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金销售太过火热,自2019年以来,发行的规模持续上升,每月合计新增的基金数量也在增加中。
近期,一大波热门基金宣布限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基金卖得太火爆了,基民的投资热情都太高了。
短期大规模的规模增加,可能对基金经理的管理产生一定的难度,因此只能限购了。
例如,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单日限购1万元,周应波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单日限购1000元,袁芳管理的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单日限购10万。
这些限购的基金经理大多是很知名的基金经理,而且,基金的长期业绩都不错,他们为何要“闭门谢客”呢?
1.规模是收益的敌人。
俗话说的好,规模是收益的敌人。
如果基金过往的业绩已经不错,为了继续维持好的业绩,那么,基金公司对于基金经理的代表作通常也会考虑适当控制规模。
基金公司这样有意识去控制新基民的流入,也是为了保护当下持有人的利益。
限购主要是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如果突然间有一大笔资金流入,如果市场持续上涨,那么,基金经理要买入股票也只能在高位买入。
2.行情太过火热时限购,等行情冷清时限额可能会放开。
限购还有个原因,就是基金经理可能认为当下的点位并不属于一个低位,而市场一直在大涨,自己所投资的行业估值目前可能比较高。
限购也是基金经理在珍惜羽毛,防止基民大资金跟进,进行追涨的操作,一旦高位重仓了,未来持有体验感也不是很好。
限购的基金还是挺良心的,也是在保护投资人。
3.为了维护基金公司的形象。
从长期来看,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就代表了基金公司的口碑。
虽然基金规模增加能够赚取更多的管理费,但是,如果投资人盲目投资过多,而造成损失后,压力可能会更大。
限制大额申购,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基金限购之后,应该如何再买入?
如果你买入的基金刚好遇到了限购,首先要看限购额到底是多少。
基金限购的金额假如还是有几十万,这完全还是不影响买入的。
基金限购额度假设只有1000左右,这时候也不要着急。
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启基金定投,甲甲建议大家可以开启小资金逢跌定投的模式来入场。
顶流基金的限购,也代表基金经理可能考虑到自己的能力还不能管理太大规模的产品,建议在购买产品时,可以衡量下市场环境,最好别在过热的时候买入。
爱你们的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