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Vicky
8月23日,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宁生物)申请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长江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23亿股,且不低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
川宁生物为科伦药业分拆上市子公司,科伦药业为大输液龙头企业,川宁生物为其负责抗生素中间体业务的子公司。本次分拆完成后,科伦药业仍保持对川宁生物的控制权,川宁生物仍为科伦药业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科伦药业的关联交易情况不会因本次分拆川宁生物而发生变化。同时川宁生物存在继续向科伦药业及下属公司采购或销售商品的情形,以及中短期内仍接受科伦药业提供的担保及委托贷款等情形。
短期借款剧增是川宁生物近年来的重要特征,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川宁生物的短期借款分别为4.01亿元、7.91亿元和9.41亿元。本次IPO共募资6亿元,其中4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2亿元用于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偿还银行借款数目占融资总额比重逾六成。
单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突增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科伦药业直接持有川宁生物78.49%的股份,并通过科伦宁辉间接持有2.00%的股份,是川宁生物的控股股东。科伦药业主要生产和销售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针(含分装粉针及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覆膜透析液以及原料药、医药包材、医疗器械,以及抗生素中间体等产品。
川宁生物为科伦药业负责抗生素中间体业务的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要产品为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中间体(包括6-APA、青霉素G钾盐)、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包括7-ACA、D-7ACA和7-ADCA)以及熊去氧胆酸等。
近年来川宁生物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波动较大,但于2021年一季度突然增强。2018-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川宁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49亿元、31.43亿元、36.49亿元和8.84亿元,同比增长80.9%(2018年)、-6.15%(2019年)和16.1%(2020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分别为12.19亿元、6.09亿元、12.56亿元和5.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8.68%、21.37%、37.32%和62.8%。
招股书显示,川宁生物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突增主要是由于来自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剧增。2021年一季度,川宁生物第一大客户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达3.0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36.56%。而在2018年、2019年,来自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均不足20%,且于2019年,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曾一度掉出川宁生物前五大客户行列。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毛利率存波动
川宁生物主营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产品,三类产品对收入的贡献较平均。2018-2020年,硫氰酸红霉素收入为10.5亿元、7.73亿元和11.6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33.32%、27.12%和34.74%。青霉素类收入分别为12.29亿元、11.68亿元和12.8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39.01%、41.01%和38.26%。头孢类收入分别为8.72亿元、8.92亿元和9.0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7.67%、31.32%和26.91%。
由于抗生素中间体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因此其生产、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诸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川宁生物主要原材料为玉米、黄豆饼粉、大豆油等农副产品。其所需直接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在50%以上,原辅材料供应的持续稳定性及价格波动幅度对其盈利影响较大。
此外,川宁生物对供应商的依赖较明显。2018-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川宁生物前五名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1.84亿元、11.72亿元、11.48亿元和12.56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金额比例分别为60.57%、57.18%、56.07%和41.95%,存在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供应商过于集中会导致公司采购原材料时议价能力弱。
长期以来川宁生物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2018-2020年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企业分别为5家、3家和2家,销售金额分别为8368.79万元、20697.93万元和10941.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6.58%和3%。采购金额分别为1.61亿元、1.33亿元和4.3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6.42%、5.35%和15.22%。
招股书显示,川宁生物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综合成本因素造成发行人毛利率持续波动,2018-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川宁生物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01%、22.19%、22.01%和22.97%,存在波动。如未来其经营规模、产品结构、客户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动,或者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发行人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成本费用提高或客户的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发行人将面临主营业务毛利率无法维持稳定水平或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