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科技行业连续上涨,连创新高后,调整也不期而至。博时科技创新混合拟任基金经理肖瑞瑾表示,科技股上涨的背后是基本面,流动性与宏观三个层面的共振,长期来看,科技行业将成为未来多年A股市场投资主线。谈到估值问题,肖瑞瑾认为应当综合研判,把握住优质科技企业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本质。
科技行业长期向好不变
在肖瑞瑾看来,科技股的上涨,基于三个逻辑:第一,基本面层面,高科技自主创新和5G技术成为社会共识、驱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连续多个季度高增长。新冠疫情后,新基建成为财政重要发力点,5G通信加速推广。第二,流动性层面,年初以来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进入货币宽松周期,充足的流动性有利于高贝塔的科技行业。第三,宏观层面,中美利差持续拉大,外资持续增加配置A股,并重点关注中国科技行业。国内房地产及债券回报率持续下行,居民大类资产配置持续转向权益市场。
经过年初的上涨后科技股也开始出现大幅度回调,“中国科技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发生改变。”肖瑞瑾强调,自主创新和5G技术将推动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而在美国降息后,国内货币政策将获得更大空间,外资配置A股和国内居民大类资产配置方向未发生改变。
同时肖瑞瑾解释,近期科技行业短期由于阶段性筹码供给失衡,科创基金及ETF窄基加速了这一趋势,导致市场加速折现未来长周期的乐观预期,导致市场阶段性超涨。
“从静态估值看,除少数半导体行业公司外,科创行业整体估值合理。从市值空间看,相比美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中国科技行业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肖瑞瑾补充道。
未来A股长期主线
“科技行业将成为未来多年A股市场投资主线,未来将大概率出现中国科技50指数,成为类似上证50的中国核心权益资产。”肖瑞瑾表示。
在肖瑞瑾看来,旧基建对应的旧周期行业,将阶段性具备补涨要求,但新基建对应的半导体、云计算等新兴基础设施,将成为具备鲜明时代特点的“新周期”。
谈到科技类企业的业绩受疫情影响,肖瑞瑾表示“不同类型企业受影响不同。”以内需导向为主的轻资产研发型、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型科技企业整体受影响有限。其中,符合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方向的企业将因为疫情受益于商机增长。而部分人力密集型、资产较重的制造型高科技企业将因为产能利用率不足而阶段性影响业绩,但随着需求恢复,业绩也将同步恢复。
他指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因为本次疫情而提速,客观上也将加速这些“新周期”的成长驱动力。
从宏观层面而言,中国自主创新的崛起进程不会因为外部势力干扰而中断。中观层面,国家产业政策及财税政策全力支持行业发展。但肖瑞瑾同时提示,不确定性或许在于微观层面,不同企业技术路径的演化和对抗、阶段性的静态估值高估成为风险主要来源。市场流动性边际上会影响估值波动,但不影响企业中长期价值发现。
综合看待科技股高估值
科技股估值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天价”市盈率面前,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对此,肖瑞瑾表示,参考美股等成熟资本市场,科技公司不同生命周期适用于不同估值方法。早期适用于远期市场空间及份额折现,中期适用于PS或EV/Sales估值方式,成熟期适用于市盈率估值。
此外,不同行业属性适用于不同估值方式,研发型轻资产公司适用于产品管线贴现,重资产生产型公司适用于PB或EV/Ebitda,消费型产品导向科技公司部分适用于DCF贴现。
“静态市盈率不能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泡沫的依据。”在肖瑞瑾看来,企业中长期定价是基于公司治理、产品竞争力、市场渠道能力、竞争壁垒、远期空间等多维度的复杂计算,不能单独看市盈率。
肖瑞瑾表示,当前市场阶段性的高估本质,是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体现,在中国科技行业面临外部巨大压力时间段,资本市场给予的高静态估值,反映了社会对核心技术的渴望与珍视,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在这个特殊阶段,市场参与者倾向于采取“假设-验证-修正”的正向激励机制,对通过资本市场逐步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给予持续的高估值,加速企业成长。
但肖瑞瑾同时指出,对于企业经营及技术路线出现问题,基本面未兑现预期的上市公司,将通过市场价格发现机制被证伪并逐步边缘化,高估值也将演变为估值折价。市场化机制将有助企业汰弱留强。
“总体而言,科技公司的重要价值体现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供给创造新的需求,持续提升社会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肖瑞瑾强调,把握住这一核心原则,有助于筛选出未来中国科技行业核心权益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