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牛市初期医药股或持续高烧 疫苗短期有市梦率风险 但更多优质股3-5年成长逻辑未变

时间:2020-07-31 13:46:16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精彩观点

创新药械、港股医药等核心医药股的资产总市值从3-5年的维度看还未体现其价值。

医药板块积累了巨大的涨幅,发生波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短期看,疫苗类公司都快出现“市梦率”了。不过长期而言,中国疫苗市场不可限量。

因为疫情对中国CXO的影响,我们很可能受益于全球医药研发及生产产业的大转移。

医药股成为今年以来市场上最大的赢家,一级行业指数中,医疗保健指数年内以超过58%的涨幅领涨。本周,医疗保健再次以超过5%的涨幅领涨行业指数。就在市场担心医药因前期涨幅过大,面临“中场休息”之时,最近医药股再次迎来大爆发。生物疫苗、生物制品等板块持续走强,成为市场中最大的亮点。临近中报披露窗口期,医药公司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从医药行业中报业绩预告情况看,净利润预增幅度最高的前10名公司均为医疗器械子板块。比如,英科医疗、振德医疗、东方生物、达安基因等净利润预增幅度均在10倍以上。

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表示,目前多数医药核心资产总市值从3-5年的维度看还未体现其价值,同时在创新药械、港股医药等领域仍有可供筛选的标的。而在当前位置下,仍看好医药股投资机会,但也需注意短期风险。

牛市初期多因素叠加让医药股持续高烧不退

事实上,医药股从2019年就开始有所表现。据Wind数据统计,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泰格医药等龙头公司当年均走出翻倍行情。2019年全年,医药板块股价实现上涨的公司占比超过7成,股价涨幅翻倍的个股达到28只,其中,康龙化成、兴齐眼药、济民制药涨幅超过3倍。

而2020年以来,医药板块实现股价上涨的公司占比超过8成,次新股万泰生物年内涨幅超过16倍,高达60只个股实现股价翻倍,其中不乏一些“大块头”龙头公司,如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康泰生物、复星医药、沃森生物等。

表1 2020年以来千亿以上市值股价翻倍医药股

“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很多医药股的涨幅都是2~5倍起步的,医药板块积累了巨大的涨幅,发生波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于7月29日的《红周刊直播》中表示。

而现在医药板块之所以持续走高,并未走下“神坛”,林存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新冠疫情反复高烧不退,全球形势还很严峻,中国目前虽然控制良好,但仍然会有个别地区时不时冒出病例,彻底控制住疫情看似遥遥无期,使得大家一方面看好医药,一方面又对其他行业不放心,所以市场更倾向于有事件推动和支持的医药板块。

二是资金的推动。2018年底时,因为药品集采政策,市场对医药极度看空,公募在医药领域配置的平均仓位属于超低配。随着2019年医药行业的复苏,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推动,现在公募基金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最近半年报中对医药的加仓已经上升到23%的平均比例。以前只有专业的医药基金才会专门投资于医药,现在几乎所有的公募都在参与医药投资,而且还出现了专业的医药基金公司不断加码获得申购。

林存在直播中举例称,“比如,我认识的一些医药公募基金,去年规模仅仅一个亿左右,因为自己业绩比较好,加上医药行情的推动,一下子在一年多的时间规模翻了30倍之多。我们知道,公募尤其是股票多头公募,是有持仓最低要求的,平均达到8~9成仓位的情况都是有的。新的资金进来之后,就复制策略,相关重点公司的股价就一涨再涨,市场其他的机构以及散户,就一追再追,进而出现反复加强的情况。”

此外,还叠加了目前牛市初期的因素,判断当下是否为牛市行情,其本质还是要从一个国家的大的发展角度看,过去10来年,指数一直徘徊在3000点附近,跟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匹配,甚至有一些低估。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中国率先复工,大家相信中国经济复苏将会是最快的。同时,近半年甚至在过去一年之中,大量外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一些重点蓝筹公司不断被外资买家增持,而我们自己的市场反而显得“麻木”,对此不以为然。一些核心资产,尤其是医药蓝筹,现在回头看,筹码已经不多了,造成奇货可居的局面。

警惕新冠疫苗“市梦率”不要患上“集采”恐惧症

不过,仅从估值的角度看,医药现在确实达到了历史最高估值的时刻,很多医药蓝筹动态估值水平已经达到百八十倍,科创板一些品种达到了100多倍。

“仅从估值来说,确实很高了,但我认为这种状态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对于医药投资,我们更多的是从中长期的视角来投资,并不着眼于眼前几个月或者下半年这样的时间。从三年以上的角度看,一些核心医药成长股,它们的年均业绩增长水平还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是百分之四五十的高速增长。即使现在判断不了估值水平究竟到哪里了,可能下个阶段就有回调,或者面临一段时间的横盘,但是,如果未来三年持续这么高的增长水平,最后也会有明显的大丰收。就医药核心资产而言,用长远眼光看,拿着总比不买要强,因为如果去换一些非优质的核心资产,或者一些周期性行业,往往只能赚到卖出的钱,却赚不到持续成长的钱。”林存表示。

作为今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医药细分领域之一,疫苗类相关公司近期再次出现一轮大涨,近期,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龙头公司连续走高。这与新冠疫苗研发新进展不无关系。一方面,多家企业进入新冠疫苗临床阶段,另一方面,武汉生物研究所已经启动三期临床试验,走在全球疫苗研发前列。

近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现有13家企业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产能建设,其中9家企业已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同时,日前工信部在京召开的202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要做好疫苗规模化生产准备,新冠疫苗规模化生产渐行渐近。

目前疫苗进展最快的已进入临床3期,中国目前已有4个3期项目(康希诺/腺病毒、国药武汉所/灭活、国药北京所/灭活、北京科兴/灭活),外国3个(阿斯利康/腺病毒、Moderna/mrna、BioNtech/mrna),中国在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在林存看来,短期看,疫苗的获批可能会是利好出尽。“考虑到各企业产能,期望15亿人或者60亿人均接受接种是不现实的,产品也不大可能有高利润率,总体看对疫苗企业的利润贡献很可能低于预期。因此,现价追疫苗可能承担风险。”

林存进一步解释,如果仅凭疫苗现在的业绩来看,一些疫苗类公司都快出现“市梦率”了,但是之所以被炒起来,是因为新冠疫情,大家都指望着疫苗去救命。现在中国有三家公司的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三期,但是有两家并未上市,还有一家康希诺生物在港股上市。而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现在进度最快的是智飞生物,处于二期临床中,而其他一些公司,还处于临床早期,还未批准进入临床。从A股市场相关公司的表现看,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炒作。

“我们虽然很期待疫苗将来能够人手一针,但作为公共重大卫生事件的急救用药,一定不会是商品化的,而需要政府大量采购,所以到时候单支的利润让相关公司一家独大的几率不高。当然,如果哪个上市公司研制很成功,利润上是有保证的,不过也一定不会是天文数字。目前,研发还没有最后成功,就算成功了也可能会分散由几家一起来生产。现在因为产品还没出来,大家的期望都特别高,等到产品真正出来的时候,我很担心那一天就成了疫苗行业的阶段性高点。”

不过,就长期而言,林存认为,疫苗是值得长期跟踪的领域。在疫情中中国疫苗研发显现出实力,无论是技术途径数量和临床进展均领先全球,此外中国创新疫苗也正开花结果,肺结核、肺炎、HPV等领域自研疫苗均相继落地或即将落地。考虑到中国的大市场,及以后防御重于治疗的理念日益加强,中国疫苗市场不可限量。

而从今年以来千亿以上市值股价翻倍医药股情况看(表1),均为生物制品细分领域公司,如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复星医药等。因此,对于这一细分领域未来的发展,市场关注度颇高。

我们知道,医药行业向来受政策影响较大,最近国家医保局就召开了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采座谈会,集采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对集采政策一直噤若寒蝉。

对此,小丰私募基金经理张小丰表示,“中成药不清楚会怎么集采,因为大家都不太一样。胰岛素和生物类似药未来肯定要集采的。因为这2种都有一致性标准。属于标准的仿制品。”

不过,林存表示,不要患上“恐集采症”。他认为“光脚企业还巴不得集采以迅速提高市占率,而对国产化率较低的细分领域,集采对中国的头部厂商也有利。”

此外,集采需要考虑支付方。二类疫苗均为自费买单(含医保账户个人余额),生长激素和血制品多数适应症也是自费买单,林存表示,短期不大可能被集采。即使这些产品未来进入医保纳入集采也不见得是坏事,这将可能导致生长激素、球蛋白等短期十倍的增长。

“因此,影响较大的可能是胰岛素与单抗药,这一次集采并未纳入单抗药,但未来一两年可能纳入,这将是医药板块的一大风险,其对于生物类似药的预期有严重影响。当然目前政策并未落地,我们也将持续跟踪。”

图1 医药各大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中报医疗器械业绩预期向好 CXO龙头获增量资金关注

临近中报披露窗口期,医药公司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从医药行业中报业绩预告情况看,净利润预增幅度最高的前10名公司均为医疗器械子板块。比如,英科医疗、振德医疗、东方生物、达安基因等净利润预增幅度均在10倍以上。不过,它们的估值也处于高企状态,英科医疗、达安基因PE超过100倍,东方生物则超过200倍。

表2 中报净利润预增幅度前10名医药公司

而一些龙头公司,比如乐普医疗达到了49倍,迈瑞医疗、安图生物均在90倍以上,万泰生物达到了390倍,估值并不算便宜。“总体而言不止器械,整个医药板块估值都较高。具体到器械需要分情况看,万泰生物主要是疫苗拉估值;迈瑞医疗横向对比(以海外市场做对标)仍然是估值较合理的核心资产。美股医疗设备的龙头如丹纳赫在40倍以上估值,而增长接近个位数。从这个意义上看有20%+增长,估值近70倍的迈瑞医疗相对其他核心资产而言还算可以。”林存表示。

至于乐普医疗,林存认为其当前估值并不算贵,其滞涨主要原因是器械的集采预期。但在本月集采文件流出,铁支架并未纳入集采,解除了乐普最大的风险,也导致当日乐普涨停。长期来看,国家政策的导向将是压制外企,如支架仅集采合金支架,乐普将在更大政策放出后估值逐渐被修复。

而从已经落幕的基金二季报情况看,公募基金还在持续加码医药。整体上看,主动权益型、混合型基金医药股占比18.9%。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依然处于历史较高值水平。另外,医药主题基金偏爱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板块,非医药主题基金偏爱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板块,而增量资金则均关注医疗服务领域(CXO+连锁型服务龙头)。

“因为疫情对中国CXO的影响,我们很可能受益于全球医药研发及生产产业的大转移。”林存表示,他进一步解释,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大药企对成本更加敏感并将部分研发、生产服务转移,这推动了中国CXO的发展(那波受益的还有印度),像药明康德经历短期阵痛后快速发展并成长为打通全产业链的龙头,按市值算已经全球第一(含药明生物,超4000亿)。

林存表示,在这次疫情中也看到中国CXO的能力。比如,药明二季度快速恢复,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北方公司业绩超预期,即使理论上受影响较大的泰格医药,一季度亦能维持主营业务的持平。另一方面,博腾股份、博瑞医药等cdmo在新冠特效药大规模生产中也快速响应,只要有某种老药可能又有效,这些企业就能短期内实现规模生产。中国CXO企业在疫情中表现出对本身业务的高专业性,及在突发不利事件时的良好应对能力。这将吸引更大国际药企的产能转移。

“事实上我们也听到了部分关于产能加速转移的声音。某公司承接数项外国政府/企业的新冠药物研发委托,因为它们本身的研发业务正在瘫痪中;某公司定增扩产能,以承接目前新增的药物生产订单。我们相信疫情虽导致中国CXO公司的短期业绩波动,但长期看将加速头部企业的成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