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丛麟科技于科创板启动招股环节,公司此次IPO拟募资20.3亿元,其中合计14.3亿元将分别用于上海临港地区、阳信县、运城(两个)项目升级或扩建,剩余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2021年,公司产能合计32万吨/年,如果募投项目全部达产之后,公司的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年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危废处理整体需求量在2017-2022年增幅有近127%,但丛麟科技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在不断下滑,2021年仅剩 45.55%。
并且,当前行业竞争态势不断加剧背景下,丛麟科技业务毛利率、利润率也在不断下滑。此刻公司依旧大举募资扩产,究竟能否带来真正的效益提升,仍是个巨大的疑问。
募资使用计划 图/招股书
01
重组并购成上海龙头
处在需求高增时代
成立次年便将上海天汉收入囊中,丛麟科技成为了上海危废领域龙头企业。
丛麟环保成立于2017年7月,自设立就主要从事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其中无害化处置是指将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危险成分的目的。
资源化利用则是指以危险废物为原料,在满足处理过程无害化的基础上,生产符合相关标准产品的活动,资源化产品包括有机溶剂、无机盐类、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
成立之初,山东环沃还是丛麟科技的实际运营主体,拥有危险废物焚烧和酸碱类两项工艺。紧接着2018年,公司与金俊发展达成协议,将丛麟与上海天汉重组,丛麟科技实际控制人宋乐平、朱龙德、邢建南拥有重组后丛麟有限68%的股权,金俊发展作为财务投资者拥有32%的股权。
丛麟科技因此和上海天汉纳入合并范围,上海天汉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和净利润2.27亿元,分别占合并报表口径约86.98%、124.46%,是丛麟科技业绩贡献的绝对主力,公司也拥有了八项工艺。
自此,公司成为上海地区危废处理龙头企业,在上海地区可处理32大类危险废物,覆盖上海地区可处理大类的70%以上,可资源化利用25大类危险废物,位居上海地区第一位;以核准年度危废处理吨数计量,上海天汉处理能力为23万吨/年,领先上海地区其他危险废物处理企业。
2021年度,丛麟科技又收购了蓬莱蓝天并将其纳入了合并范围,补充了填埋业务。
在丛麟科技成立后短时间内就接连重组和收购的背后,整个危废行业需求确实经历着高增长。
危废处理能力是产业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现代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产生着各类危废,诸如半导体刻蚀工艺产生了大量的废磷酸、废氢氟酸,危废处理能力则是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根据2008-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7年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从1079万吨增加至6937万吨,10年累计增长542.9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45%。
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危险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编制的《2020全国危险废物处理产业发展报告书》,2019年我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超过9000万吨。中文学术技术期刊《耐火材料》文章提到,2020年国内危险废物总量增至近1亿吨。
而依据英文学术期刊《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and EnvironmentalScience》模型预测,我国2021年和2022年危废产量为1.3亿吨和1.58亿吨,相较2017年水平存在86.74%和127.60%的涨幅,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中。
然而行业需求的大幅增长,并未能给丛麟科技带来业绩提升,反而出现了下滑趋势。
02
需求上行难抵竞争加剧
业绩开启下滑通道
竞争持续加剧拖累业务单价,丛麟科技营收增长已经停滞。
招股资料显示,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危废处理领域,我国危废处理产能大幅提升,行业内竞争不断加剧,危废处理价格面临着较大的下降压力。丛麟科技也无法幸免,被迫采取低价策略。
2019-2021年,丛麟科技的无害化处置单价分别为6225.89元/吨、5356.51元/吨、4157.45元/吨,2020、2021年分别同比大幅下滑13.96%、22.39%。将公司整体业务单价拖至下滑区间,2019-201年危废处理整体单价分别为5262.31元/吨、5148.59元/吨、4490.57元/吨。
业务单价的下滑直接抵消了处理量的增长,使得营收规模增长陷入停滞。2019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1亿元、6.69亿元和6.67亿元,2020年和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77%、下降0.42%。
传导至利润端,单价下行带来的毛利率下行,使得公司净利水平已经出现明显下滑。
招股数据显示,丛麟科技2019-2021年无害化处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3.39%、57.07%和51.04%,2020年、2021年分别同比下滑6.33、6.03个百分点,导致整体业务毛利率分从2019年的55.98%连续降至2021年的49.01%。
图/招股书最终导致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19-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2.28亿元和1.83亿元,2021年同比跌幅为19.85%;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2.29亿元和1.75亿元,2021年同比跌幅达到了23.63%。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48.86万元,同比下降12.95%,继续保持着下跌态势。
而且,当前行业竞争依旧在加剧,但丛麟科技还要顶着不足一半利用率的产能进行大幅扩产。
03
产能利用率不足50%
但仍坚持两倍扩产
行业龙头市占率仅1%,高竞争态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当前整个行业被拖入了价格战阶段,但想摆脱这种格局非常困难,因为危废行业距离寡头稳定格局有着遥远的距离。
目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仍呈现“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其中东江环保作为业内处置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20年资质许可总量超过200万吨/年,资质利用率约为40.54%,以2020年危废产量1亿吨测算,东江环保市占率也就1%左右。
作为区域代表的丛麟科技,近年来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下滑。
数据显示,公司2019-2021年无害化处置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9.92%、70.8%、59.46%,资源化利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36%、40.75%、30.52%,均呈现下行态势,带动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19年的58.34%降至2021年的45.55%。
然而就在产能利用率不足50%的情况下,此次公司IPO募资用途仍是进行大规模扩产。
根据招股资料显示,公司募投项目拟于上海临港地区新建废物处理产能27万吨/年及废包装容器处置40万只/年;拟于山东阳信县新建37.5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年处理废包装桶80万只;拟于山西运城新建6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其中焚烧处置能力3万吨/年,固化+安全填埋处置3万吨/年,年处理废包装桶3万只。
募投达产后公司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将达100万吨/年左右,相比于2021年末32万吨/年产能而言,增长了不止两倍。
就目前而言,通过重组收购成为区域龙头的丛麟科技,已经进入业绩下行通道。但想在产能利用率不足50%基础上,通过募资扩产能实现扭转的操作,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