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负责人、新闻发言人张忠宁和政策研究局、统计信息部负责人介绍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银保监会在这场发布会中透露出如下风向:
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制造业、能源、科技等领域达到4.35万亿
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张忠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负债经营和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经营的两个轮子,其中保险资金运用这个轮子不但对于保险经营非常重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发挥长期、稳定和价值投资者作用。通过股票、股权、债权、基金等形式,为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多层次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拓宽产业基金资金来源。支持保险资金开展创业投资、基金投资,设立成长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等私募基金,通过基金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股权直接投资力度。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加大对制造业长期股权性和资本性资金支持,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
三是强化对上市企业的融资支持。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比例由“一刀切”改为八档分级分类管理,最高可达总资产的45%。
四是丰富市场中长期投资工具。引导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挥长期资金管理的优势,积极创设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保险资管产品,以多元化的产品为制造业和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五个方面是近年来银保监会在推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末,保险资金通过投资企业债券、股票、基金、股权、资管产品等方式,直接投资制造业、能源、科技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4.35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9.07%。保险资管行业还积极创设保险资管产品,参与投资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对接高科技产业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典型项目。
他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地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支持保险资金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资金支持。
一是完善监管政策。修订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的政策,将更多风险收益特征符合保险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纳入投资范围。适度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的要求,丰富产业资金和科创类基金长期的资金来源。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资产支持计划发行程序,提升产品发行效率。三是开展产品创新,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长期限产品,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股权结合等形式,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政策性金融机构分帐管理正按照“一行一策”推进
政策性银行改革如何改?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表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已经提出很多年,2015年4月,国务院明确了三家银行,包括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具体来讲,国家开发银行要坚持开发性的金融定位,进出口银行改革要强化政策性的职能定位,农业发展银行改革要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
据叶燕斐介绍,具体改革有三个大方面的要求:一是合理界定三家银行的业务范围,对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实施分帐管理、分类核算,明确责任和风险补偿机制。二是合理补充资本金,确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约束机制。三是强化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管,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他表示,这三个方面完成的进度,第三个方面是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管,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直在进行当中。第二方面是合理补充资本金,已经补充过了,基本上是做到了。确立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约束机制,现在我们对这三家银行的约束机制就是按这个来的。
至于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帐管理、分类核算,叶燕斐表示,现在还在推进当中,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在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从增量改革入手,渐进式、分步骤地推进存量业务改革,实现业务分类管理、分帐核算。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达到12.5万亿 不良率仅0.7%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银行业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信贷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客户的碳表现作为授信流程当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从更长远来看,甚至把碳的定价纳入授信、融资决策、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
叶燕斐介绍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余额达到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且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
在他看来,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按照绿色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亿吨。
针对下一步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叶燕斐认为,银行业在以下三方面可以发力:第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发展,继续支持低碳交通发展,还有一个潜力非常大的领域就是低碳建筑领域。
第二在创新方面,现在碳排放权市场很快就要开始交易了,碳排放权的价值也逐渐显现,所以碳排放权将来作为一个很有效的抵质押品,可为银行扩大融资提供重要的质押基础。这方面可以探索。
第三个方面,银行业对接很多客户,在识别和挖掘绿色信贷资产方面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对这些资产提供信贷之后,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卖给更多的金融机构,更好地把绿色信贷资产效益传递下去,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投资绿色资产。
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称,由于不良贷款暴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未来不良贷款仍然面临上升压力,不良贷款可能进一步增加。对此,银保监会深入研判风险,掌握风险底数,指导银行审慎经营、强化风控。督促银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采取预期信用损失法,充分评估风险,做实资产分类,足额计提拨备。鼓励银行统筹做好应对不良贷款反弹的综合方案,有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手段,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10.3%,继续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83亿元,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银行保险机构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57.2%,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增长。
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稳妥有序化解,中小机构改革化险工作稳步推进,影子银行风险持续压降,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较年初减少8000多亿元。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强化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审慎监管。
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10.3%,继续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