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为何7月低经济二次探底、金融数据大起大落?

时间:2022-08-20 08:53:16 | 来源:全景财经

作者 | 罗志恒

7月经济金融形势反映出经济二次探底,恢复进程受阻,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信心和预期低迷,微观主体行为呈现收缩化趋势,导致消费、企业投资增速下行;二是房地产风险引发了房地产销售、投资以及地产相关消费的持续下行。基建投资和出口是7月仅有的亮点,但不足以完全对冲下行压力。

一、如何理解7月经济增速放缓?

1、居民消费仍较低迷,商品消费增速回落,餐饮收入依然负增长。一是前期消费刺激政策效果边际减弱,6月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及商家促销,使得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3.9%,但也提前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7月同比回落至9.7%。二是房地产销售低迷拖累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建筑装潢材料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3%和7.8%。三是疫情反弹抑制了暑期旅游消费的恢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5%,需求低迷也反映在价格上,CPI中旅游价格环比仅上涨3.5%,大幅低于往年同期7.5%以上的增速。

2、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1-7月累计同比9.9%,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但是,在汽车生产恢复以及出口需求的带动下,汽车制造业投资加快,累计同比9.9%,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

3、烂尾楼引发的“断供风波”冲击居民和金融机构信心,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6月下旬房地产销售本已基本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7月却再度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8.9%和12.3%,降幅较上月扩大10.6和2.9个百分点。

4、基建投资和出口继续超预期上涨,后续对经济的支撑力度或逐步减弱。基建投资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6%和18.0%,较上月加快0.3和0.1个百分点,源于财政发力与外需拉动。但考虑到后续财政政策空间收窄、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外需回落,未来经济稳增长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

二、如何理解信贷社融数据的大起大落?

今年信贷社融数据大幅波动,呈现出1、3、6月超预期增加,2、4、7月超预期回落的规律,引发市场情绪的来回摇摆。主要受两股力量共同作用,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信贷社融增长,实体需求低迷带动信贷社融回落。

1、银行信贷本身就具有年初和季末冲高、季初回落的特征。1月银行信贷额度充足、项目储备丰富、早放贷早收益,通常能取得“开门红”;3、6、9月则是季度末,为满足监管要求,会通过短缺贷款或票据融资来进行冲量。相应地,随后的2、4、7、10月由于贷款项目不足、短期贷款到期等原因,新增贷款规模出现回落。

2、“宽信用”政策强化了银行信贷季末冲量的行为模式。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为了稳增长稳就业,央行持续推动流动性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银行考核压力增大,贷款冲量的特征更加明显,使得1、3、6月出现超预期增长。

3、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与银行放贷共振。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要求新增专项债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而今年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高峰是1、3、5、6月,低谷是2、4、7月,恰好与银行放贷节奏同步,叠加之下,进一步扩大了新增社融的波动。

4、实体信贷需求低迷,导致银行信贷在季末冲量后快速回落。若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较旺,那么银行不必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在季末冲量,季初的贷款也能有一定支撑,各月间的新增贷款会相对平滑;与此同时,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结构也将更加合理。但由于当前微观主体信心不足,信贷需求较弱,银行季末冲量过度投资,导致季初超预期回落。

因此应综合考虑各月的信贷社融数据,不宜过度解读单月的起落;而且可以预见的是,9月和10月金融数据或再度超预期上升与回落。

01

如何理解7月经济增速放缓?

7月经济二次探底,恢复进程受阻,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信心和预期低迷,微观主体行为呈现收缩化趋势,导致消费、企业投资增速下行;二是房地产风险引发了房地产销售、投资以及地产相关消费的持续下行。基建投资和出口是7月仅有的亮点,但不足以完全对冲下行压力。

第一,居民消费仍较低迷,商品消费增速回落,餐饮收入依然负增长。一是前期消费刺激政策效果边际减弱,6月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及商家促销,使得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3.9%,但也提前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7月同比回落至9.7%。二是房地产销售低迷拖累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建筑装潢材料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3%和7.8%。三是疫情反弹抑制了暑期旅游消费的恢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5%,需求低迷也反映在价格上,CPI中旅游价格环比仅上涨3.5%,大幅低于往年同期7.5%以上的增速。

第二,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1-7月累计同比9.9%,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但是,在汽车生产恢复以及出口需求的带动下,汽车制造业投资加快,累计同比9.9%,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

第三,烂尾楼引发的“断供风波”冲击居民和金融机构信心,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6月下旬房地产销售本已基本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7月却再度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8.9%和12.3%,降幅较上月扩大10.6和2.9个百分点。

第四,基建投资和出口继续超预期上涨,后续对经济的支撑力度或逐步减弱。基建投资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6%和18.0%,较上月加快0.3和0.1个百分点,源于财政发力与外需拉动。但考虑到后续财政政策空间收窄、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外需回落,未来经济稳增长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

02

如何理解信贷社融数据的大起大落?

今年信贷社融数据大幅波动,呈现出1、3、6月超预期增加,2、4、7月超预期回落的规律,引发市场情绪的来回摇摆。主要受两股力量共同作用,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信贷社融增长,实体需求低迷带动信贷社融回落。

第一,银行信贷本身就具有年初和季末冲高、季初回落的特征。1月银行信贷额度充足、项目储备丰富、早放贷早收益,通常能取得“开门红”;3、6、9月则是季度末,为满足监管要求,会通过短缺贷款或票据融资来进行冲量。相应地,随后的2、4、7、10月由于贷款项目不足、短期贷款到期等原因,新增贷款规模出现回落。

第二,“宽信用”政策强化了银行信贷季末冲量的行为模式。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为了稳增长稳就业,央行持续推动流动性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银行考核压力增大,贷款冲量的特征更加明显,使得1、3、6月出现超预期增长。

第三,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与银行放贷共振。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要求新增专项债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而今年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高峰是1、3、5、6月,低谷是2、4、7月,恰好与银行放贷节奏同步,叠加之下,进一步扩大了新增社融的波动。

第四,实体信贷需求低迷,导致银行信贷在季末冲量后快速回落。若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较旺,那么银行不必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在季末冲量,季初的贷款也能有一定支撑,各月间的新增贷款会相对平滑;与此同时,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结构也将更加合理。但由于当前微观主体信心不足,信贷需求较弱,银行季末冲量过度投资,导致季初超预期回落。

因此应综合考虑各月的信贷社融数据,不宜过度解读单月的起落;而且可以预见的是,9月和10月金融数据或再度超预期上升与回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