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兴料
全球利率下行趋势终结?—人口、薪资与通胀
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胀同比飙升至40年来最高水平,大幅脱离了1980年以来的中枢水平。“大缓和”似有终结迹象。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由于供应链受损、大宗商品产能瓶颈等因素,全球通胀飙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人口这一慢变量的结构性变化。
未来5-10年美国、德国将因“千禧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带动总需求,同时劳动力平均年龄处于实际薪资相对高增速时期,内生性通胀压力增大。不过“千禧一代”人口增幅远小于“婴儿潮”,且是单峰增长,通胀的烈度恐难达到70-80年代。受制于低生育率,日本的长期通缩趋势仍难以扭转,这或是当前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劳动力逐步老龄化,限制了国内通胀和薪资增速,一定程度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胀压力。反之供应链重塑将推升全球通胀中枢。
内容来源:兴业研究
市场综述

5月10日,沪深股指早盘大幅低开后奋力反扑,热门赛道纷纷冲高,午后大基建、房地产板块发力,农业板块翘尾,指数基本收于日内高位。大市成交0.85万亿元,上日为0.67万亿元。盘面上,半导体、风电、光伏、水电、锂电池板块强势,工业机械、餐饮旅游、建材、建筑、券商板块造好,煤炭、油气板块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1.06%,创业板指涨2.17%。
财经资讯
1.【中国证券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结构性政策做“加法” 降融资成本效果显现。中国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专家认为,复杂形势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加法”将成为货币政策加力的重要体现,可能有更多领域被纳入专项再贷款支持范围。随着银行负债成本下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并带动贷款市场利率继续下降的可能性有所上升。降融资成本的效果有所显现。此外,人民币汇率调整压力较快释放后,保持基本稳定具备一定的支撑。
2.【经济参考报】提振消费应协同发力远近兼顾。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近期国内疫情多发,消费恢复性增长受到明显冲击,相关市场主体面临较多困难,稳增长、保民生面临新的压力。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对促进消费恢复相关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从系统全面促进消费的角度,提出了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这充分表明了当前综合施策提振消费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兴业优品

风险提示及重要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Wind、央视财经等,仅供参考,不代表兴业基金观点。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