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00多家企业在瑞士成功投资,涉及无人机领域、银行金融业以及太阳能和激光镭射等领域。”瑞士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瑞士贸易与投资处主任莫海岩(Yves Morath)近日在上海接受了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提到,瑞士已有1000多家企业在华进行投资发展,相信更多中国投资者在全面了解瑞士之后,中瑞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投资将更加紧密。
莫海岩表示,瑞士丰富的人才储备、发达的高科技、强劲的创新能力、国际领先的机械产业、电子、金属加工业、清洁技术产业集群及高效低廉的税收等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也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的关注。
瑞士的创新指数缘何第一:教育资源好、税收低
从地理位置看,瑞士地处欧洲大陆中心,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5个国家相邻。在与邻国激烈的创新竞争中,瑞士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连续9年位列第一。
莫海岩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瑞士具备一大关键竞争优势——非常丰富的人才储备,这必须要归功于语言因素。瑞士的官方语言有四种,包括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三大语种,以及罗曼什语;同时大部分人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土面积非常小的国家里,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才,从而快速打通周边的市场。
莫海岩表示,高质量的人才储备还要归功于瑞士高等教育的程度。在瑞士,有两所最著名的联邦理工大学:一所是苏黎士联邦理工大学,另一所是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前者位于德语区,后者位于法语区。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曾诞生过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伦琴、爱因斯坦等20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不少人的眼里,瑞士是全球出名的高消费国家之一。在全球最昂贵城市评比中,瑞士最有名的两座城市日内瓦与苏黎世常年榜上有名。莫海岩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仅仅从消费的角度来说瑞士是非常贵。但这是因为瑞士居民的工资非常高,由此产生的购买力非常强。实际上,有很多人在瑞士工作,能拿着很高的工资再到其他的国家去消费。这也是瑞士能够吸引欧洲各临国的人才前来工作的原因。
在企业的税赋压力方面,莫海岩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瑞士的税制比较复杂,其中增值税(VAT)是统一的,2019年为7.7%。在瑞士,企业所得税由三个层级构成,分别是联邦税、州税、地方税,由于瑞士由26个联邦州组成,26个联邦州的州税是不一样的,因此综合下来三级税的总和有些地方高达24%,最低的只有12%,基本上平均在18%左右;在社会保险的问题上,莫海岩表示,瑞士的社保跟其他一些国家也不太一样,企业雇主支付社保的比例非常低。此外,员工的医疗保险由个人负担,而不是雇主负担。
莫海岩特别向澎湃新闻记者补充道,州税税率较高的地方一般都是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山区省份,这些地方的气候和基础设施条件需要更大的支持,绝大部分企业很少会选择这些地方。对于企业而言,瑞士的税赋压力较低。
在回应澎湃新闻记者关于瑞士相较于其他欧盟国家的比较优势时,莫海岩提出瑞士看重的是企业的长期投资。从社会整个安定角度来讲,瑞士是一个出了名的没有罢工的国家。有些国家的市场相对较大,但是罢工等诸多不安定因素叠加在一起,会给企业家带来更多的顾虑,为此支付的成本也会非常高。
政府不干预任何创新项目
瑞士是非常开放的市场,不会对一个外商投资的领域做任何限制。莫海岩表示,如果一定要挑选某种产业的话,瑞士可能更青睐创新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因此这类中国企业到瑞士发展,也会更加适应。
莫海岩介绍,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讲,瑞士联邦政府对创新项目的选择是没有任何的干预,因此企业在选择进行哪些创新项目以及投入多少经费等问题,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从专利申请的数量来看,瑞士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药产品,包括医疗器械,罗氏集团和诺华集团是瑞士最大的两家医疗龙头企业,莫海岩提到,这两家企业跟一些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也有很高的粘合度。
瑞士的产学研结合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不一样。有些国家采取规划的方式支持科学研究,比如今年的重点目标是人工智能,明年重点发展创新的目标是在机器人领域。但莫海岩介绍,瑞士政府则几乎完全“撒手不管”,完全看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企业跟大学之间在哪些领域紧密合作,这才是决定瑞士这一年或这一段时期的创新重点所在。
“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不想停留于现在的技术创新水平,而是迫切想要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这样的话,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国家,瑞士对这样的企业前往当地投资表示非常欢迎。”莫海岩表示。
2014年7月,中国和瑞士签订的《中瑞自贸协定》生效,中国和瑞士之间的双边经济贸易往来获得多方面的优惠条件。特别是在贸易领域,中国对瑞出口99%以上的商品可享受零关税,瑞士对中国出口96%以上的商品可享受关税减免。2018年,中瑞两国的贸易额提升至450.8亿美元,占瑞士贸易总额的7.64%,贸易额和占比均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