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储能——电池板块的第二增长曲线

时间:2022-04-20 08:29:45 | 来源:市场资讯

今年以来,电池板块调整较多,除了前期涨幅因素以外,叠加疫情、流动性等因素,整个电池板块今年调整较大。今天再从中长期谈下电池板块谈下电池板块的景气度。

第一部分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前景

1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

(1)销量快速增长,渗透率正在提升

    ①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有关行业的发展被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2年的14万辆提升至331万辆,年复合增速超过40%;渗透率从0.2%增长至4%。

    ②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650万辆,同比增长108%;中国销售350万辆,同比增长165%;国内市场渗透率增长至13.4%。

    ③ 2022年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54.9万辆,同比增长105%;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2.77GWh,同比增长126%。

(2)新一轮工业革命

    中短期来看,全球节能减排政策将驱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长期来看,智能化升级将带来汽车产业的颠覆性革命,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在此背景下,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5年将达到1500万辆,2030年达到2300万辆,未来市场容量增长有望超过十倍。

2

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1)中国:顶层规划方向明确,政策组合拳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

    ① 7月30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这是从战略高度给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次定调。

    ② 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通过,《规划》指出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步伐。《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根据规划估算,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643万辆,复合增速约36%。

    ③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从造车、购车、用车端三管齐下,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2)欧洲:最严碳排放标准实施,各国补贴政策加码

    ① 2020年9月,《欧盟绿色协议》更新了《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草案,提出2030年乘用车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需减少到2021年的50%,即47.5g/km,比原先59.4g/km的目标下降了20%,未达排放标准的厂商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因此各主机厂面临着新能源转型的压力。

    ② 另一方面,欧洲补贴加码,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例如德国将始于 2016年的12亿欧元补贴延长至2025年,同时将售价4万欧元以内的纯电动汽车政府补贴额上调50%。英国购置电动乘用车可获得3500英镑补贴,购置碳排放小于75g/km的电动货车最高可获得8000英镑补贴。其他国家也相继出台直接补贴政策、充电桩建设政策等,对欧洲电动车消费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刺激。

(3)海内外车企电动化进程加速

    主流主机厂坚定决心推行电动平台战略,2020年起进入平台战略收获期,优质车型供应增加。早在燃油车时代,平台战略便是大型车企提升产品竞争力并降低生产成本的战略选择。如今,海外车企纷纷引入正向开发的电动平台,动辄百亿欧元的平台研发投入,体现了欧洲老牌车企发展电动车的坚定决心,为电动车型密集推出奠定基础。

3

智能化提速,新能源车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汽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新能源车目前仅占10%,市场空间大

    ① 汽车产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全球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美元。目前全球汽车仍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仅占10%左右。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确定性强,成长空间巨大,而新能源车是智能汽车的最好载体。这是由于电动车集成更加简单有利于信息传输控制;且电动车可以更加精细的调节电机转速;同时,电动车在供电保障上更有优势。

    ② 电动车在未来逐步替代燃油车不可避免。根据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汽车产业规模的50%以上,相较于当前规模提升400%。

4

新能源车带来汽车工业新一轮革命

(1)成本结构的变化

    动力总成(发动机+传动系统)是汽车中最重要的部件,也是传统车企的主要竞争壁垒。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系统成本占比约为25%。然而,新能源车中的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成本占比达到52%,远超燃油车动力总成,其中电池系统成本占比最高,达到了38%。同时,由于三电系统都有成熟的第三方供应商,传统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动力系统)被打破。

(2)中国企业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2014年新能源车开始规模推向市场之后,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了飞速的提升。在2019年全球接近200万辆新能源车中,我国自主品牌的份额达到了50%。

第二部分

电池产业链及中国在产业链中优势

1

电池产业链以锂电池为主体

产业链覆盖上游电极材料、中游电池制造、下游电池应用

    ① 出于对高能量密度的要求,电动汽车上采用的电池基本是锂离子电池。

    ②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锂离子电池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中游企业为锂离子电池厂商,使用上游电池材料厂商提供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然后根据终端客户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方案;锂离子电池产品最终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动力领域和储能领域等。

2

新能源车替代确定性强,动力电池需求巨大

    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电池系统是新能源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其成本占比接近40%。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动力电池行业规模预计将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SNE Research预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5年将达到940GWH,2020-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45%。

3

中国动力电池具备全球竞争力

   供应链完善

    动力电池产业中上游材料的成本占比最高,合计高达75%,其中正极材料成本占比最高,在40%以上,其次分别是负极材料(15%)、隔膜(12%)和电解液(8%)。因此,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使中国企业更加具备全球竞争力。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上游材料全部来自于国产供应商,使其销售利润整体领先海外竞争对手。

4

电池行业龙头效应明显,中国企业市占率高

    行业资金壁垒高、技术迭代快

    动力电池行业具备资金壁垒高、技术迭代快的特点,导致其龙头优势明显。此外,电池对汽车品牌影响深远,一线车企往往首选电池龙头企业,产业呈典型的倒金字塔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CR3为74%,全球动力电池企业CR3为66%。其中,宁德时代在2020年全球市占率达到25%,连续四年装机量位于全球第一。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中,中国企业数量占一半,市占率达到了37.28%。

    2021年,整体装机296.8GW,同比增长102.18%;其中宁德占比32.6%,中国电池厂商占比约50%。

5

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

成本具备市场化竞争力

  技术进步降低了电池成本,快充技术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开始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产品质量、性能快速提升,目前国内主流产品续航里程可达到200公里以上。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推动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成本和售价下降,相应降低了新能源汽车成本。此外,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电动汽车使用更为便捷。

6

锂电池应用广泛,储能需求带来新增量

    (1)不止动力电池,锂电池还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

    除了动力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还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在当前储能电池装机规模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能够为电池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龙头企业的业绩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5G建设推动储能需求,带来锂电增量

    以5G基站建设为例,由于在体积、散热等方面的要求,磷酸铁锂电池是当前5G基站备用电源的最佳选择。根据工信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4G基站总数达到575万个,新建5G基站60万个。截至2025年,若5G基站达到500万个,则对储能的需求将达到18.5GWh;如部分4G基站的铅酸电池逐步替换为锂电池,则还可能带来5GWh的增量。

7

储能行业的变化

(1)2022年迎来储能政策细化完善年,基本面与预期差共振向上有望重现

    补贴是储能IRR最敏感因素,随着地方性补贴政策纷纷落地,达到收益率要求的省区逐步增多,自发性配储需求稳步提升,当地规模有望显著提升,协助降低电网调节压力。2022年国内发电侧配储要求加严,用电侧模型逐步跑顺,美国老旧调峰电站逐步进入退役期,储能替换天然气调峰电站需求旺盛,基本面仍将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国内配储电站权益细则落地(调度与利用小时数倾斜),分布式储能配储要求提升,美国ITC政策落地均有望提供预期差。

    (2)电池是储能系统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① 电化学储能未来增长潜力最佳。电化储能系统分上游设备商、中游集成商、下游应用端三部分。电池组是储能系统最主要的部分。

    ② 储能系统结构包含电芯、BMS、PMS以及EMS四方面,其中电芯占主导,以磷酸铁锂占比达到59%。

8

储能加速,电池板块第二增长可期

    2025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 297GWh,推动储能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各国政府对储能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量为297GWh,国内储能装机量有望达98GWh。当前主流的储能设备以锂电池为主,未来主要的应用场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发电领域。虽然储能电池由于成本、技术原因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但从中长期来看,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有望快速发展,进而成长为锂电设备需求的重要增长级。

第三部分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介绍

1

指数基本信息

大盘特征明显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是为了反映A股市场中新能源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表现而编制的。该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日。截至2022年4月7日,指数共包含30只成份股,平均个股市值1167亿元。

从市值分布来看,新能电池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大盘特征,其中市值在500亿元以上企业的权重占比合计约77%。

2

行业与市值分布

    覆盖全产业链,成份股基本为龙头企业

    新能电池指数成份股中锂电池企业权重占比最高(32%);锂电化学品权重为20%;上游资源企业(锂、镍钴锡锑、钨等)权重占比也达到了17%。此外,指数还覆盖锂电设备、电池综合服务等锂电产业链子行业。

3

与中证储能指数较高相关度

    中证储能主题指数与电池指数高度相关

    中证储能主题高度相关,储能里面电池、电池化学品合计达到59%,前十大成份股有八个成份股一样,权重重合度达到62%。

    电池指数可以作为储能指数的替代。

4

指数历史表现

(1)与宽基指数对比

    自基日以来,新能电池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445.56%,年化收益率17.93%。而通过可比数据,自2010年6月1日以来,新能电池指数累计收益率为483.4%,年化收益率16.54%,夏普比率0.5;均高于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以及创业板指。

    (2)与市场科技类指数对比

    在与市场科技类指数进行对比后发现,自2016年以来,新能电池指数累计收益率107%,年化收益率12.69%,领先同期5G指数、科技龙头指数以及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

    (3)与新能源车同类型指数对比

    国证新能电池指数历史表现也领先其他同类型指1年11月12日,国证新能电池指数累计收益率为476%,2021年涨幅达到65%,年化收益率29%,领先其他同类新能源车指数。

5

指数成长性与估值

(1)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成长性较好

    国证新能电池指数收入增长较快,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预测为6574亿元,同比增长60%。

(2)估值位于近两年中位水平,伟来或将被高成长性快速消化

    国证新能电池指数的高估值(TTM69.3)也将被其高利润增速所消化。根据wind预测数据,该指数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净利润增速将分别达到118%,80%和39%,对应市盈率(PE)将降至64倍、36倍和26倍。长期来看,国证新能电池指数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