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金赚钱效应显著,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迅速崛起。他们优秀、勤奋,以开放的心态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出色的业绩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见识到了后起之秀们的强大实力。
万家人工智能基金经理耿嘉洲,作为一名新生代基金经理,一直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与好奇,偏好科技、高端智造、现代服务业等新经济行业,注重行业拐点的捕捉,重视从0到1的变化。整体投资风格偏成长。
耿嘉洲也凭借优异的业绩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其管理的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型基金(代码:006281)过去一年收益77.95%,大幅超越上证指数25.29%的涨幅表现。每一位绩优基金经理都有着自己高效的投资方法论,面对当下迅速变化的市场,看看这位新生代基金经理将如何应对。
数据来源:基金业绩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3.31。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产品完整业绩见文末。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1526/304/w1080h1624/20210526/d660-kqpyffz8779575.jpg)
耿嘉洲
新锐成长
9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6年投资经验;2012年加入万家基金,历任研究员、专户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助理等职,现任万家人工智能基金经理。
万家基金新生代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1526/290/w1080h810/20210526/1e7b-kqpyffz8779554.jpg)
关于研究和投资
Q:能否介绍下个人投资风格?
耿嘉洲:我是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比较注重行业拐点的捕捉,偏好挖掘新经济行业,重视从0到1的变化。
Q:能否介绍下个人投资框架?
耿嘉洲:主要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但在我的投资框架里,自上而下的权重大于自下而上的权重,因为我一直认为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在正确的方向上找到牛股的概率要远大于在夕阳行业找到牛股的概率,所以我的投资决策一定是要先看宏观环境和行业中观运行逻辑的。
具体来说,我的投资决策基本分4个步骤,首先是先判断整体的宏观流动性,以及市场的风险偏好,基于此会先确定整体的组合仓位,各类风格资产的配置比例。接下来会去找积极向上的产业,在行情相对比较明确的时候,持仓行业一般在3-4个。如果市场没有明确的方向或者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在行业层面和个股层面会降低持仓集中度。第三步是在具体细分行业里去寻找优质个股,整体的思路是头部公司为基础仓位,阶段性地会增加一些二三线的标的进行配置。第四步是交易层面的判断。
Q:偏好怎样的行业和个股,持股集中度如何?
耿嘉洲:我个人相对更偏好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在选择个股方面,要求这个公司首先要在一个好的行业里,其次在公司自身层面我最看重公司的管理层,看这个公司是不是有一个稳定且专业的管理团队,然后要看公司能不能形成足够的壁垒等。
在持仓方面,相对比较集中。我认为相对高集中度的持股会更有效率——如果对一个行业或公司的理解够深刻、有足够的自信,完全可以通过集中持有最优秀的几家公司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市场处于比较稳定的运行状态,当市场方向和风格不明朗的时候我也会通过提高持仓和行业配置的分散度来平抑波动。
关于产品和市场
Q:介绍下您管理的万家人工智能基金?
耿嘉洲:我是2020年5月开始管理这只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还是偏科技类的板块。我们选择的是长期看好的方向,比如新能源汽车、网络安全、半导体的部分细分领域,以及机械、电子制造、电气设备等有技术进步、产品突破的中游制造环节。
Q:对今年的A股市场怎么看?
耿嘉洲:我们之前在产品的定期报告中提过,今年市场可能是“两头高中间低”,即二三季度市场以清淡为主,到四季度可能随着再宽松预期的抬头带动市场再次上行。但最近有一个比较明显变化,就是流动性相对宽松,所以整体来看,短期来看市场可能相对较好,不过挑战仍在,那就是美国CPI上升较快,通胀压力较大,如果美联储开始讨论宽松政策退出,对全球权益市场都会产生阶段性冲击。但我们认为如果冲击过去,为了呵护经济,流动性有望保持比较宽松,届时市场或将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
Q:对于几年没有涨的中小市值公司的今年表现怎么看?
耿嘉洲:我认为需要认真地去分辨,因为这些公司还没有很好地证明自己,市场对它们的要求也会比较苛刻,需要持续观察1-2个季度,看其利润是否兑现。
Q:对于核心资产今年的表现怎么看?
耿嘉洲:我们认为有一些优质赛道的核心资产今年应该还是会有不错的表现。不过今年和去年可能还不太一样,去年是向最头部的公司集中,今年大家的配置可能会相对分散。总的来说,还是要去寻找比较好的行业和细分赛道。
我们近期将推出耿嘉洲及其他几位万家新生代绩优基金经理的《投资心声》视频访谈,大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