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面对失控的市场 全球央行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时间:2020-03-13 13:46:15 | 来源:界面新闻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目前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正是缺乏在面对巨大危机时应该保持的平静和自信,以及由平静和自信带来的理智。

文/章俊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在疫情的冲击下,欧洲央行加码资产购买并出台新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操作以及纽约联储将开展回购操作和购买各期限债券等一系列行动没能奏效。昨晚全球市场再次大跌,包括美股在内多个市场熔断。市场普遍预期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央行会进一步升级货币政策刺激的力度,来挽救已经陷入技术性熊市的全球资本市场。

目前全球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即疫情冲击市场下跌迫使全球央行大幅刺激,但政策出台之后投资者更悲观,悲观情绪带来的市场下跌迫使全球央行进一步加码刺激。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全球央行还应该继续加码刺激吗?加码刺激是否有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现在全球央行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格林斯潘传》中提到“1987年全球市场在黑色星期一暴跌过程中,格林斯潘本应在午饭后飞去达拉斯,参加美国银行家协会的一场会议。美联储副主席约翰逊在电话会议中劝告格林斯潘不要去达拉斯了。然而,格林斯潘仍然认为最好的政策就是保持平静和自信。80年前,也就是1907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弗吉尼亚参加会议时,知道了华尔街的危机;他拒绝了马上冲回纽约,原因就是草率地赶回会给公众传达出恐慌的情绪。作为JP摩根的前董事,格林斯潘对其创始人镇定自若的故事充满着敬佩之情,并沉浸其中。他决定坚持自己的行程,直接飞去达拉斯。” 我们认为目前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正是缺乏在面对巨大危机时应该保持的平静和自信,以及由平静和自信带来的理智。

首先,我们认为全球市场陷入如此窘境,很大程度上与上周美联储盘中降息50个基点有关。美国政府对疫情本身轻描淡写,但在政策上却做出超预期的反应,令市场投资者从负面理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可能比自己预想的更为糟糕,从而在美国以至全球范围内形成恐慌情绪。因此我们认为美联储如果在未来3月和4月份议息会议上继续降息,一方面因为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和消化而不会有明显提振效果,另一方面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恐慌情绪,因为毕竟疫情在美国的蔓延还在初期。

其次,我们认为全球降息潮不会明显提振市场。虽然美联储盘中降息是在G7会议之后,而两者时间发生的时间之近,因此美联储很可能在G7会议上向各国通报了降息决定并寻求理解和配合。但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全球经济复苏在过去10年蹒跚前行,以全要素生产力为代表的内生增长动力并没有明显改善,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在不断的货币刺激下勉强维持。全球经济这块饼无法继续做大的情况下,各国经济就行形成零和博弈的思维。因此,美国无法重演1985年五国央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通过联手干预外汇市场来让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贬值的“广场协议”。加拿大和英国央行跟随降息50个基点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鉴于各国都会主动或者被动降息,没有单个国家会从降息中获益,降息潮的唯一后果是进一步消耗全球央行已经殆尽的政策空间。

但平静和自信不意味着不要采取行动。我们认为目前全球央行需要携手维持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在目前程序算法交易盛行的年代,持续大幅抛售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流动性危机,进而形成螺旋式下跌。美联储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冷静分析之后认为“美联储的职责不是去阻止市场下跌,市场势必将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价格水平。相反,美联储的职责是控制崩盘可能带来的附加灾难。”因此,美联储在1987年10月20日开市之前发布声明稳定市场预期,同时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部长贝克均表示股市崩盘和美国健康经济不相称。在操作层面,美联储在承诺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引导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并于11月4日正式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我们看到1987危机中美联储并没有急于大幅降息,而是在短期内为市场提供流动性避免连锁反应。而在市场稳定之后,美联储才开始降息。因此,我们认为此前美联储在美国经济还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的情况下,且没有进行有效预期管理的情况下,匆忙盘中降息50个基点,超出了政策合理适度的范围。我们认为美联储短期内不宜继续大幅降息,而应该尽快加码流动性管理措施并尽早重启QE来应对市场潜在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次生问题。欧洲央行昨晚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降息至负利率,而是选择加码资产购买和针对LTRO操作是相对明智。因为如果勉为其难跟随美联储降息,则对已经在负利率边缘且需要面对更疲弱欧元区经济的欧洲央行而言,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目前短期内市场动荡来自“以有限政策空间应对巨大不确定性挑战”的担忧,但目前市场深层次更担心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的出现。基于我们去年展望中的对比分析“危机引发衰退 vs 衰退(风险)引发危机”,未来实质性全球衰退一旦出现,可能是长周期下行。目前的逻辑链条是全球衰退风险的累积在风险事件触发下形成危机,而危机持续发酵会把全球经济进入实质性衰退。

鉴于全球央行政策空间在此之前基本耗尽,因此无法令全球经济在陷入衰退后像2008年那样快速反弹。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超长周期经济复苏之后可能未来会迎来一个相对较长周期的衰退,因此央行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疫情冲击而过度消耗政策空间。

最近A股市场相对于海外明显更为抗跌,除了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复工复产在有序推进之外,中国央行没有跟随美联储降息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货币政策操作,这也是重要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国内政策受质于“不可能三角”,纠结于如何平衡“汇率稳定、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关系。鉴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未来会持续带来外资流入并确保人民币汇率兑一揽子货币保持大体稳定,国内货币政策的重心可以更多兼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换而言之,在美联储启动全球降息潮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可以静观其变,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和执行还是更多是服务于国内稳增长和调结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