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可能大家都疑问,流动性收紧+滞胀的预期环境下,科技估值承压,现在怎么会是科技成长的起点?答案不在客观世界,在内心世界。对于流动性收紧,我们在去年10月专题报告《20年来的6次流动性收紧》中提出,历年的流动性收紧环境下杀估值压力极大,我们承认其压力,但也要意识到,4月份的社融已是边际下滑最大的时点,市场上已无人不知流动性收紧,预期已充分price in。其次对于滞胀预期,本质上影响的是海内外货币收紧节奏。远端的滞与当前的胀,关键缺口在于劳动力。往后伴随劳动力市场的修复,滞胀的矛盾会被逐步熨平,尤其是在供给端因素作用下,时间往后推移,天平将更加倾向增长而非通胀。看短预期的充分price in,看长增长仍为核心矛盾,科技的分母端当前已处在“黎明前的黑暗”。
风险偏好的上修,逐步成为可能。从时间、空间、方向三维度把握,当前经济修复方向确定,时间(持续性)与空间(弹性)正自模糊转向清晰,从分散转向收敛,风险评价下行。风险偏好方面,当前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上的换手率数据显示,市场风险偏好仍处低位,但拐头向上迹象已现。后续中美缓和预期与金融供给侧改革预期(公募REITs项目落地)带动风险偏好的适度抬升,将逐步与科技成长板块中度风险特征的赛道相匹配。
滞胀下比差,还是终局思维比好?我们并不是与“价值陷阱”为伴,而是科技其价值尚未被充分预期——盈利亮点与高性价比。总量层面,业绩增速前高后低已被市场充分预期,此处考量赋权可有下降但仍需重结构上的差异。相较周期价格预期拐点出现,消费盈利端增长的相对平稳,当前却正对应科技成长龙头由行业景气及政策红利驱动下内生高增阶段的逐步起势。尽管2021-2022年由于新制式、新硬件、新产品的大概率缺失令科技成长的盈利预测难以再次见到高点,但从行业间对比来看,科技成长板块依旧具备景气分位的相对优势。结合近期电子、电新等行业盈利预测的上调背景,本轮由净利率驱动的科技成长最有可能在总量盈利回落中脱颖而出。估值性价比方面,基PEG框架,当前PEG低于1的高增长赛道则集中于科技成长中的被动器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等领域。
风险偏好风起,把脉科技成长,精选景气赛道。重点推荐:新能源车;医疗服务/高端器械/疫苗;半导体。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科技成长的起点:风越来越大》,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报告名称:《科技成长的起点:风越来越大》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8日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报告分析师:
陈显顺(国君策略) 证书编号S0880519080006
陈熙淼(国君策略) 证书编号S0880520120004
洪 烨(国君策略)证书编号S0880120080027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1519/353/w1080h1673/20210519/d893-kqhwhrk0259911.jpg)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扫二维码,注册即可领取6.xx%理财券>>![](https://n.sinaimg.cn/tech/512/w256h256/20210430/5f5f-kpptear562302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