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PRO
市场日评
昨晚美国通胀数据异常飙升至4.2%,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3.2%,而且美联储关心的核心CPI也上行至3.0%的高水平。受此消息影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美股大幅下跌。在避险情绪作用下,美元指数显著提升。亚太股市今天开盘后受到昨夜美股大跌的影响普跌,日本股市下跌2.5%,港股跌幅也达到1.8%。A股市场的表现相比于其他亚太市场显得抗跌。由于市场担心商品价格会触顶回落,铁矿石、动力煤和钢铁等期货价格大跌,受此影响钢铁、有色和采掘行业指数跌幅居前,投资者短期继续拥抱消费和医药等非周期性资产,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休闲消费等行业表现较好。主流市场指数方面涨跌互现,科创50指数表现较好,上证指数下跌约1%,但站在3400点上方。今日北向资金净卖出A股56.39亿元,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42.90亿港元,在市场调整中资金更偏向于投资整体估值比较合理的港股。
![](https://n.sinaimg.cn/finance/crawl/216/w550h466/20210514/fa17-kpzzqna0703715.png)
![](https://n.sinaimg.cn/finance/crawl/411/w542h669/20210514/a323-kpzzqna0703833.png)
Part02
关注通胀
尽管市场对通胀数据走高事先有预期,但是昨晚最终公布的美国CPI数据、特别是核心CPI数据还是惊呆了不少投资者。这已经不能简单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来解释了。美国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给美国家庭发了太多的货币,在疫情趋缓的背景下消费意愿一下子被释放出来。货币超发从来都是通胀的必要条件。美联储官员对本轮价格上涨似乎并没有太重视,只是认为是一场复苏过程中的小冲击。但是,联系到公布的就业数据,就不得不令美联储感到尴尬了。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而空缺的职位却非常多,人们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继续享受国家补助的自由假期。这犯了福利国家的通病,人被养懒了。相较之下,东亚国家普遍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即使是高度发达的新加坡和香港,也不养懒人,在困难环境下人们寻求就业的迫切性更强。大规模的货币刺激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充分就业。美联储表示不会改变现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一表态同样显得苍白无力,历史上从来都是市场的紧迫现实去逼迫着货币当局作出重大政策调整,实非人力所能扭转。
如果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QE宽松算起,美国货币宽松状况大约已经实施了约13年之久,期间虽有短暂的收紧,但很快就随着疫情爆发而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美元作为世界的硬通货,在货币宽松中享受了巨大的利益,进口更多低廉的工业品和消费品,用来支付更多的是以美元定价的金融资产,这使得美国社会并没有像1930年大萧条时那样陷入窘境,富足的生活得以延续。但是,长此以往,这种情况是很难维系下去的。
本轮通胀始于货币宽松,当然受印度疫情加剧影响,大宗商品的短期供应短缺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社会近期对气候问题格外重视,中国、美国、欧洲均提出了实现碳中和(即零碳排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如果单纯让市场发挥作用,通胀并不可怕。商品短缺带来的价格高企会刺激更多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最终实现供需的平衡。碳中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戏化石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新产能投资,伴随着旧产能的淘汰,使得基础商品的供需条件更加紧张。因此,在绿色政策下,商品价格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将保持比较高的价格水平,这也对通胀形成一定的支撑。
我们观察到,即使是价格上涨,很多投资者还是不喜欢周期股,认为波动大风险高。今年以来商品价格上涨,但很多周期性制造业股票价格回调非常大。其实,一些周期股不仅当前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成长性。投资者的偏好会拉大非周期性资产和周期性资产的估值水平差距,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周期股良好且持续的业绩落地,人们会改变其投资组合。目前,我们建议,大家的投资组合可更加均衡配置,从投资的性价比出发选择股票,也可以持有像MSCI中国A股指数ETF基金这样均衡配置的核心资产。
MSCI中国A股指数覆盖国内A股较具投资价值的蓝筹股,成份股均为沪港深三地交易所互联互通的A股标的,是海外资金长期配置A股的核心资产。我们推荐投资具有新股申购资格、规模适合、费率较低的MSCI中国A股指数ETF,投资者不仅力争获得A股市场蓝筹股的投资收益,还或能享受到新股申购一二级市场价差收益,在波动性上升的市场情况下,不啻为良好的投资选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自Wind。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