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基金学苑理财|全网都在问 基金该买还是该卖?

时间:2021-04-29 16:22:16 |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南方基金

春节之后,被问得最多的便是:

基金该买还是该卖?

微信里、论坛里、直播里、评论区,随处可见,有人不断抛出这样的问题。

买与卖,本就是投资中永恒的话题,但随着牛年春节后的市场回调,这样的集体情绪,被推向了一个高潮。

我们更需要面对的真相可能是:

基民们,正面临集体方向缺失。

不回避。

今天,我们把话聊个明明白白。

连续两年高收益

让预期变得膨胀

预期,是对未来收益、风险的预判,是构成我们投资决策的重要基础。

而过去两年,公募基金提供给大家的超额回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基民的收益预期。

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对比来看:

(数据来源:wind)

很直观。

连续两年,40%以上的收益率,即使自己没买基金,在互联网时代,亲朋好友的耳濡目染、媒体的宣传,都非常容易让一个普通人的投资预期膨胀开来。

何况,那些最近两年获得超额收益的人。

这样的情绪,在新发基金上形成了一种集体共识。2021年1月,122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为4901.40亿元,是仅次于2020年7月的历史第二高单月发行规模。

但,剥开这些情绪与憧憬。

冷静下来,我们都能明白,基金投资不是印钞机,远超上市公司净资产回报率(ROE)的投资收益,很难长期持续。

还是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2005~2020年,年化收益为17.17%。

长期来看,主投股票的基金所取得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大致会与企业长期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相当。看下面几个:

(数据来源:wind,指数ROE为指数成分股年报ROE均值)

沪深300最近10年年均ROE不过13.36%,长期收益率惊人的白酒行业,ROE也不过25%左右。所有的超额收益随着时间的拉长,终将回归。

合理降低预期。

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新共识。

波动是市场常态

波段操作赚钱难

股市的波动,其实这么些年,大家经历了很多。

放一张之前用过的图:

(数据来源:wind,20160301-20210301)

拉长时间看,感受很明显。

这片股市的海,处处都是惊涛与骇浪。

喜欢旅游,体验不同生活的二舅曾这样说过:

‘你去沙漠,就要顶着烈日;你去高山,就要吹着山风;你游向大海,就要面对浪涛。’

是啊,生活可不会处处都是躺椅与遮阳伞。

所以,一朝入市,你就必须接受波动是市场的常态。

就像,大多数的我们,需要坦然接受人生的平凡。

但,股市的波动,并不能让大多人从追求波段操作中获得回报,相反,频繁的择时最终大概率会演变成追涨杀跌。

下面这张图由中信证券统计,自2004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每周的涨跌情况,然后我们继续把数据更新到了2021年4月23日。红色方块代表本周上涨,蓝色方块代表本周下跌。

统计发现,如果以周为单位计算: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近乎55%的时间是上涨的,45%的时间是下跌的。

换句话说:如果“盲猜”基金的短期涨跌,每次和扔硬币猜正反的概率差不多。做波段其实也就跟玩排雷游戏一样。

最近,一个大妈炒股的故事被广发热议:

2008年5万元买入某股,长期在国外,忘了,13年后回来重置密码,发现账户市值达到了500万,涨了100倍。

又是一个因为“忘记”被动延长投资时间的案例,虽然有偶然性,也难以复制,但是这样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其实昭示了投资赚钱管住自己的手很重要。

因为忘记,散户才能在13年曲折的市场里,拿住100倍的浮盈。

坦然接受市场的波动,这是不变的常态。

基金的买与卖

需要因人而异

当我们心态平静,不被市场情绪左右时。

现在面对“基金的买与卖”,其实就变得简单很多。三点建议给到大家:

1、审视自己的持仓情况,因时制宜

看看自己的基金,从历史业绩、回撤、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持仓情况等方方面面做个简单回顾,符合优质基金的标准,其实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即使短期有一些亏损,也可以通过分批买入的形式在市场低位平摊投资成本。

2、赎回的钱,不要闲着,可继续投资

如果基金持仓最近两年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盈利,选择赎回落袋为安。记住,钱一定不能闲着,需要继续再投资。在某次《南南来了》直播中我们分享过一组数据:

(收益数据截止2021年4月8日①)

看完这个案例,大家心里一定能明白:

赎回的钱,不要闲着。

3、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失去信心

投资长期赚的是国运的钱,中国经济向上发展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我们这一代会变得更好。未来这个依附于国运之上的股市,也会越来越好。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信心。

好了,这个话题一次性跟大家聊完了。

虽然,很多内容翻来覆去讲过很多次。但是,道理就在这些最简单的事中。

读懂简单,做到很难。

就像把冰箱做到全球第一的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那样:

‘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