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介绍
郑众,上银基金权益投研部研究员,本硕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对制造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投资敏锐度。研究领域以制造业为核心,持续拓展能力圈,覆盖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等行业,于2020年7月加入上银基金。
上周,整体来看,欧美衰退预期不断强化,国内经济快速恢复面临的压力加大,内外扰动叠加,市场依然处于高波动窗口,从行业涨跌幅上来看,市场处于相对均衡状态,依然建议保持均衡配置。
首先,欧美通胀持续超预期,预计将在三季度磨顶,美联储加息幅度进一步前置,欧央行加息启动,加剧欧美经济衰退风险,预计衰退交易将贯穿欧美市场下半年,对国内出口和跨境资金流动的扰动加大。
其次,国内经济快速恢复的压力加大,预计政策应对的主动性将增强,政策支持国内经济持续恢复的趋势不变,三季度恢复的速度或放缓;房地产将成为下半年经济恢复的关键,预计政策将主动缓解风险,支持需求。
最后,A股估值修复与全球指数估值收敛后,投资者对海外扰动因素和国内经济恢复压力更敏感,中报季是下半年市场波动最大的窗口。
6月国内经济恢复加快,结构分化明显,基建和地产主线成为下半年的关键。二季度国内经济受到局部疫情和外部环境冲击,GDP同比增长0.4%,弱于市场预期。二季度国内经济经历了极不寻常的挑战,4月是经济底部,5月有所恢复,6月更多经济指标出现环比较大改善,2季度GDP最终实现0.4%的正增长,上半年GDP增速为2.5%。在一揽子稳增长措施下,5月份主要宏观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恢复速度进一步提振,实现了二季度经济正增长目标。
6月国内经济复苏加快的同时,结构分化更明显。6月份局部疫情影响逐渐消散,政策进一步落地发挥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比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4%。需求端,基建、制造业投资引擎发力,推动投资增速进一步上升,消费名义增速超预期。近3个月,基建投资保持强势上涨趋势拉动投资进一步上涨,带动制造业投资稳步回升。餐饮消费名义增速表现略超预期,但仍低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疫情扰动下服务业增加值表现不振,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艰难,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6月国内居民就业压力明显改善,局部疫情缓和带来经济活动的活跃,从而推动31个大城市的失业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总体失业率下降速度。6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从上月的6.9%回落到5.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此前的5.9%下降到5.5%。
稳增长背景下基建继续发力,单月基建投资增速达12%。基建方面,2022年上半年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10%;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25%。单月来看,6月单月广义基建同比增速12.04%,狭义基建同比增速8.15%;2022年6月建筑业PMI环比上升4.4pct至56.60,建筑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4.4pct至50.80。
疫情扰动下,今年经济增长压力显著加大。在保就业、稳增长的要求下,基建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格外凸显。
今年,基建在项目、资金、地方政府意愿上均出现了积极变化,我们预计年内基建增长将有亮眼表现。基建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问题:项目和资金。从2018年开始,基建增速持续0-4%的小幅增长,在不同方面出现了一些短期问题,拖累了增长。今年,基建在以上方面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项目上,2022年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项目进入集中开工期,有券商统计了26个省披露的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合计投资规模较2021年提高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较2021年也有较大幅度提升,显示基建项目储备充足,历史上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高,疫情好转将为储备项目带来更好落地条件。
资金上,从基建资金的五类来源来看,预算资金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为21.3%,自筹资金中各类政府基金收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也在财政资金范畴,若加总看,预计占比超过40%,具体分析基建细分行业,国家预算资金的占比也较大。预计全年财政资金积极,土地收入对基建投资影响有限,社会资本可对资金来源形成有效补充,从资金落实端实现了基建投资增长的可行性。目前关注度比较大的是政府专项债的情况:
(1)年内新增专项债已发行93%:1-6月全国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3.41万亿元,发行规模与进度明显领先历史同期,已完成全年规划额度的93%。考虑到今年专项债发行总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分析当前专项债投向对于挖掘高景气细分方向有较强指导意义。
(2)产业园和城市更新发行量明显增长,新疆和广东等省增势突出。大类投向看,2022年1-6月产业园,城市更新领域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分别较去年全年增长26%/23%,其中产业园领域发行规模大、增速快,投资整体呈现出较强景气度。其余发行规模较去年全年实现正增长的领域包括城乡建设/水利工程/社会事业/市政基建,分别较去年全年增长9%/5%/4%/2%。分区域看,新疆、辽宁、广东、湖南、浙江、河南6省2022年专项债发行量分别较去年全年增长30%/11%/10%/8%/5%/5%,增势突出,为相关省市投资保持强度提供重要资金支持。其中广东省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量4025亿元,发行量稳居第一,同时增速较快。
(3)细分来看,城市管网、产业园、保障房与城市更新景气度较高。市政基建方面,1-6月城市管网领域发行超2000亿,较去年全年大幅增长43%,呈现高景气,其中供热领域发行280亿元,较去年全年大幅增长107%,表现突出。产业园区方面,获专项债支持力度较大,较多细分投资领域呈现高景气,其中1-6月低碳环保180亿,较去年1亿快速放量;新能源365亿,较去年全年大幅增长184%;数字化401亿元,较去年全年大幅增长78%;新材料235亿,较去年全年增长43%;物流仓储868亿,较去年全年增长35%。
2022年疫情爆发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基建稳增长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从各省重点或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和头部建筑企业订单增速来看,可落地的项目量充足,专项债、REITs等对基建资金构成一定支撑,同时对专项债的监测也将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后续,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基建稳增长的落地见效将具备更好条件,头部建筑企业被延迟的需求有望在旺季集中兑现为收入增长弹性。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5.7%,12月单月达到21%的水平,参考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趋势,20%-70%是渗透率提升速度最快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势头仍将延续。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加速,锂电设备投资规模持续增加。锂电池设备作为生产工艺设备,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品质。锂电池按照形态可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等,其生产工艺有一定差异,但大体上其工艺流程可分为前段工序(极片制作)、中段工序(电芯制作)以及后段工序(化成分容及电池组装),其价值量占比分别约为35%、35%、30%。新能源车加速增长的需求相应带来配套电池需求的高增长,推动电池厂产能加速扩张,从而带动锂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储能电池同样也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抽水蓄能以外的电化学储能及其它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截至2020年末,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3GW,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56%,储能行业迎来最大发展机遇期。
锂电池产业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行业、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作为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