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浦银债市观察 | 公开市场操作缩量,关注资金面宽松的可持续性

时间:2022-07-13 18:22:22 | 来源:市场资讯

7.4-7.8

债市焦点

1.中国6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4.5,较5月大幅回升13.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收缩状态,并升至2021年8月来最高。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管好用好财政性资金,推动宏观政策落实,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

3.日本央行在6月购买了16.2万亿日元(合1190亿美元)的国债,创下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长期日本国债约占长期日本国债总市值的50%左右。

债市走势回顾

从上周初开始,央行OMO日操作规模降低至30亿,引发市场对银行间流动性即将收敛的担忧。但事实上,上周资金面仍保持了十分宽松的状态,市场情绪逐步平复。考虑到本月后续OMO到期与MLF到期均为“地量”,央行主动回笼流动性的渠道其实有限,仅缴税期可能再度实现流动性的回笼。不过货币政策是否转向收敛,本身还是要看经济复苏的进程,接下来即将公布的二季度GDP及6月份工业、投资数据需要继续关注。上周全周,中债国开1Y、3Y、5Y、10Y收益率分别上行5BP、5BP、6BP、3BP。

图:国开债10Y现券收益率

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7.8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7.8

债市策略

基本面方面,从目前已公布的6月数据看,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均环比回升,社融在信贷季末放量及专项债集中发行驱动下创出新高;CPI在猪价推动下也出现上行。目前市场有观点认为,6月份信贷、专项债规模的大幅增长,在后续月份无法持续;但考虑到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拉动存在一定滞后期,因此虽然新增社融在7月可能相对6月明显下台阶,但6月社融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可以在包括7月在内的未来几个月持续释放;只要疫情不出现超预期的封控扩大,在三季度内经济基本面缓步复苏的态势应当是可以持续的。

政策方面,按照往年惯例,在7月份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可能会检视过去半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制定下半年的经济政策方向。在增量政策方面,市场近期对“特别国债”的期待已经降低,目前主要的关注在于是否有可能将明年的部分专项债额度提前至今年四季度发行。

流动性方面,从上周初开始,央行OMO日操作规模降低至30亿,引发市场对银行间流动性即将收敛的担忧。但事实上,上周资金面仍保持了十分宽松的状态,市场情绪逐步平复。考虑到本月后续OMO到期与MLF到期均为“地量”,央行主动回笼流动性的渠道其实有限,仅缴税期可能再度实现流动性的回笼。不过货币政策是否真正转向收敛,本身还是要参考经济复苏的进程,后续继续关注即将披露的各项统计数据。

后市展望

利率债方面:由于基本面的逐步复苏以及可能的增量稳增长政策,三季度内债市收益率大概率方向是上行;但从短期市场博弈层面看,6月社融、通胀等利空数据已释放,资金面的收敛预计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债市环境边际转好,后续短线内可能出现一段区间震荡行情。

信用债方面:行业中观数据方面,6月份商品房成交大幅上行,但上周商品房销售有所回落,土地成交趋弱;以汽车和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持续回暖,但受居民收入趋势下行、失业率高企、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影响,复苏的持续性和强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确认。信用债一级市场方面,6月份以来信用债净融资情况逐步回暖,供给增加,发行票面利率偏低;二级市场方面,当前等级间信用利差分化很大,中高评级信用利差目前已压缩至极低水平,利差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不大。信用策略上,仍建议以高流动性中短久期信用债为主,中长端配置建议在利差调整至合适位置时介入。

城投债方面,建议优选经济财政实力较强、信用文化环境较好的区域,甄选业务公益性强、外部融资能力较强的平台,重视再融资收紧对其流动性平衡的挑战,同时应关注地方平台整合进展,规避优质资产和核心功能被剥离、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市场化平台。地产债方面,选取行业格局优化中受益的杠杆合理、土储安全度高、经营效率与内控较好的头部央国企。其他产业债方面,优选行业景气度较高、企业经营稳健的主体。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Wind。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