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基金发行数据已定格。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募资达8043.95亿元,其中9月新发基金市场重现年初火爆场面。截至发稿,9月新基金募集规模达1719.82亿元,成为目前年内基金发行规模最高的月份,近三年来仅次于2016年11月。
9月基金发行规模达172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今年前三季度的新基金发行规模达8043.95亿元,新成立基金达744只;其中,9月新成立基金达118只,合计新发规模达到1719.82亿份,9月成为目前年内基金发行规模最高的月份,近三年来仅次于2016年11月,彼时该月的基金募集规模达1768.78亿份。
具体看权益基金的募集情况,9月权益类基金首募规模环比出现大幅提升。记者据统计数据计算,9月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达203.34亿元,较8月环比增长286.87%,8月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为52.56亿元。混合型基金方面,9月募集规模达374.55亿元,较8月环比增长364.41%,8月混合型基金募集规模为80.65亿份。
“爆款”权益类基金多也是9月基金发行市场的一大亮点,9月共有9只募集规模超10亿元的主动型权益基金,其中,首募超过30亿元的权益类基金不断出现,嘉实价值成长混合、华夏常阳三年定开基金、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基金的首募规模分别为59.15亿、32.35亿、40.98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市场结构逐渐变化,股票走势分化很大,尤其是在外资逐渐加大布局力度的背景下,市场整体更偏向价值投资,追求优质个股,强调确定性机会。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权益类基金的布局热情高涨。截至发稿,记者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今年前三季度,首募规模超10亿元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达27只,其中,首募规模超30亿元的爆款基金达9只。
多因素催化权益基金发行转暖
对于权益基金销售的好转,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风险偏好转向、楼市资金分流投资基金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权益类基金的热销,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季末排名也是9月基金发行热的催化剂,四季度的新基金发行大战将更为激烈。
中融基金营销中心董事总经理左海波表示,权益类基金销售好转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基金整体赚钱效应突出,绝对收益出色。一大批权益类基金涨幅超过50%,吸引新基民进场和老基民加仓。二是今年以来权益基金表现相对股票整体市场来说,相对收益明显。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涨了20%,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涨幅却有37%和36%左右。在注册制大背景下,个人选股难度越来越大。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股民接受,他们从自己炒股票转换到通过投资基金买股票。
第三,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压力下,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受到压制,导致部分投资房地产或者房地产信托的资金寻求分散投资的机会,部分借道公募权益基金进入股票市场。第四,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在降息通道里,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伴随着银行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有相当高股息率的股票基金成为老百姓开始愿意逐步配置的品种。
华南某大型公募的市场人士认为,9月基金发行转暖的因素之一是与三季末的排名有关。此外,2019年新基金发行大决战打开序幕,9月27日,全市场至少有16只新基金发布了招募说明书,部分基金的募集结束日期已预设至2020年,2019年四季度的新基金发行大战将更为激烈。
左海波强调,虽然权益基金募集火爆,规模屡创新高,但也就注意到,公募基金分化非常厉害。只有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踏踏实实做好投资和渠道服务,才能在越来越大的市场中获得稳定的规模增加。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刘亦千、杨晗认为,目前新产品发行市场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基金发行市场上强者恒强。第二,银行系股东背景的基金募资优势明显。对目前“高潜力”基金公司和陷入产品发行困境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刘亦千团队建议,“高潜力”基金公司值得被更多关注,应积极加强新产品的渠道营销,实现市场份额提升。陷入产品发行困境的基金公司应做好创新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