率衡量的通胀预期来看,自2020年3月海外疫情爆发以来,美国通胀预期持续攀升,目前已经升至近年较高水平2.2%左右,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

资料来源:泰康资产公募;WIND数据截止时间:2021.3.3

通货膨胀对股债市场的影响

及个人投资者的应对

通胀预期上行或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股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可能加大。对于债券市场来说,通胀发生时,息票债券有固定利率和期限(零息债券也可以看作有固定利率和期限),利息和本金是不随通胀水平变化的名义金额。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债券持有者获得的利息和本金的购买力会下降,因此通货膨胀会吞噬债券的价值。对于股票市场来说,通胀的影响更为复杂,温和的通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股市可能是受益的,但当通胀和通胀预期到达一定高度时,货币政策可能收紧,这时对股市来说影响则偏负面。

总之,2021年,通胀可能成为全球宏观的一个主题,股债市场的走势也将受到影响。在此环境下,个人投资者选择之一是“固收+”类的基金产品。固收+的核心是资产配置,大比例资产投资于债券,追求获取较为稳定的收益;小比例资产投资于股票、可转债、股指期货等,力争更多收益弹性。“固收+”产品就好比一杯珍珠奶茶,以固收类产品打底,多策略增强来添彩,在应对高度不确定性和波动加大的股债市场中,基金经理可以发挥专业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适时调整股债配比、精选个股、适度参与新股申购等,力求稳中求进,是震荡行情中“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好选择之一。

风险提示

1、以上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公司力求本材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2、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报表、信息,本公司不就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

3、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收益率(如有)的引用及既往业绩的表述,均不代表本公司对相关产品收益的预测及承诺。

4、本公司对于本资料中的任何预测、展望等内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资料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

5、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