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界
近期影视公司在资本市场进展频频,柠萌影视登陆港股,乐华娱乐通过港交所聆讯,加上此次博纳影业登陆A股,不免让人猜测,低迷了5年多的影视资本运作是否有了新的希望。
作者丨华宇
编辑丨刘肖迎
在去年12月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发言:“现在影视公司上市比登天还难!”
博纳影业堪称近年来最红火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相继出品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长津湖》等爆款主旋律商业电影,但它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博纳影业2016年从美股退市,2017年在A股提交招股书,由于大环境已陡然生变,5年后的今天才终于登陆A股。
8月18日,博纳影业上市首日开盘即涨停,收盘价7.24元,涨幅43.94%,总市值99.5亿元,被套的明星投资人黄晓明、张涵予、章子怡、韩寒、陈宝国等终于看到了“解套”的机会。在今天的敲钟仪式上,也出现了陈凯歌、章子怡、陈宝国、徐克、金巧巧等一众影视圈名人。
此前,电视剧制作公司柠萌影视登陆港股,主打艺人经纪的乐华通过港交所聆讯,加上此次博纳影业登陆A股,不免让人猜测,停滞几年的影视资本运作是否有了新希望。但业内多位人士仍不乐观,“博纳的上市,更多还是特例”。
为什么是博纳?
对于博纳的上市,影视行业从业者张峰并不意外,不管怎么说,其近几年的票房还是摆在那儿的。
2003年成立至今,博纳出品的影片有250多部,总票房600多亿元。高票房带来高收益,2019年-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31亿元、16亿元、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1亿元、1.89亿元、3.56亿元。
博纳虽然也有影视行业通病,收入不稳定,但多年来鲜少赔钱。在市界统计的12家主流影视公司中,博纳2021年的净利润水平排在第三,仅次于芒果超媒和华策影视。
能做到这一点,跟博纳能抓住市场需求多次业务转型有关,背后便是于冬的手笔。
(上海,博纳影业集团)
作为当今影视圈的幕后大佬,于冬为人熟知的有两点,一是有个在《西游记续集》中扮演“孔雀公主”的老婆金巧巧,二是“铁口神断”,有名的如“电影公司未来都要给BAT打工”,那是互联网公司初涉影视的2014年。
1993年从北影学院管理系毕业后,于冬进入北影厂当发行员,被提拔为最年轻副科长。当时的厂长是后来在中影任职的影视圈泰山北斗人物韩三平,在于冬后来的事业中,二人有过多次合作。
1999年北影厂和中影合并后,于冬开始创业,将电影发行作为第一站。靠着“喝一杯酒1万块钱”,于冬跟影院经理的关系逐渐扎实。
当时港片在内地极为流行,于冬抓住了这一契机。2001年他发行了《我的兄弟姐妹》,这部投资200万的片子,获得了700万利润。凭借能让对方赚钱,他获得了香港电影公司认可。2003-2008年,博纳取得了约8成港片或合拍片的发行权。
很快又生变化,2004年后,一批民营电影公司通过并购、集团化方式,集投资、发行、放映于一体,开始跟博纳抢生意。2006年于冬就错失了成龙的《宝贝计划》,该片由投资方之一的华谊兄弟发行。
于冬开始带着博纳二次转型,参与到上游投资制作中,而他过去结识的人脉,如徐克、陈可辛、许鞍华、林超贤等导演,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一次次试错中,找到了想走的路。
博纳投资发行的由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取得了8.8亿票房,成了2015年元旦档票房冠军,自此博纳开始了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商业化之路,并采用系列化、矩阵化影片设计+香港导演+内地制片人/制片公司+商业片模式包装的方法论。
“博纳在题材把握上很符合大环境。”在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看来,虽然可能未来人们偏爱的电影主题会发生变化,但在当前环境下,主旋律题材的商业电影,依然能吃到红利,博纳已经在这一领域挖得够深。
主旋律题材电影给博纳贡献了高收入,仅《长津湖》一部就贡献了2021年7成收入。
博纳清楚自己的优势,未来投资方向还是做大做强“主旋律”招牌,其未来三年拟投资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前传》《红海行动2》《血战上甘岭》都是这类影片。
曲折上市与被“套”的明星股东
博纳对A股的追求,“几乎把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传媒行业分析师刘子明这样调侃道。
博纳首次美股上市在2010年,敲钟当天,于冬身边站着制片人施南生和演员巩俐,意气风发。但很快他就后悔了。或许是受好莱坞电影巨头米高梅破产影响,投资者对电影公司变得谨慎,博纳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8.5美元。
反观国内影视公司,自2009年华谊兄弟登陆A股,便进入蓬勃期。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不断涌现出新组建的影视基金,到2013年底已有25只,平均每只规模近13亿元。
到了2015年,博纳的市值一度不足华谊兄弟的十分之一,在美上市5年间只融到近1亿美元。于冬十分不忿,他坚信博纳在美股市场被低估了。
2015年6月,博纳发布私有化退市公告,2016年4月完成私有化交易,从美股退市,彼时其市值约50亿元,2017年9月首次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可惜,博纳回来之后的A股市场已经不是曾经的市场了。
尽管博纳受资本青睐,引入阿里影业、腾讯等,融资25亿元,2017年又引入万达电影与一众明星股东,融资10亿元,估值160亿元,但无论是想上市的博纳,还是试图借此快速“致富”的明星,都不得不“慢”下来。
2017年,影视行业陷入寒冬,上市不易,谁料2019年又遇上博纳的审计团队瑞华会计师事务所“造假风波”,而后是疫情冲击。2020年8月,博纳再次递交招股书,11月首发过会,可能受当年业绩下降影响,直到2022年7月才拿到上市批文。
就在8月18日敲钟的前一天,于冬还陷入与女明星江疏影的绯闻中,使得金巧巧和江疏影亲自辟谣。
跟博纳一样等了5年的明星们,总算等来了“解套”机会。
明星股东中,当时黄晓明、张涵予们认购时的增资价格均为14.55元/股,如今的股价距此还有距离。
2022年3月、7月,博纳有两次股权转让事件,刀郎庄园以18元/股作价1237.5万元转给于冬;通过拍卖形式,新华联持有的股权被转让给太平洋证券。目前于冬合计控股28.09%,为实控人。
相比之下,章子怡、韩寒、张涵予等明星们反而做到了“从一而终”。博纳会辜负他们的期待吗?
5年煎熬,博纳不是信号
现实是博纳如今面对的A股市场已不复当年。或者说以2016年为界,A股影视翻天覆地,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市值破千亿的华谊兄弟开始直线坠落。
过会变得不易。2017年有428家公司IPO成功,影视公司只3家。2018-2019年,A股影视公司无一家过会,2020年后不得不转战港股。
随之而来的还有亏损,华谊2018年后连亏至今,唐德影视只在2021年短暂盈利了一下。其他如万达电影、慈文传媒等日子都不好过。
背后便是影视行业前期泡沫化太过严重。自影视公司证券化以来,高估值、绑定明星、大手笔并购、天价对赌几乎成常规操作,钱变得不再是钱。
易凯资本王冉曾分析,全行业超1.2万家影视公司是“一个近乎荒诞的行业版图”。影视投资人李想则告诉市界,“很多项目根本不赚钱”,只是没人关心项目风险,只大把砸钱。
2018年A股关键词是“商誉减值”,影视行业最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主流20家相关公司中11家计提商誉减值,此外天神娱乐因商誉减值49亿元巨亏超70亿元,成当年亏损王。
同年“阴阳合同”一事掀补税风波,藏在华丽袍子下的虱子,被逮出来。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底,影视公司自查申报税款117.47亿元。
影视行业成了投资者避之不及的存在,市值一落千丈。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唐德影视、慈文传媒市值2016年-2019年均跌去70%以上。2020年后叠加疫情因素,影视公司“二次受伤”。
市界统计了12家发布了2022年一季报的影视公司,有5家亏损,较为严重的华谊净亏损同比扩大159%至1.34亿元。
同样变化的还有以明星为主导,利用资本杠杆发展的时代。以2017年《战狼》为界,头部优质影片对票房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疫情虽会影响部分观影人次,但“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向凯补充道。
多方博弈后,影视行业又重新回到最为纯粹的一面。问题是,受过伤的资本,还愿意往里投钱吗?
向凯告诉市界,他很怕其他公司会产生错觉,觉得他们也可以。“暑期档的热闹可能会让资本停下来观望一下,但博纳是因为背书做得好,人们相信它未来几年还有故事可以讲。”
2022年暑期档票房目前已超过2021年的73.81亿元。但在某文娱公司负责人李菁看来,这是2022年上半年前积压的一些影片刚好制作完成,并赶在七八月这个时机上映的结果。
“制作宣发都有周期,需要前置。”她表示,“上半年多城线下消费几乎停滞,观影人次、票房大幅度下降,影片的制作进度也会受影响,片子本身的存储量其实比较少。”
另外,“2021年可能纯粹是受疫情影响,但现在投资人对市场的信心是比较低落的。”根据国家电影局全国电影剧本备案立项数据看,2022年5月有155部,同比减少32%。
“对财务型投资人来说,只要够理性,不管是电影还是制造,芯片还是医疗,都一样,选择足够多。”李菁说道,连续数年的影视行业税务危机、明星舆论危机,加上疫情,让投资人觉得影视是个风险大,收益周期长的类别,自然会转投其他领域。
博纳上市虽然不能改变影视“寒冬”,但博纳自己算是挺过来了。
上市首日近百亿市值,让人不禁想起博纳还在美股时,于冬曾对华谊王中磊发出的“博纳真比华谊差十几倍吗”的疑问。如今曾经的一哥华谊只剩下70多亿市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令人唏嘘不已。
(张峰、刘子明、王颖、李想等均为化名)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