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经社
文丨郭小兴编辑丨杜海
继海通国际分析师拆了一辆比亚迪后,中信证券分析师也“不甘示弱”,于近期耗时两个月,集结云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行业的8位分析师,拆了一辆价值28万元的特斯拉Model 3,发布了一篇名为《从拆解Model 3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
这份94页的报告到底讲了什么?报告宣称,希望通过对特斯拉Model 3这一智能电动的标杆车型的分析,展现特斯拉作为一家全球头部汽车企业对汽车智能电动化的思考,以期厘清后续产业发展的可能方向,更好地支持相关决策。
具体来说,报告围绕域控制器架构、线束和连接器、电池、三电与热管理、车身等方面展开分析,拆解内容近80页。
在报告的最后,分析师们强调,智能汽车的域控化已成趋势。重点推荐域控制器相关公司,建议关注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等优质整车、电池企业供应链。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署名的8位分析师有6名为首席,在电池、座舱等部件拆解过程中也克服了许多困难。
参与报告写作的中信证券云基础设施行业首席分析师丁奇向券商中国表示:“这个报告客户反馈比较好。很多人都在研究特斯拉,但研究的可能比较零散,这篇报告是一个整体性的研究。客户觉得我们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把团队都叫齐了,电力、热管理、制冷等都是不同的团队在负责,我们将这些都串起来了,比较完整。”
事实上,券商为写研究报告“拆车”早有先例。早在2018年,瑞银Evidence Lab团队就拆了一辆特斯拉Model 3、一辆2014年款的宝马i3和一辆2017年款的雪佛兰Bolt,以此比较三款车的动力总成、电子系统、做工、外观等。2021年,他们又拆解了大众MEB纯电专属平台打造的ID 3电动车,以分析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走向。
(不过,《正经社》分析师也注意到,坊间对此也有不少质疑。比如,有网友称,如果汽车研究员为了写报告要拆汽车,那军工研究员是不是要拆火箭?房地产研究员是不是要拆房子?煤炭研究员是不是要烧煤?生猪研究员是不是得杀猪?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份研报重在拆解过程,分析和总结内容相对较少,核心观点并不明确。而且对于中小券商来说,也没有“拆解式研究”的资金实力。
表示支持的声音则认为,拆汽车和拆苹果手机一样,都是为了研究热门行业的供应链,且海通国际的这份研报或许能从侧面推动券商分析师进一步深耕个股研究、行业研究。
对于投资者而言,正、中、反多方面的声音都听一听,当然是更有利于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位分析师联手拆车
6月26日,海通国际的硬核研报《比亚迪“元”细化拆解》曾在业内刷屏。彼时,海通国际分析师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该研报的定位本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入门材料,但收获市场与客户反馈超出预期。“没有想到市场反应会那么热烈。”
在同行凭借“拆车”的新颖形势在业内一炮打响之后,7月18日,中信证券推出《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研报,再次在市场被争相传阅。
相比而言,海通国际的研报更像一份产品说明书,主要是对拆解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拍摄和详细介绍;而中信证券的这份研报则更加符合一般研报的标准,包含核心观点、投资策略、重点公司盈利预测等内容。
从中信这份研报的架构来看,报告共94页,主体内容包括报告源起、Model3各部件的介绍(包括域控制器、线束和连接器、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汽车车身等6个方面),以及169张插图、29张表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报分析师阵容格外强大,署名的8位分析师有6名头衔为首席。8位分析师分别有中信证券云基础设施首席分析师丁奇、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新能源汽车首席分析师袁健聪、汽车首席分析师尹欣驰、计算机首席分析师杨泽原、汽车联席首席分析师李景涛、新能源汽车分析师滕冠兴以及汽车分析师王诗宸。
这才真正理解了“智能化”
据了解,中信证券此次拆解的车型为特斯拉Model3 2020款,目前在官网起售价为279900元(扣除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
丁奇向券商中国记者分享了拆解特斯拉的过程与感受。他提到,在整个拆解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的问题。
首先,电池的拆解比较难。电池与座椅连在一起,要两个一起拆解,花费了好几天时间。
其次,座舱比较难拆。特斯拉与其他车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将诊断接口、预控器等都安装在座舱后面,得先把屏幕拆下来之后才行。
最后,电池组本身很难拆。电池组的拆解有一定危险性,480v的电压,绝缘措施不到位的话就可能会触电。另外,电芯的拆解不恰当还可能导致起火。
丁奇表示,“拆解后的收获首先是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智能化’。就是有一个统一的算力平台,能够调动各种部件。出厂的时候,肯定不是车最佳的状态,它需要一点点采集数据,适应人的习惯。就跟现在的手机一样,有统一的算力平台跟软件,能够不断迭代。”
他还提到,特斯拉电池是最初的突破者。用的圆柱形电池,便宜可得,但几千节电池管理难度很大。此外,特斯拉电池管理软件是非常强大的。
“最后,对特斯拉热管理印象很深。现在普遍的热管理都是各个部件单独的,特斯拉搞了个八通阀,当电池温度低的时候,就提高电机的转速,通过八通阀把电机的热能送到电池。八通阀类似人的心脏,通过驱动水流来传导热能。特斯拉的整体性比较强,都是按一体化的方式来设计。”他说。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中信证券此次“拆解”的研报首页,中信研究团队提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我们拆解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Model3标准续航版,对特斯拉的E/E 架构、三电、热管理、车身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智能电动化发展趋势,持续推荐宁德时代、比亚迪、德赛西威等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标的。”
此次出具报告的并不仅是中信证券的研究团队,还有多家机构联合参与。报告显示,整车、三电拆解分析的合作方是中城康帕斯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座舱域、驾驶域拆解分析的合作方是深圳市奥途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EE架构及车身域拆解分析的合作方是广州领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分析的合作方是深圳市钛和巴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方位展示各部件
从研报内容来看,中信证券对于特斯拉Model 3的研究十分全面,并且配有近200张图表(169张插图、29张表格)。
被誉为“工业皇冠上明珠”的汽车制造业,近年来和科技产业结合越来越紧密,迎来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高增。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其中6月份渗透率达到了27.4%。
智能化也高歌猛进,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2年1-4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ADAS的装配率达到了33.9%。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从Model 3域控制器、线束和连接器、电池、三电与热管理、汽车车身等全方位多个角度对该车型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其它品牌进行对比评价。随后在其研报里详细呈现每个部件的特点,包括车身域、座舱域、线束、连接器、电池、电芯、电机、车灯、底盘、热管理系统等等。
在座舱域方面,研报提到Model 3将T-BOX集成到座舱域控制器,同时采用了Intel的A3950芯片,思路更接近游戏平台而非手机。

在电池方面,中信证券指出,Model 3电池包采用4块大模组,与同期的iD.4X、宝马iX3的电池包相比,采用大模组技术,集成度更高,内部布局更为整洁,电池包技术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集成度提升,减少非必要零件,降低了成本,提高续航里程;另外,Model 3电池包适配型强,可以兼容不同数量、类型的电芯,多材料体系、多供应商方案共存。

该研报还提到,特斯拉4680电池在续航里程提升下的降本最优解。相较于此前采用的2170电池,4680电池的电芯容量是其5倍,能够提高相应车型16%的续航里程,输出功率6倍于2170电池。
投资策略方面,中信证券认为,智能汽车的域控化已成趋势,重点推荐域控制器相关公司。主流车企的车型平台不断升级出新,新能源车的三电和热管理环节处于高速成长期,当前时点建议关注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等优质整车、电池企业供应链。
卖方研究“卷无止境”
从拆苹果手机到拆汽车,近年来,卖方研究“卷无止境”。
6月17日,中金公司有色金属团队通过视频直播“中矿资源津巴布韦Bikita锂矿开工仪式”。这场由中矿资源主办、中金公司协办的直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原因在于津巴布韦总统和副总统也现身“直播间”,和投资者近距离接触。中金公司这一“跨国直播”之举也被认为“内卷达到新的天花板”。
券商“花式内卷”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
近年来,卖方研究从业人数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Chio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全国分析师从业人数已超过3700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逾140人。
卖方研报数量同样激增。据Chioce数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共有80家券商发布了41292份研报,涉及A股上市公司1864家,平均一天产出459篇卖方研究报告。
随着不少新晋券商纷纷入局卖方研究行业,“分蛋糕”的人正越来越多。对于一众分析师来说,想要拿出高质量的“出圈”研报,就不得不使出绝技。【《正经社》综合整理,来源:券商中国、上海证券报、正经社】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