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泰财富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洪泰朝闻微报
今日关注
1. 一季度监管趋严,A股IPO募资规模环比降三成,不同企业出现分化
2. SPAC火爆助推,一季度全球并购创四十年新高
3. 深圳住建局等七部门高调严厉发文,对炒房大V“深房理”的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置
4. 上海查处3.39亿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5. 美商务部宣称将7个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
1. 【IPO】一季度监管趋严,A股IPO募资规模环比降三成,不同企业出现分化。据中信证券报告显示,A股一季度全市场IPO募资规模较去年Q4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3%,公司上市耗费时间有所增加。审核及新受理方面,一季度IPO监管趋严,科创板和创业板单季度合计终止数量达到80家,较去年Q4上升86%,而新受理家数仅是去年Q4的11%。由于存量已受理公司较多,且有264家公司当前已成功过会,预计这些排队公司大概率今年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使得全市场新股发行节奏将保持密集和平稳。但严监管和流动性紧缩背景下,公司IPO首发募资额和估值将产生明显分化。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的100家新上市企业中,有36家企业实际募资金额低于预期,52家企业发行市盈率不足23倍。分行业看,募资未达标的比重最高的行业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为8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低,但亦有31.25%的企业募资不达预期。
2. 【并购】SPAC火爆助推,一季度全球并购创四十年新高。Refinitiv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共达成价值1.3万亿美元并购,超过1980年来任意一年同期水平,甚至超过了世纪之交科网泡沫时期峰值,自去年疫情之初笔直回落后迎来强劲反弹。其中最大的几笔并购涉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美国去年以来空前火热的SPAC,无疑是这场并购狂潮的最强助推。2020年美国有248家SPAC成功上市,占据全年上市总数445家的56%,SPAC的募资规模首次超过传统IPO,募资总额达883亿美元。今年SPAC上市热度持续,截止3月初,美国上市SPAC226家,募集金额近73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从上市数量上和传统IPO上市相比接近8:2。由于SPAC上市后需在两年内完成对标的公司的并购交易,其并购需求大增带动美国一季度并购交易总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0%,其中SPAC并购总价值达1720亿美元,占前者四分之一以上。
3. 【深圳楼市】深圳住建局等七部门高调严厉发文,对炒房大V“深房理”的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置。4月8日,深圳住建局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对涉及“深房理”的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的通告称,近期,有网民举报“深房理”存在违法违规炒房行为。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维护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有关部门已对“深房理”涉嫌违法违规线索开展联合调查。据悉,“深房理”在微博认证为“房产专家”,拥有超过140万粉丝。网民举报其以合资入股、众筹等名义,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用于购房并承诺返还收益,涉嫌非法集资。年后一线城市严查银行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现象,3-4月北上广深分别披露查处违规资金规模达3.4亿、3.39亿、1.47亿和0.51亿。其中深圳去年房价涨幅最好,被网民质疑查处规模过低。本次深圳七部门针对炒房大V联合发文进行高调严厉调查尚属首次,背后或已掌握相关线索,显示深圳在房地产市场监管方面进一步趋严。
4. 【上海楼市】上海查处3.39亿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自3月1日开始,上海银保监局选取辖内16家银行开展了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专项稽核调查。截至4月7日,本次监管稽核调查已发现123笔、3.39亿元经营贷和消费贷涉嫌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同时还发现部分银行首套房认定不准确、数据填报不规范以及外部“助贷”机构违规问题突出等情况。对于违规获取首付款资金、存在造假行为等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上海银保监局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拒绝其房贷申请,并作为失信行为信息报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同时,上海银保监局已将稽核调查中发现的有关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房地产公司及房产经纪公司违规问题线索移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打击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
5. 【中美】美商务部宣称将7个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据外媒报道称,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宣称,该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已将7个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因其从事的活动有悖于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涉及实体包括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深圳市信维微电子有限公司等。
全球市场观察
【全球主要市场表现】(4月8日)
注:海外市场数据为上一交易日图片来源:洪泰财富证券投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