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专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应尽快推出中国版本ESG信息披露要求

时间:2022-04-27 08:27:58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4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中首次纳入“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ESG)”。

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表示,国际ESG披露准则预计年底发布,我国下一步也要制定准则要求强制披露。

近期一系列动态让ESG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双碳”背景下,碳中和、ESG等绿色指数成为资本市场一大重要主题,也引发众多机构积极布局。

当前,我国在股权投融资方面的绿色化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又应该从何处着手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进行了专访。

马骏坦言,资本市场为绿色产业的融资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的绿色金融产品类别中,ESG产品占比相对还比较低。

他强调,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正在做全球统一的披露要求,中国应该尽快推出中国版本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强制性可以逐步达到,但必须要尽快启动这件事情,甚至可以给业界‘打预防针’,促使企业提早着手准备并开始做能力建设,以防强制要求发布时不知所措。”

专业机构参与度较低成为绿色技术投资瓶颈

NBD:近年来,我国在股权投融资方面的绿色化发展现状如何?

马骏:“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首发、再融资、挂牌、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累计募集资金约1.9万亿元,其中交易所市场发行绿色公司债券规模约2900亿元。

截至2020年末,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分别约为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上市公司的6倍和3倍。截至2021年6月末,我国含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主体概念类基金和使用ESG投资策略构成投资组合的基金约270多只,存续规模约3000亿元。

为了引导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6月底,中证指数公司累计发布ESG、社会责任、绿色主题等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数70条,其中股票指数56条,债券指数14条,其中ESG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的ESG基准、ESG领先和ESG策略等指数。

基于中证ESG等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相关指数产品有36只,规模合计528.17亿元,主要以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产品为主。ESG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规模不断增长,为碳中和战略增添了新的投资工具,将助力境内ESG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就发布了《绿色投资指引(试行)》,鼓励公募、私募股权基金践行ESG投资,发布自评估报告。2020年,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鼓励证券公司参与绿色低碳转型,对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取得良好效果的证券公司给予加分。

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建立以股权投资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支持绿色低碳科技项目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早中期绿色技术企业因商业模式未完全成熟且技术路线不确定性高而具有较大的项目风险,其主要外部融资通常来源于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

然而,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目前在协会注册的、冠名为绿色的各类基金共有700多只,但绝大部分投资于绿色上市公司和使用成熟技术的绿色项目,涉足绿色技术创新的基金数量还不多。

专业化绿色PE/VC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度较低是现阶段中国绿色技术投资的一个瓶颈。随着碳中和、碳达峰一系列政策的落地,预计将会有更多资金投资于双碳相关的技术领域,如碳捕集技术(CCUS)、氢燃料电池技术等。

券商机构仍缺乏明确的ESG发展战略

NBD: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绿色化程度还不够高,境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披露质量不高,资本市场为绿色企业和项目融资的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您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马骏:原因主要来自四方面:首先,监管层尚未针对所有上市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作强制要求。证监会在2017年修订半年报与年报内容与格式,对部分上市公司提出了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其后2018年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21年再次修订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格式与准则,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要求,但环境信息强制披露要求仍然没有覆盖所有上市公司,也没有统一的披露框架与细则。

其次,投资者对ESG的理解和需求还没有到位。目前资产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ESG投资理念尚未完全普及,对ESG产品的需求仍不强。ESG投资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0年9月30日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泛ESG公募基金占市场所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的比例仅为2.16%。

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和新浪财经在2020年10月就责任投资的公众态度进行了调查,个人投资者对责任投资了解有限,有89%的调查对象不了解责任投资,其中42%未听说过“绿色金融”“责任投资”或“ESG”。

另外,机构投资者在行使股东权利以促进企业ESG管理能力的意识仍待提高。投资者作为股东,需要积极参与和影响企业的ESG相关战略规划与经营决策,包括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决策流程和特别沟通机制,提升公司的ESG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但目前,我国多数机构投资者还缺乏“股东参与”的意识,监管部门尚未强调和鼓励这种做法,该领域的具体实践经验很少,也缺少提供相关专业服务的平台。

此外,券商等资本市场重要参与机构的相关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目前许多券商机构还没有明确的ESG发展战略,也缺乏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机制、气候风险分析能力和绿色金融产品研发的专业团队,券商制定自身运营碳中和的规划还很少见。

应加快推动形成通俗适用的信息披露指引

NBD:资本市场的各参与方都应当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发挥资本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作用。针对监管部门,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马骏:对监管机构而言,我认为首先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气候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积极学习国际披露经验,推动形成通俗易懂、适用可比的信息披露指引或标准。

其次,要增强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度和适应性,引导绿色低碳企业上市和再融资。丰富市场工具,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再次,要引导投资机构树立绿色投资理念,支持机构投资者采用“股东参与”的做法提升被投企业的ESG表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与低碳效益挂钩的产品。

四是完善和统一国内绿色债券的披露标准,将绿色债券筹集资金用途必须用于绿色项目的比例要求与国际接轨。规范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的行为。

五是将绿色低碳发展表现纳入券商评级指标,推动中介机构在展业过程中提高相关意识与能力。

六是行业协会可向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培训,组织相关主体的研讨交流,促进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七是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NBD:各类投资机构、承销机构和证券发行主体都面临着公司治理、能力建设、自身业务碳中和等任务。对这些机构,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马骏:对这些机构,一是要完善ESG相关的治理结构、制度保障和团队建设。明确各层级对碳中和战略的监督管理或执行责任,确立相适应的投资原则与决策流程,制定对高碳行业的压减或退出计划。

二是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可持续投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习与讨论,培养团队环境气候风险识别、量化与管理的能力,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和员工意识。

三是制定和执行自身运营碳中和计划。对自身业务(包括机构所在大楼和员工出行)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并制定逐步降低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措施。

四是构建专业团队。由于ESG、碳中和及可持续金融涉及经济、金融、环保、化工、工程、法律等多学科领域,构建专业的可持续金融人才队伍极为重要。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校、节能环保部门等国内外各方的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绿色金融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