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联盟招采品种越来越多,成主流趋势
文"《财经》记者 信娜 实习生 曹钰婕
编辑|王小
地方集中带量采购越来越“抱团”,也越滚越大。
2022年7月27日,一份《关于成立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在业内流传。这份文件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将有22省(市、区)加入联盟,共同集采。这一集采规模几乎划定了三分之二的中国省份。
《财经》记者就此致电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询问其所在省份参加文件所示的领导小组是否属实,一工作人员表示确有此事。他称,“负责该事务的同事出去了,但我有听过这份文件。”
这与4月国家医保局提出的2022年底集采规划吻合,其中提出江西牵头开展肝功生化试剂采购联盟。
地方联盟集采一直是趋势。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对《财经》记者分析,过去地方主要在考虑联盟集采的操作方式,是否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效率是否能提高等。一位医药领域行业人士认为,省际联盟虽比不上国家集采的量级,但联盟使地区集采筹码增多,谈判能力强,也推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在医疗耗材集采方面,省际集采联盟就有15个,参与者动辄达十余个省份。
扩地盘,地方联盟影响力剧增
地方集采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典型案例便如最近讨论度颇高的体外诊断(IVD)集采。
上述那份关于成立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的文件显示,由江西省医保局牵头,小组包括江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2省(市、区、兵团)。
此次集采覆盖省级行政区,几乎涵盖三分之二个中国。而一年前的IVD地方集采,参与者只有安徽省。据《财经》记者了解,体外诊断试剂不是在每个省都挂网采购,因而采取以江西牵头、各省报名参与的方式开展集采。
2021年8月19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公告,开展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市场竞争较充分的临床检验试剂纳入采购范围,包括肿瘤相关抗原测定、感染性疾病实验检测、心肌疾病实验诊断、激素测定、降钙素原检测。
方正证券的数据显示,在化学发光领域,罗氏诊断、贝克曼等多家跨国企业占据约80%的市场。数百家国内药企争夺剩余不足20%的市场。
由于此次仅有安徽一省集采,头部企业有底气拒绝。最终,88个临床检验试剂产品完成谈判议价,平均降价幅度达到47.02%,降价相对温和。其中,迈瑞医疗和新产业共中标14项,仅次于雅培的19项,罗氏、贝克曼、希森美康等头部外企放弃了谈判机会。
此次安徽集采被国内企业看作是一次打开本地市场的机会。迈瑞医疗在公告中称,集采大幅提升了其在安徽省内二、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
迈瑞医疗在回复投资者时提及,公司在安徽省的发光业务收入占国内收入比例较小,通过集采,有助于加速市场集中,加强公司在安徽省医院的发光业务渗透。
这次江西牵头的大联盟集采品种为生化诊断类产品。《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生化诊断是全国体外诊断第二大市场,约占20%,仅次于免疫诊断产品。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类、特种蛋白类等是生化诊断试剂的主流产品。
国内的生化诊断市场中,国产试剂占有率已超过50%。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基本上完成了国产替代。其中,肝功生化试剂是目前IVD行业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在竞争充分的生化试剂市场,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一位检测行业人士认为,这次的江西联盟集采市场太大了,相关企业应该都要努力中标,产品降价幅度也许不亚于国家集采。
地方集采越来越频繁
从2021年开始,超大区域性联盟、跨区域性联盟相继试水带量采购,集采节奏提速。
2021年12月,重庆医保局牵头的八省(区市)对手术吻合器完成联盟集采,湖北医保局牵头19个省区市,完成对部分中成药的联盟集采,河南医保局牵头14个盟友完成了对部分西药的集采。
这每一轮省际联盟集采,标的额都在10亿元级或100亿元级。
2022年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其中提及,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继续推进国家层面药品集采,各地对国家集采外药品开展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
这次会议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将各有侧重。针对国家组织集采尚未覆盖但费用高、临床使用量大的品种,或者现有规则没法直接套用的一些集采品种,省际集采联盟的牵头省份与成员省份医保局可共同制定集采规则,开展集采。
2月11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谈及,集采的主体格局是国家组织、省际联盟的招采,“省际联盟的招采品种越来越多,这是个必然趋势,也是主流趋势”。
4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到2022年底各省份自行开展集采的规划。其中明确三个集采将由省级来组织:江西牵头开展肝功生化试剂采购联盟、福建牵头开展电生理和腔镜吻合器采购联盟、山东牵头开展中药饮片采购联盟。
从统计数据来看,地方集采趋势渐显。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等人在《我国省级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比较分析》曾总结,截至2021年12月26日,全国共有15个省(区、市)独立开展了23次药品带量采购,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其中,开展一次的有河北、山西、青海、上海、湖南、山东、湖北、陕西;开展两次的有广西、福建、江苏、河南、江西、浙江;安徽开展次数最多,已开展了三次。
在耗材集采方面,《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省际集采联盟为15个。有京津冀“3+N”联盟、河南12联盟、渝贵琼联盟、广东联盟、江苏联盟、陕西联盟、八省二区联盟、九省联盟、西部联盟、四川联盟等。
国家医保局对全国集采推行“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模式,对集采规则有强大控制权,起到“书同文、车同轨”作用。但国家医保局也尽量减少对联盟的品种范围、定价基准、中标结果的干预。
史录文认为,国家集采的角色是搭建平台、制定规则,然后由器械和药品两个中心推进集采。而地方联盟集采是用药结构,或者用药规律相似的省份一起集采,现在国家也鼓励各地这么去做。
河北省曾开展“两病”用药带量采购,阿卡波糖的集采中选价格是0.61元/片,同一药品全国集采的中选价格则为0.32元/粒。因此对地方而言,联盟做大,扩大需求量,会有更多谈判筹码。上述安徽集采发光试剂也是一个例子。
自身市场够大,甚至有底气独自集采。如北京,单独开展中成药集采。
2022年7月29日,北京市医保局印发通知称,组织开展中成药带量采购,并要求全市所有公立医院、按照医保定点协议的非公立医疗机构都参加。北京的底气在于,其一直是医疗重地,中成药销量高,年销售额超过330亿元。
史录文分析,地方是否参与集采,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凸显集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如销售量大、价格又比较高的品种,就需要搭建一个市场化竞争平台。
集采后,执行如何到位
地方联盟成功锚定中选品种后,联盟内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执行的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7月,一份由河南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有关问题的通报”在网络流传。8月4日,《财经》记者就此向河南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求证,获知该文件属实。
这份通报中提到,河南超1800家医院的部分药品采购高于平均价3倍以上。过去一年,河南96家公立医疗机构只采购集采非中选药品或替代药品,而不采购中选产品。这96家中,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居多,采购金额从100多万元到700多万不等。
还有的医院即使采购了中选药品,但违反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的相关规定。据2021年12月河南省医保局发布的《关于执行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联盟第一批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有关事项的通知》,2022年1月1日起执行中选结果,各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其中公立医疗机构联盟成员单位应按承诺执行中选结果,不再采购此次集中带量采购未中选产品。
但在2月1日至5月31日采购期间,仍有28家医疗机构未落实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的政策要求,39家公立医疗机构联盟成员单位违反《关于委托开展相关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函》承诺,仍然采购使用未中选产品。
这类事件非个案。7月,河南洛阳人民政府官网也发布一条题为“西工区对集采违规的25家医药机构进行集中约谈”的消息。
其中提及,医药机构要完善药品集采相关机制,积极并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确保将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实到位,推动集采药品走好“最后一公里”。
集采后落地需要每一个环节严格落实,因为每个环节都可能遇到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史录文建议,需要与新技术和方法不断结合,才能不断完善补充,有效地进行流程监管。
(辛颖、阳尚吕对此文亦有贡献)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