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创新药,又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时间:2022-08-04 18:22:18 | 来源:市场资讯

创新药

又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前言

    创新药行业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终极需求:对战胜疾病、健康、长寿的追求。这些需求都是刚性的,基于这个大前提,这个行业存在着无限可能。

PART01

创新药崛起

    我国自2015年722事件临床自查后,创新药审批速度明显加快,2016年开始创新药医保谈判,创新药全面加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17年加入ICH,创新药出海加入国际化竞争。在政策和资本的同时助力之下,我国创新药行业蓬勃发展,一大批biotech在这段时期成立,传统药企也积极转型开始创新药管线的研发和布局。

PART02

新药的研发

     但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新药研发具有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为了降低对作用机制不明确的靶点的研发风险同时尽快获批上市,我国创新药企业在研发早期多数走的是前人的老路,管线中累积了一大堆me too靶点的药物,很难做出疗效及安全性上的差异化。

    而科学的突破不是线性的,过去20年,国际上出现的大药如阿达木单抗(TNF-α)、帕博丽珠单抗(PD-1),是基于过去三四十年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及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突破,在TNF-α和PD-1靶点发现之前,在单抗技术成熟之前,这些药物的成功都无从谈起。低垂的果实很容易摘完,下一个突破还在路上。ADC技术、双抗技术是否能够撑起后抗体药物时代的发展?CAR-T,siRNA,mRNA等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是否能够有更佳疗效的旗舰药品出现?目前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PART03

国家医保的助力

      除了新药在供给端的突破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之外,国家医保支付端也具有非常强势的话语权,这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是一致的,商业保险支付端各国由于发展水平的不同有所差异。我们自2020年起目睹了国内PD-1单抗药物在国家医保谈判中的大幅降价,这一方面由于我国创新药管线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也和国家医保的强势谈判能力不无关系。2021年我国《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正式出台,宣告中国新药研发自持续数年的井喷之后,回归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初衷,新药供给侧的出清开始进行。

PART04

2022年的创新药

     时间来到2022年,全球生物科技行业(以未盈利的biotech为主)已经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调整期,美国很多初创公司的估值已经逼近账上现金水平,国内很多biotech企业估值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PS在2-3倍[ZW1] 。

    22年5月中旬起,我们看见手握大量现金的跨国大药企开始溢价收购研发管线中具有best-in-class/first-in-class潜力药物的biotech公司;22年6月,国内医保支付端明确创新药续约的支付降价规则,部分消除了市场对于降价不确定性的恐慌情绪。国内也有大药企开始收购美股具有领先双抗技术平台的biotech公司。22年7月,北京医保局首先出台了创新药/创新技术的DRG除外支付政策,进一步修复了市场对创新药的悲观情绪。

    同时,我们统计了我国各个创新药企业的商业化进度,截至22年上半年,我国已经有超过半数的biotech企业拥有获批上市的商业化产品,且多数于21、22年刚刚获批,创新药行业步入商业化销售放量增速较快的业绩兑现阶段。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自22年5月中旬开始看见了美股、A股、港股的创新药公司估值开启了一波反弹,市场初步见底。

    对于创新药行业的长期未来,我们选择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行业发展的当下,我们认为我国创新药行业第一轮泡沫的出清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出现一批具有差异化、临床疗效优秀的创新药产品的创新药公司,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商业化销售团队,通过扎实的研发实力、产品实力和销售实力为股东持续创造超额回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