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走牛”后在本周连续调整,投资者对后市走势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7月15日晚19:30,大唐财富首席策略分析师郭现孟做客经济观察报“财富进化论”栏目,带来《“牛市来了”背后的金融逻辑及长期趋势研判》,分析当下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一一解答众多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
郭现孟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实现超预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民消费对GDP的贡献持续提高,占GDP比例较高的众多周期性行业的利润在A股市场中占比持续下降,这使得未来A股市场发展不会完全紧跟GDP的整体增速。
在此大背景下,经济复苏不可证伪的逻辑,流动性宽松下的信用周期扩张逻辑,以及投资偏好提升的资产重配逻辑,机构资金来主导市场,市场走势整体是非常乐观的。
A股趋势与经济增速“脱钩”的底层逻辑
郭现孟分析,过去20年中国一直是要素驱动型的投资增长模式,煤炭、钢铁、水泥等周期性的行业和金融产业,在A股市场和整个经济中的权重比较大,GDP增速和各项企业盈利指标的相关性都很强。
“但目前战略新兴产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从2014年开始,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已经超过了资本形成的贡献度,达到60%。而投资的贡献率快速下降,所以GDP的周期性波动在下降。” 郭现孟表示
“与此同时我们A股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周期性行业除金融之外,包括有色金属、煤炭、钢铁这些行业加在一起的利润,在以前最高时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左右,但现在连15%都不到”,郭现孟说:“这些跟经济波动高度相关的行业盈利,已经不能全面的代表整个市场,所以GDP和上市公司盈利之间已经不能完全的画等号,而未来中国股票市场的趋势是不是能够上行,也并不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速能不能更快。”
多因素叠加看好后市
关于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和A股表现的关系,郭现孟认为,综合来讲目前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在逐步的恢复,但是并没有大幅的提升,分化还比较严重,创业板企业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但是超预期好转的地产销售数据,以及继续好转的PMI数据,都让大家对经济复苏抱有了比较乐观的预期。
“这种不太容易被证伪的基本面复苏,的确给了投资者比较大的信心。但是这样的盈利水平其实并不足以支撑市场出现特别大的走势,至少它不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因素”,郭现孟说道。
郭现孟认为,对于后市走势的第二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利率和流动性。从历史经验看, A股市场上所有的牛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利率持续下行,或者说利率本身就在底部,“全面牛市”或者“结构性牛市”的出现背后或多或少都和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来看,我们认为权益市场它是有一个比较舒服的流动性环境的,它的上涨是有条件的,并且为了挽救企业失去的那些经营性现金流,信用环境远高于经济增速”,郭现孟说:“但如果未来企业的积极性现金流全面恢复正常之后,是否还应该保持这种非常规状态下的宽信用的力度,市场会出现比较大的分歧。”
总体而言,郭现孟认为经济复苏不可证伪的逻辑,流动性宽松下的信用周期扩张逻辑,以及投资偏好提升的资产重配逻辑,机构资金来主导市场,市场走势整体是非常乐观的。
未来投资主战场在科技、消费
郭现孟表示,此轮针对行业的配置趋势其实是很清晰的,即科技升级带来制造业升级,尔后是新市场的消费升级,这应是未来投资的主战场。
郭现孟分析,目前科技领域的投资参与群体非常多,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同时消费者想象空间大,牵扯的行业多,标的多,它的资金容量也比较大。过去两年管理层发布了非常多项新兴产业规划,从2019年开始,这些规划已经逐步进入到实施的高峰期,管理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大幅的提升。
“那么从产业的逻辑上来讲,工业化城镇化之后或者工业化城镇化,再加上信息化之后,未来走向就是智能化,以半导体和5G、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云计算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产业的周期会共振向上,以硬件和软件国产替代为代表的国内产业的渗透率刚刚开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