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排污”疑云 比亚迪的净利“拯救”

时间:2022-05-11 18:23:18 | 来源:铑财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穆宁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车?

市场层面,相比燃油车,新能源养车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符合长期消费趋势;

行业层面,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晚,结合汽车强国的技术垄断、人才封锁,燃油车“弯道超车”难度很大;

国家层面,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73%原油需依赖进口。近年国际能源形势纷繁复杂,发展新能源是摆脱依赖的一大转手。

最后,站在人类层面,相比燃油车排放污染,新能源的低碳、环保性对保护地球家园、守卫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尴尬的是,全球第一家宣布停止燃油车生产、堪称环保先锋的比亚迪,却陷入了“排污门”质疑。

01

深陷“污染门”

2022年5月7日,一则“比亚迪工厂污染疑致多名儿童流鼻血”的消息登上热搜。

多位长沙雨花区居民在网络投诉称,住宅小区附近比亚迪长沙汽车工厂排放废气,味道刺鼻。多名小区孩子出现流鼻血症状,成年人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咳嗽不止等情况。

根据新浪微博的大V“42号车库”梳理,此前比亚迪长沙工厂周边就已有居民拉横幅投诉。因对答复不满,事件才进一步发酵。

中国证券报引述厂区附近的中建·嘉和城业主表示:“最近两个月开始有刺鼻气味,之前都没有。我们家2岁的孩子这个月已经流鼻血两次了,6岁的孩子现在鼻炎也很严重。医生说孩子是吸入了有害气体。”

同时,2022年4月起,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问政湖南网站不少留言反映长沙比亚迪污染问题,内容涉及凌晨大量排废气、空气异味等。

按照这一时间线,问题已有不少时日,事关家人身心健康搁谁能淡定?

对此投诉,比亚迪矢口否认。

5月7日晚,比亚迪官微回应称,长沙雨花区工业园区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或存在异味情况,会积极改善。但针对网传“排放超标引起流鼻血”的情况,比亚迪表示,这属于恶意捏造关联,已报警,并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两方各执一词,究竟谁是谁非呢?

客观而言,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居民将问题归咎于比亚迪,确实言之尚早。但比亚迪所言“恶意捏造关联”,同样也值考量。

第一,根据国家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汽车厂与居住区位置,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以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该标准根据不同风速,规定工厂与居住区的距离从300米至500米不等。

但据中国慈善家杂事报道,长沙比亚迪公司附近居民表示,有些小区距离该公司不足100米。

当然,这背后牵扯到用地规划合理性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长沙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2012年投产。而附近例如嘉和城小区,则是2018年建造。

换言之,比亚迪工厂建设在前、小区建设在后,比亚迪似乎不冤。

问题是,旁边的砂子塘嘉和小学的前身新世纪实验小学,早在2001年就已成立。景环小区亦是2006年就已批建。

其次,虽声称有人“恶意捏造关联”,可其在实际沟通中,却变相承认了排放事实。

据多家媒体报道,比亚迪等各方代表召开过两次协调会,当时厂方表示可调整为晚上不排放,白天排放。

这与居民“每到夜间就闻到刺鼻气味”时间吻合。既然比亚迪进行过排放,又何来“捏造”呢?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室内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值等于或小于0.60mg/m3才算安全。而据中国慈善家杂志报道,有居民自行检测的该值为1.015mg/m3。

同时,网传录音显示,长沙比亚迪工作人员对居民表示:“一期项目前期的(排放量)是大,但前前后后投了有100多个亿,停产掉不现实。公司正在做方案,争取5月做出整改方案,尽量将气味降低到闻不出来。”

如果上述回应是真实的,虽然“异味气体”是否合规尚无定论,但长沙比亚迪排放“异味气体”的事实存在。

退一万步讲,就算排放符合相关国家法规,难道排放就能容许异味存在吗?

庆幸的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相关情况,长沙市委、市政府5月8日已成立调查组,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相关专家进行调查,真相大白并不遥远。

只是不管孰是孰非,陷入此次舆论风波,对比亚迪品牌形象无疑不小打击。该有哪些反省深思呢?

02

两副“面孔”?

犹记一个多月之前,比亚迪在停产燃油车的声明中直言“比亚迪始终致力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担当,可谓声惊四座,旋即引来一波舆论称赞,堪称环保先锋、新能源主力。

202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当家人王传福亦指出:“比亚迪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能源生态闭环,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服务,用电动车治理空气污染,用云轨云巴治理交通拥堵,为全球城市提供立体化绿色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王传福还曾入选彭博社发布的《2020全球30位环保先锋榜》,榜单评价是:“王传福希望将比亚迪打造成全球电动车革命浪潮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用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

一边喊着绿色、美好生活,一边却深陷排放异味质疑,有多尴尬突兀呢?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比亚迪首陷污染风波。

2015年8月,长沙市环境保护局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长环违改字〔2015〕36号显示,长沙市比亚迪客车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单阀滤池废水由阀门控制,经管道直接排入废水总排口。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之规定。

2016年3月,西安市环保局通报西安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的南侧总排口化学需氧量超标0.7倍。要求督促实施整改。

2022年3月,比亚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因将食堂污水、生活污水通过市政雨水管网直接排入湘江流域,造成水环境污染,被长沙市岳麓区住建局罚款10万元。

其中最吸眼球的,当属2016年王传福的承诺。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8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进驻广东。彼时多位居民投诉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城比亚迪企业废气刺鼻问题。“达标却扰民”,企业废气排放不能只看“数据达不达标”,“老百姓是否满意”也是重要参照。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12月13日,督察组进行现场核实。

这引起时任深圳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比亚迪彻底整改,并把整改承诺和方案向社会公开,尤其要求对周边居民闻到的气味彻底、系统地整改。“整改完成后,请周边的居民来闻、来看、来评价。”

可见,比亚迪此前就已在“异味”上翻过车。且政府部门当时已明确了“数据达不达标”,要看老百姓是否满意”的指示,难道比亚迪忘记了?

彼时,王传福现场承诺:“我们肯定能做到。”

当然,两次“异味气体”事件还是有不同的。

比如态度。从过去“我们肯定能做到”,到如今“恶意捏造关联,已报警”,“两副面孔”或是引发舆论不适、高度关注的原因所在。

有舆论指出,2016年指出问题的环保督察组,如今指出问题的则是普通居民。

其次,2016年,比亚迪是一家刚刚突破千亿营收的车企,如今营收已翻倍,高达2161亿元。市值更从1500亿元,到如今(2022年5月11日)的沪深7356元、港股6777亿港元。

但可肯定的是,规模越大、责任越大。头部自主龙头,更要有专业之心、敬畏之心。尤其在敏感的环保红线、自身已有翻车之鉴的情况下,更要如烹小鲜、如履薄冰。

据证券时报报道,长沙比亚迪已有部分产线停产进行整顿。

03

净利不及5年前

靠啥“拯救”盈利能力

这是积极迹象。

只是,如果自身能更早的主动行动、暂停争议生产,如果能查漏补缺、有错改之无错加冕,如果之前态度能更谦虚谨慎、更积极化解居民纠纷,如今能这么被动吗?

或许,也有焦虑与无奈。

一个难理解的事实是,2021年,营收已超2000亿的比亚迪,净利仅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仅12.55亿元,同比下滑达57.53%。

而早在2016年,营收破千亿的比亚迪,净利就已达到50.44亿元。为何营收翻倍,净利反而大滑呢?

要知道,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合计58.67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2.63亿元,占当期净利的57%。

如抛开补贴部分,净利润恐怕更加难看。

无需赘言,改善盈利能力、“拯救”净利水平,是比亚迪重中之重。

如何提高呢?一般情况下方式有三:

其一提价。

据威尔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份,比亚迪单车均价已达15.18万元,不仅超过大众的14.78万元,且双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另有数据显示,2010-2020年,比亚迪单车均价从5.9万元增到13.52万元,年均复合增速8.65%,2021年,有望进一步达到15.17万元。

然涨价之后,却并没改善比亚迪的毛利率。2021年整体毛利率13.03%,同比下滑6.36个百分点,创近14年新低;其中,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毛利率为7.57%,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为17.39%。两大核心业务产品毛利率均为近14年最低。

同时,提价能否持续也要打个问号。

两个关键说服力:智能、品控。

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卖点之一,智能化并非比亚迪所擅长。虽然其智能驾驶供应商为百度,但不是比亚迪的专属,后者有超百家的合作方。

另一合作伙伴英伟达,同样与中国“蔚小理”、上汽智己等车企进行了合作。

媒体评论人何玺认为:与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以及洋品牌特斯拉相比,比亚迪最大短板便是产品智能化,例如智能座舱、车机系统、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比亚迪并不足以与竞争对手抗衡。而品牌建设方面,比亚迪在很多人心中仍贴着廉价、低端标签,未来如何打造品牌高端化和产品智能化是比亚迪思考的方向。

品控方面,亦或精进处。

车质网编号【733690】显示:2016年e5豪华版,使用到现在跑了9w公里,百分之99在家里慢充。今年开始发现续航严重缩水,自己做了两次满充测试,充电桩上都显示不到35度电,由于充电有损耗,充到电池里不到32度电,这个车标称47.5度电,衰减了接近30%。

另一投诉显示:车子导航屏幕慕名奇妙死机重启,用车快1年了。出现过4或5次,就是开着开着屏幕突然熄灭了,然后过要一会又自动重新开机。非常影响我的实际用车体验。

(以上投诉通过平台审核)(以上投诉通过平台审核)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售卖价格更高的车,支撑点何在呢?

04

规模效应与规模陷阱

第二个拯救净利润的方式,是降本。

众所周知,汽车供应链十分冗长。相比其他车企,比亚迪在芯片、电池动力总成、底盘、内外饰件等零部件方面已实现自产自供。而其他需要外部供应的零部件,受全球汽车工业上游成本激增等因素影响,下降难度较大。

一句话,自供成本,比亚迪已做得很不错。外部成本,比亚迪想降很难。毕竟以一己之力抵抗行业周期并不现实。

在此背景下,只有第三个方式可行:提高销售规模。通过规模效应,来打破利润困局。

特斯拉的降维下沉打击即是此道。上文中,比亚迪的极速扩产、以及长沙工厂虽陷环保争议仍难自我停产,逻辑或就在此。

2021年,比亚迪全年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9.37万辆,同比增长231.6%,销量占比超80%,纯电动车型和DM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2万辆和27万辆,增长44.9%和467.6%。

并且,不同于一些车企的“产大于销”。2021年财报发布后的投资者会议纪要透露,目前比亚迪累计未交付订单量达40万辆,且仍在逐月增加。2022年一季度数据看,产销量已接近满产满销状态。

换言之,比亚迪现在缺的是产能。

数据说话。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仅12.40%,比去年第一季度的12.59%更低,迎来五季度新低。但产量迎来暴增,产量29.22万台,同比增长170%,新能源汽车产量28.75万台,同比增长417%;同期,销量29.14万台,同比增长179.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8.63万台,同比增长422.97%。由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8.08亿元,同比增长240.59%。

显然,扩产能是比亚迪提高净利最有效方式。

2022年1-4月,比亚迪产量同比增长1.6倍,新增投资项目7个。可见极速扩产之态。

而此次涉事的长沙比亚迪,可谓产能大户。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沙比亚迪生产汽车6.25万辆,同比增长达271%。据比亚迪披露的产销快报显示,公司一季度总体产量29.2万辆。

即比亚迪长沙工厂,贡献了其当期总产量的20%以上。值此冲销量时期,一旦停工对其业绩影响无需赘言。

尤其“增收不增利”后,比亚迪股价也出现松动。2021年11月5日以来,比亚迪已跌20%,市值从一度破万亿到“排污门”前的7000亿元左右。

乘联会最新销量快报显示,比亚迪4月月销10.5万台,同比暴增136.4%,不仅大幅领先车市平均增幅,且是当月车企销量排行榜中唯一正增品牌。

再传喜报可贺可赞,然个中有无隐忧点也需冷思。企业着急改善盈利能力、提质内外信心,本无可厚非,可前提是在合法合规基础上。除了规模效应,也有规模陷阱。如何规模追逐的同时保证发展质量,谨防粗放扩张下的大而不强、快而不稳,这才是长期主义、规模效应的应有之义,才是龙头价值范儿。

正如2016年督察组所说的那样,要看“老百姓是否满意”。

05

环保先锋任重道远

当然,调查结果还没出,任何断言都显武断、先入为主。

不可否认,多数工业制造都有污染可能,如何防微杜渐、杜绝二次“翻车”才是关键。

在提高相关监管力度、企业环保生产意识的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决心不能动摇。也不应一时漏洞,否定比亚迪的转型贡献。

例如芯片方面,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国内唯一实现 SiC三相全桥模块在电机驱动控制器中大批量装车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

其在国内车规级芯片,尤其功率器件供应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电池方面,2022 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上,比亚迪位列第三。2020年推出创造性的“刀片电池”,稳定性十分出色。

从此看,比亚迪仍不失为一家好车企。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环保先锋、新能源主力,比亚迪、王传福任重道远。

反弹行情下的专属投资礼包!投资VIP权益、188元现金红包,100%中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