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基会笔记
5.20那天,证监会发布新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第23条规定“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离职管理”。看似平平,但可谓平地一声雷!
惊雷藏在实施细则中:“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
这意味着,明星基金经理从公募离职,想要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从之前的只需等待3个月,延长到1年。相比之下,如果是跳槽再管公募,静默期只从3个月延长到6个月(2月一份新规)。
总之,离职可以,但就不让你轻易去管私募产品。
从名和利的角度,奔私“赚快钱”的空间小了
公募被看做私募“养蛊”的地方。一名基金经理的成长,通常要5年以上的时间,但成熟之后,往往冷不丁告别而转身私募。留下基民不知去留。
基金经理奔私往往选择两个契机。一是盛名下奔私。此时业绩备受赞誉,奔私后资金慕名而至,关注度立马变现为管理费。如今要求离职1年以后才可管理私募,1年后市场关注度减少,也就减少盛名给他们带来的变现价值。
二曰牛市前奔私,趁大机会快速募资。不要小看一个牛市带给奔私者的收益,如今一个牛市可能就能募集出一个百亿私募。保守点按50亿募集规模算,假如净值在牛市涨了50%,也就是25亿,基金经理提走20%的业绩报酬,扣掉5个点分给渠道,也有3.75亿的收入。而在公募,即使是管理规模超1亿的顶流基金经理,恐怕也没有过亿收入……如今1年静默期的新规,会让这种奔私者错过一波机会,算是对他们抛弃持有人去赚快钱的惩罚。
2016年后,因为全面性牛市转向结构性牛市,加之公募吸金能力暴增,后一类奔私者减少,但对基民的杀伤力没有减弱。如今一个顶流基金经理的离职,背后可能就是500亿、千亿资产相托的基民。杀伤力远大于之前。
偏股型产品基金经理离职率近年下降
(数据来源:Choice,基会笔记,截至2022.4.30,橘色为牛市或结构性牛市年份)早期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时所管理的规模
近年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时所管理的规模
(数据来源:新浪基金、天天基金、基会笔记)能阻止公募行业人才外流吗?
个人认为,对于真正的长跑健将,其实作用有限。资金总会再次发现他们的。比如当前的百亿私募中,仁桥资产夏俊杰(原诺安明星基金经理2016年熊市奔私),因攻守均衡控回撤能力强(年化回报22.20%,最大回撤9.09%,今年收益仅亏损3.73%),奔私5年后规模达到百亿。比如睿璞投资蔡海洪(原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2015年下半年熊市奔私),因为产品业绩好,年化回报22%,也在近两年规模达到百亿。
更遑论那些投资大佬们,他们即使熊市奔私,也是很快份额难求。比如曾在6000点劝赎的“业界良心”、原兴全基金总经理杨东(2018年熊市奔私,一年多后即成百亿私募)。再比如从业15年年化收益达17%的老将董承非,年初奔私,在今年熊市里即募45亿,明年恐怕也上百亿了。
有人说,1年的静默期,要改成5年更好。个人觉得很难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刻意降低明星基金经理的奔私变现价值,会破坏公募的行业活力。没有“利”的诱惑,年轻从业者怎么会去努力成为“顶流”呢?
限薪或限制跳槽,恐怕都难阻止公募人才流失。顶流基金经理数千万/年的收入是有的,年轻的基金经理也有4-5万/月的收入,然而个个都是赚钱高手,不让他们奔私,离职宅家炒股也能财富自由。
所以监管近年来是努力在用组合拳留人,从“节流”,走向“开源”。除了大力鼓励探索股权激励、事业部制。让行业的人才如过江之卿的措施也在增加。都是“108女团”了,天价片酬恐怕也得下来。
一是保证总有可托之人,不用担心地球离了谁不转。4月26日,证监会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一个新角度,要求基金公司“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而另一条,则是保证有人帮你选好基金经理。上述“意见”提到,逐步扭转“重投轻顾”展业倾向,提升投资者“精准画像”能力,着力发挥顾问引导作用。我一直很看好投顾。虽短期他们能力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就像这个行业的筛子。以往,我们找黑马,总是看哪位基金经理的机构持有份额快速上升,因为机构擅长找可塑之才。但这个指标怎么着都是隔纱看人。如果投顾的能力上来,能直接帮基民找到这类黑马,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