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告别万亿规模多元化“帝国”,海航重整为四个独立板块运营,老股东集体出局

时间:2021-09-21 09:22:13 | 来源:华夏时报
(王潇雨摄影)(王潇雨摄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在为旗下核心资产航空运输主业确定了战略投资方之后,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似乎也开始逐渐明晰最终的走向。

对于始于今年年初、原计划在年中完成,但因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而不得不推迟至年底的一场波及面甚广,债务规模巨大的破产重组“大戏”,随着对业务的重新梳理与清理、债券处置方案获得接受以及新资本的进入,或许也终于能够避免“海航”这个在中国航空业留下浓墨重彩的品牌最终灰飞烟灭,并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前行。

在9月18日举行的内部安全生产经营例会上,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公布了破产重整的部分关键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确定了对这个此前几乎“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集团具体业务条线的清理与取舍思路。

拆分为四个板块

按照一位参加了此次会议的海航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的信息表明,“最近这次会议之后大家心里基本有个底了,最起码知道自己所在的产业板块或者公司是否还在重整的计划中,而不是一直猜测未来命运到底是被舍弃或是卖掉。”

按照顾刚在当天会议上的说法:“海航重整后将拆分为四个板块独立运营,各自回归主业健康发展。”

他表示,如顺利完成破产重整,海航将重整拆分为四个完全独立运营的板块——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各自由新的实控人股东带领前行,相互完全独立,确保各板块各自回归主业、健康发展。

早在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之初,就已经有诸多方面消息称海航将抛弃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并集中全部资源争取将旗下最核心也是最优质的航空主业保留下来继续运营。

起源于“海南省航空公司”的海航集团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走向航空业之外寻求发展,并逐渐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多元化发展思路,并从航空拓展为包括实业、旅游、资本、物流、科技在内的综合产业集团。

而其航空相关业务也通过在国内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及海外并购等方式,建立起一个包括国内外十多家航空公司、机场、维修、飞机租赁、公务航空、飞行培训、地面服务乃至机场免税等一系列产业在内的庞大产业链。

但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后,这样的“空中楼阁”逐渐开始崩塌,一方面债务压力使得不少并购得来的海外相关产业不得不卖掉还债,另一方面其当初并购逻辑中所提出的产业协同不但没能实现,反而要么无法真正实现掌控,要么成为拖累,甚至还有同业竞争等问题。

告别万亿规模

按照一位接近海航集团方面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的透露的消息表明,海航集团在处置债务危机的过程中对于航空资产的态度曾经经历过很多变化,比如关于哪些保留哪些卖掉,也一度把一些与地方合资的航空公司股权处置掉一部分。但最终还是形成了如今这个保留包括上市公司ST海航以及诸多与地方合资的区域性航司的方案,甚至包括此前已经基本确定将出售的西部航空和首都航空最终似乎也更倾向于留下。

这些航空公司资产也成为海航重整之后保留的四个核心板块之一航空板块的核心资产。而其他三个板块实际上也是围绕着航空主业上下游相关,比如已经确定将由海南省国有资产注入的ST基础,就是以机场运营为主的业务板块。而海航金融板块的核心则是以飞机租赁为主的渤海租赁,其此前以大手笔并购全球飞机租赁业巨头CIT和AVOLON而一跃成为全球飞机租赁业的头部企业。

如果海航能够最终按照这样四大板块的模式完成重整,也意味着海航集团将成为历史,这个多元化业务“帝国”风光时一度买遍全球、资产规模超万亿,全球旅游强排名火箭般蹿升,但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却也成为数千万亿债务“黑洞”的承载,并最终走向破产重整的终点。

与之相关的还有海航集团创始人团队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与公司架构为“海航系”搭建的错综复杂的利益框架,正是通过海航集团及其内部层层齐嵌套的资本结构,在海航集团非常规的发展路径中,创始团队在内的利益相关方也从中获得了利益回报,但在最终的“清算”中这些都将得到了结。

按照顾刚在18日会议上的说法:重整后老股东团队及慈航基金会在海航集团及成员企业权益将全部清零,不再拥有相关股权。

顾刚表示,这既是法治化、市场化破产重整的法律要求,是股东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也是民营企业野蛮生长带来的必然后果。

当然可能还不止于此,按照几个相关消息源透露的信息显示,在今年年底完成破产重整之后,对于海航集团原股东和部分高管的追责也将拉开帷幕。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