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下游行业高景气下公司股价大幅攀升,重要股东趁机高位减持,公司也顺势推出门槛很低的激励计划。
本刊记者 薛宇/文
年初以来,受益于下游锂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华自科技(300490.SZ)重大订单金额大幅增加。自2020年12月7日以来,公司累计披露中标宁德时代重大订单金额约15.1亿元,累计披露中标锂电设备重大订单金额约19.6亿元,累计披露中标重大订单金额约27.8亿元。在利好刺激下,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尤其自6月以来,公司股价上涨迅速,从6月18日的最低价10.57元/股最高上涨至9月15日的37.3元/股,最大涨幅接近2.5倍。
近日,由于重要订单的取消,华自科技股价大跌,9月22日收于22.42元/股,短短几日市值缩水近40%,然而此前公司控股股东等早已完成减持。
事实上,华自科技目前三大主营业务中有两块业务均为收购而来,其中一个标的不仅未完成业绩承诺,承诺期后业绩仍然较差,仍存在减值风险。公司原业务在收购前尚且能贡献4000余万元的净利润,收购后业绩在个别年份明显低于往常,甚至产生了亏损。
高位减持和低门槛激励
9月15日,华自科技发布关于重大合同变更的公告,子公司深圳市精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精实机电”)此前中标宁德时代两项订单(金额合计为4.81亿元)取消,不再执行。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大跌,短短几日市值缩水近40%。然而在此之前公司控股股东等早已完成巨额的减持。
虽然公司回复称已及时披露合同进展信息,不存在发布利好炒作股价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
但巧合的是,在此之前公司重要股东已经在股价高位完成了巨额的减持,而上市公司是在2021年4-5月份公布上述订单的。
7月2日,公司控股股东长沙华能自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自集团”)共计减持453.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减持总金额为5780万元。同日公司宣布,华自集团拟继续减持315万股,占总股本的1.23%;实际减持235.07万股,减持总金额4525万元。公司控股股东及高管2021年7月以来合计减持金额就达到约1.06亿元。
7月5日,公司公告称其持股5%以上股东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减持497万股,占总股本的1.94%;9月7日公司公告该股东已累计减持248.5万股,套现5725万元。
此外,上市公司还推出门槛很低的股权激励计划。6月11日,华自科技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76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97%。其中,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60万股,占总股本的0.23%;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700万股,占2.74%,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和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价格均为6.08元/股。9月22日,华自科技收盘价22.42元/股,授予价格仅为上述收盘价的27.12%,这也就意味着激励股份总市值1.70亿元,激励对象已经浮盈1.24亿元。
草案显示,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不低于10%、20%、30%,即2021-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不低于10%、9.09%、8.33%。
本次股权激励门槛偏低。一方面,考核的是营业收入而非净利润,营业收入更容易调节,公司可以通过放宽信用、收购或者增加低毛利的贸易业务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公司选择的营业收入基数为近几年较低,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4.39亿元、11.62亿元,其他上市公司一般选择三年收入的平均值作为基数,以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
此外,由于2021年年初以来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签订重大订单金额暴增。据公司披露,自2020年12月以来,公司累计披露中标重大订单金额约27.8亿元,相当于公司2020年收入的2.39倍,可见公司完成考核的可能性很大,此种情况下公司上述设置无疑降低了股权激励的门槛,不仅激励的意义大大降低,还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嫌疑。
买来的业绩存隐患
2015年上市之初,华自科技主营业务为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变配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水处理及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等的研发、制造、销售及设备安装和技术服务。通过并购,公司新增了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水污染治理业务。
财报显示,2017-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华自科技收购来的精实机电、北京格兰特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格兰特”)净利润合计值分别为6487万元、8248万元、6748万元、5662万元、4126万元,占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的比例分别达到115.53%、83.55%、76.45%、176.22%、211.32%,可见公司原有业务在多个年份为亏损,相应年份分别为-872万元、1624万元、2079万元、-2449万元、-2174万元。然而在收购前的2015年和2016年,公司净利润即原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4522万元、5315万元。
2021年6月30日,华自科技账面商誉总共有6.4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5.38%,其中格兰特对应商誉余额3.41亿元,精实机电2.98亿元。
2017年11月,华自科技以5.6亿元收购格兰特100%股权,以3.8亿元收购精实机电100%股权。
由于格兰特持股42.75%的股东华自集团属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格兰特原股东承诺2017-2019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4550万元、6100万元,实际净利润分别为3575万元、4951万元、2367万元,累计完成业绩承诺盈利目标的76.98%。精实机电原股东承诺,精实机电2017-2019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40万元、3093万元、4267万元,实际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331万元、3206万元、4026万元,累计完成业绩承诺的99.61%。
可见格兰特和精实机电均没有达到2019年的业绩承诺值,尤其是格兰特,承诺期累计扣非净利润为1.09亿元,远没有达到三年业绩承诺总额1.42亿元。
定期财报显示,格兰特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31亿元、2683万元,2021年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464万元、-352万元;精实机电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979万元,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3.46亿元、4479万元。
根据收购公告,评估机构以收益法对上述资产进行估值时,预测格兰特2020-2022年及以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4亿元、4.95亿元、5.18亿元,预测净利润分别为6037万元、6746万元、7074万元;预测精实机电2020-2022年及以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2亿元、4.07亿元、4.37亿元,预测净利润分别为4536万元、5566万元、6142万元。
可以发现,格兰特和精实机电在三年业绩承诺期之后实际业绩远不及预期,而且开始出现下滑。不过幸运的是,受益于2021年以来下游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精实机电业绩大幅增加,暂不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然而格兰特近年业绩并不乐观,截至目前公司仅在2019年对其计提了4816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如果未来格兰特业绩进一步下滑,不排除进一步计提减值的情况。
华自科技资产项中占比最高的为应收账款,2021年上半年占比为24.11%,若加上合同资产占比则达到28.34%,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账面余额合计为11.91亿元,但公司应收账款计提政策远比同行激进的多。华自科技对账龄在1年以内、1-2年、2-3年、3-4年、4-5年、5年以上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分别为3%、5%、15%、30%、50%、100%;然而碧水源(300070.SZ)对相应账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分别为5%、10%、30%、50%、80%、100%,国电南瑞(600406.SH)分别为5%、10%、50%、80%、90%、100%,亿纬锂能(300014.SZ)对账龄在6个月以内、7-12个月、1-2年、2-3年、3年以上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分别为5%、10%、20%、50%、100%。
另外,华自科技资金也并不算宽裕。2021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5.02亿元,短期借款1.95亿元,长期借款1.21亿元,应付债券5.31亿元,有息负债合计8.47亿元,远高于类现金资产金额。另外,公司在建工程金额还对资金存在一定需求,据2020年年报,公司格兰特综合办公楼预算投资额5500万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36.02%,2021年上半年仅新增投入4853元;新能源自动检测装备及数控自动装备生产项目预算数1.5亿元,累计投入35.05%,合计约存在1亿余元的资金缺口。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给华自科技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上市公司回复。
北京证券交易所来了,如何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