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今年上半年已经收官,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冷淡,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规模,新基金发行均大幅萎缩。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发行比例却有大幅提升,是基金发行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
持有期基金即申购基金后必须持有一定期限后才能赎回,不同时间买入的份额会逐笔锁定,国内该类基金的产品形式最早出现在2018年,目的是培养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习惯。从国内公募基金发行的持有期产品来看,持有周期长则有7年,短则有7天,一年持有周期的产品居多。
近期不少知名基金经理掌管的持有期产品开启发行,如易方达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基金首发募集规模已超60亿元,该持有期基金有望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来看,今年发行规模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多数为持有期基金。
持有期基金发行火热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7月1日,今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475.88亿元,而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内整体发行规模才1017.71亿元,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规模占据了主动权益新产品发行的半壁江山,而2021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规模占比不足三成。持有期基金的发行已然成了今年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的主要模式。
从已成立基金的发行规模来看,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销量前十的基金中,有八席是持有期基金,如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A、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A和广发瑞誉一年持有A等,这些基金多数于今年1月份成立。
近期,也有不少知名基金经理选择发行持有期产品,如郑澄然掌管的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陈皓掌管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A、李化松掌管的平安均衡成长2年持有A、付娟掌管的申万菱信嘉乐两年持有均处于发行阶段,李文宾掌管的万家匠心致远一年持有A、施成掌管的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A也将于本月开启发行。
业绩表现首尾差异大
第一只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成立于2018年,三年多的时间里,表现最好的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累计回报73%,表现最差的是一只成立于2020年底的基金,累计亏损31.13%,首尾相差104%。
首只三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成立不足三年,也就是说,所有三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的投资者目前均处于锁定期。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谢治宇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王培的中欧启航三年持有期A和邹唯的汇安泓阳三年持有,累计回报分别为60.3%、36.35%和36.31%,邬传雁的泓德丰润三年持有、王健的中欧嘉和三年持有期A、张坤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以及何帅的交银瑞和三年持有累计回报均超10%。
此外,10只发行于2021年股指高位的三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则累计亏损超10%。
近期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销售火爆,离不开其今年优异的回报。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7月1日,今年成立的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中85%收获正回报,如泰达宏利景气智选18个月持有A上涨28.97%、鹏扬产业趋势一年持有A上涨17.23%、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A上涨16.37%、交银瑞和三年持有上涨15.41%,亏损最大的一只产品成立于今年1月份,成立至今亏损5.62%。
持有期届满的一年期产品,尽管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仍为负,但有70%收获了成立以来正回报。三年期产品方面,目前30只完成首个运作周期的基金,成立至今全部实现了正收益,其中处于高位的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与东方红睿阳三年定开,成立至今收益均超256%。
“高配基金经理”
持有期基金受欢迎
证监会今年4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及鼓励行业机构开发各类具有锁定期、服务投资者生命周期的基金产品。
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基金公司,都希望通过发行设定持有期的产品锁定投资者的持有周期,引导投资者由短线投资转向长期投资,让投资者真正体验到长期投资的价值所在。
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A拟任基金经理施成表示,通过对其管理产品的历史表现进行统计,从滚动收益来看,一年以上的收益比较好,而国内很多投资者往往因持有时间过短,而未能享受到基金产品较高收益,所以设置持有期的产品,以便让投资者有相对好的持有体验,避免出现高买低卖的情况。设置持有期,投资者在买的时候也会更谨慎,目的是让投资者回避在恐慌或冲动的时候卖出。
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拟任基金经理郑澄然也表示,三年持有期基金更有利于基金经理制定中长期投资策略,希望在成长性行业中追求确定性比较强的机会。
除了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外,持有期基金产品基金经理的“高配”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设置持有期的基金产品锁定持有周期,只有通过配置优秀的基金经理才能吸引投资者信赖。如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和萧楠管理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管理规模均超百亿,这些锁定2-3年的产品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拥趸主要是出于对基金经理的信任。
掌管持有期基金产品的知名基金经理还有冯明远、邬传雁、张坤、钱睿南、杨锐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