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ncounterAlpha
这里的专业基金研究类公众号指的是证券公司投研团队的公众号,他们会将发布的专业证券研究报告转到公众号上进行二次发布。业余基金投资爱好者想朝着专业基金投资者的方向进化,阅读和学习这类研究性文章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对十几个基金形成深度认知就足以做好投资了,但机构研究者大而全的视野能拓宽我们的眼界,给我们带来新奇与求知的乐趣。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有一类是不需要大脑思考加工的,多数基金类媒体的报道都是如此。接触这类的信息太多,我们不会获得多少认知的提高,甚至都沉淀不下多少有益的知识。在震惊体的标题之下,阅读量和吸引眼球才是其中的关键,这与机构投资研究的专业审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要收获成长与进步,基金投资者必须要接触一些费脑子的信息,思辨、记录、探究,经由这些环节的历练,投资者才能拥有自己的护城河。用别人的思考替代自己的思考,用别人的文字替代自己的记录与积累,这会在无形之中助长思维的惰性。
专业基金投资研究的关注度低,阅读量少,究其原因,我认为很像是学术中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兴趣爱好之间的差别。专业审慎的基金投资研究报告有点像历史学术论文,寻常人读起来颇有枯燥之感;有点像不太会讲课的教授,内容是干货,但没办法用有效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是一道难题,但优秀的自媒体能加以解决。
优秀的自媒体有点像百家讲坛的知名主讲人,比如易中天、王立群,虽然他们都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两位老师其实主研文学)但他们却成为了连接学术历史与历史爱好的明星。
能坚持阅读优秀自媒体的文字固然很好,但多翻一翻投资经典名著,看一看专业的研究报告,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我想这也是好的。易中天老师可以读《三国志》,王立群老师可以读《史记》,普通人又怎么不能看一看《聪明的投资者》,《投资最重要的事》,尝试一下自己解读呢?普通人又怎么不能看一看专业的研究报告(对标历史学论文)呢?
公募基金的一季报刚披露不久,想获取解读资讯的读者朋友一定有很多,自媒体会对基金一季报有解读,专业基金研究机构也会有解读,下面我就分享几篇不错的研究报告给大家。能为您打开一扇更大世界的门,那更好;如果不能,您可以选择多看看投资经典书籍,用一用有知有行APP,补一补基础的知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投资观。
感到好奇,想阅读学习的内容其实很多
以上三篇研究报告对公募基金一季度的投资分析各有侧重,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干货,前瞻性研究数不胜数,即便我每日天天拿出半天来阅读,其实都是学习不完的。不少读者朋友对投资策略、深度研究类的文章感兴趣,阅读这类文章可能多多关注专业的机构研究会更好。专业的机构研究与优质的公众号各有所长,愿我们能从这两块沃土中汲取营养。
未来的两天我有些忙,出行参会要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如果明天和后天晚上没有公众号的图文消息,大家也不要见怪。没什么值得分享的内容还上来打扰大家着实不太好。今天很晚了,我就先休息了,本文的留言我会看,明后天有时间会积极回复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