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准落地后的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月持平。自去年4月以来,LPR已连续15个月“原地踏步”。
此前,随着央行全面降准落地,对于LPR是否会调整,业内表示较大关注,市场预期有所分歧。多位专家表示,本期LPR保持不变,与本月MLF利率并未改变、银行压降点差存在压力以及外部制衡因素相关,但这与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初衷并不背离。未来央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将继续促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多重因素影响
LPR报价连续15月未变
全面降准落地之后,市场中关于“LPR将会下调”的猜测逐步升温。有市场人士此前预期,本期LPR报价或将下调,原因在于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降低了银行的负债成本,政策意图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最新出炉的LPR并未如市场预期下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LPR报价以MLF利率加点的形式形成,MLF利率是LPR的“锚”,对LPR报价起到决定作用。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MLF利率是贷款的利率基础和中枢,LPR报价更多跟随MLF的利率报价。“MLF利率不动,LPR大概率也不会动。”
7月15日,降准生效当日,央行在公告中称,考虑到目前正值税期高峰等因素,金融机构对中长期资金仍有一定需求,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从操作结果看,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均维持不变。
“基于历史经验,7月15日,央行缩量续作MLF,但并未下调MLF利率,预示着本月LPR大概率保持不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随着报价机制常态执行之后,2019年11月、2020年2月和4月LPR下降之前,均有MLF利率的调降,并且LPR下降幅度与MLF利率调降幅度一致,说明了LPR走势更大程度由MLF利率决定。
另一方面,从目前流动性改善情况来看,尚不足以带动LPR下调,银行压降点差存在一定压力。业内人士认为,由于LPR构成的另一部分是银行的加点。而当前银行资金成本压力较大,在商业原则下压降点差存在压力。
温彬表示,目前降准已经落地,短期内对降低银行体系资金成本作用有限。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认为,全面降准虽然给银行降低了成本,但是降低幅度有限。如果银行压缩报价的加点幅度,银行本身将处于融资较困难的处境,因而当前降低LPR并不合理。
此外,当前下调LPR还面临一定外部制衡因素,比如当前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发布的点阵图显示,加息的速度或将快于市场预期。而此后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明显改善,通胀率持续上升,经济复苏势头较强带动美元上升。
“美元指数重新回到93上方,这些迹象都预示着要警惕美联储提前转向风险,这也是我国在调整包括LPR在内的利率水平时,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温彬说。
LPR保持不变
与为实体经济降成本并不背离
LPR对实际贷款利率影响显著,如果下调将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期LPR保持不变,与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初衷并不背离。
最新数据显示,企业贷款利率、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制造业贷款合同利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5.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个和1.06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合同利率4.13%,比上年同期低0.25个百分点。
“这说明即使在LPR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金融部门仍通过结构性政策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温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高端制造、绿色金融、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综合融资成本。
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减费,鼓励免收支付账户提现手续费,将网络支付商户手续费降低10%,降低银行卡刷卡、自动取款机跨行取现手续费等,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成本。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目前降准已经落地,减费等措施也在持续实施中,未来央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些政策将继续促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温彬说。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7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总量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上,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价格上,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孙国峰说。
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前提下,业内对于后续MLF下降仍有预期。“LPR是银行贷款端利率,而流动性反映的是银行间资金状况。降准之后,资金已经释放到银行间市场,未来流动性依然将保持合理充裕。”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说。
颜色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依然存在下行压力。到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增大,届时流动性或将出现边际调整。“包括进一步降准,或是利率调整都有可能。”
屈庆表示,LPR不降,意味着企业的贷款成本没办法下降。未来,要降低贷款成本,可能需要推动MLF下降,进一步推动LPR下降。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