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中证1000新玩法重磅登场,“小”指数将迎大爆发

时间:2022-07-22 14:23:07 | 来源:市场资讯

今天,中证1000指数的衍生品,股指期货、期权正式登陆中金所!

对于衍生品,我想很多投资者的内心是左右拉扯的。

一方面,衍生品的收益率看上去非常诱人,有自己能一夜暴富的幻觉。

比如看2019年2月23日的新闻标题——上证50ETF期权一天暴涨192倍。

但一方面,大家都知道衍生品是风险极高的一类金融产品。

比如几个月前那波伦镍史诗级的避空行情就让大家心有余悸。

所以,在中证1000股指衍生品推出之际,我们不妨把关注点重新放在熟悉的基金上,看看在中证1000股指衍生品推出之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替代还是互补

对于衍生品的上市,市场存在一些分歧。

很多人觉得衍生品是一个弹性更大,可玩性更高的产品,市场对于中证1000ETF的需求降低。

但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为了研究股指衍生品对于相关ETF成交额的影响,天风证券做了一个数据回测。

随着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上市交易,相关策略的应用将提升同一标的指数ETF的流动性。

比如中证500股指期货推出后,南方中证500ETF的成交额明显放大,翻了5倍。

国盛证券同样对股指衍生品上市后,相关ETF的规模变化情况做了统计。

结果发现,在衍生品推出后,相关ETF的规模都呈现了一定规模的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衍生品的推出不仅没有抽走ETF产品的流动性,反而增加了ETF产品长期的流动性,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就像北落之前说的,他们之间就是咖啡伴侣的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看到,现在市场上已经交易的中证1000ETF的参与者以机构为主。

截至2021年末,南方中证1000ETF的机构持有人占比超过75%。

显然,除了普通的交易需求,机构在ETF上还有更多的玩法。

过去,有很多融资融券的需求。

截至2022年7月8日,南方中证1000ETF的融券规模为13.03亿元,融券余额占比超过60%。

而随着期货、期权的开闸,机构们的工具箱更丰富了。以往用在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上策略都可以在中证1000上实现。

比如备兑卖出看涨策略,你在持有ETF现货的同时,卖出相应数量的看涨期权,获得权利金收入,以此达到收益虽有天花板,但得到增强的效果。这种策略适合在慢牛行情中使用,你既能赚取现货上涨带来的收益,又能赚取期权的权利金。

这就好比你管不住嘴吃啊吃会变胖,如果同时保持相应的运动量,你的体重就不会蹭蹭往上涨。这样子你既能尝到美味,又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除了单边押涨跌,期货期权更多还是给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提供现货套期保值、现货和期货间的期限套利、现货和期权间构建组合等多种策略。

这些都推升了中证1000ETF的配置需求。

先发优势 锋芒毕露

尽管新一批中证1000ETF进入了发行大战,并且战况非常激烈,但实际上龙头早已显现。

南方基金的中证1000ETF(512100)作为全市场首只中证1000ETF,已上市近6年,在交易活跃度上已领先一个身位。

自6月22日公布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征求意见稿以来,南方中证1000ETF的成交量快速放大。

7月21日,南方中证1000ETF的成交额突破10亿元,创有史以来新高,并且相比3个月前,成交额更是翻了4倍。

在大家还在攻城略地时,已上市的基金开始在地上盖高楼了。

以目前这个节奏,南方中证1000ETF极有可能凭借其充足的流动性,成为各机构投资中证1000指数的主要场内标的。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同样可以享受到流动性充沛带来的好处,比如更低的交易摩擦、更公允的场内价格等等。

还有一点,中证1000这种不是新开发的指数,买入已上市的基金相对来说会多一份确定性,而且还能迎来增量资金的抬轿效应。

这同样适用场外的投资者,像中证1000ETF有它对应的联接基金(A类:011860 C类:011861),没有股票账户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还是要归根到中证1000指数本身的特点:小市值、大成长、高弹性、低集中。

或许一两年后,你就会看到这个指数长大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一员,给你赚取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