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市场大跌时,私募基金的止损线都会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许多私募产品成立时,会设立预警线和止损线。预警线是当基金净值低至某一预定水平时,私募机构需要告知持有人。而止损线则是净值触及某价位之后,该基金必须按规定减仓甚至清仓。按业内传统,股票私募一般将预警线设为0.8,止损线设为0.7。
止损线对于没有盈利积累的新产品影响最大,一旦行情不利,产品出现较大回撤,则面临止损清盘的危机。
今年以来A股出现较大跌幅,截止4月末,沪深300指数年内跌逾20%。不少私募产品净值跌破了0.8的传统预警线,跌破传统止损线0.7的也不在少数。
近期有新闻称,年内不少私募正与托管机构协商调降部分产品的止损线。由此也体现出止损线制度的矛盾所在。
这种硬性的风控约束,在风险来临时反而成了一些私募践行策略的束缚,也让许多投资者在市场底部被迫出局,形成了永久性损失。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私募的止损线条款呢?止损线止住了亏损还是造成了亏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私募止损线的是与非。
1
私募止损线的“是”约束道德风险,明确风险预期
私募的止损线条款可谓历史悠久。国内阳光私募产品出现之初,往往是借信托通道发行。信托公司为了控制风险暴露,会要求私募管理人设立严格的止损线,从而将信托产品的波动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而后私募行业十余年来发展成熟,这种止损线制度沿用至今。
止损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在私募产品的管理模式中,止损线是对基金管理人的硬性约束,避免管理人以过于激进的策略搏收益,无视客户资金安全。
另一方面,止损线能为客户提供明确的风险预期。许多基金投资者对股市风险与基金波动理解不足,止损线鲜明的展示了基金的净值底线,让投资者对风险有更好的感知。
然而,虽然止损线制度有其存在的意义,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它违背了股票市场和基金行业一些内在规律。
2
私募止损线的“非”管理人动作变形,投资者简化风险
私募止损线往往会迫使管理人追涨杀跌。在市场下跌中,如果产品净值迫近止损线,理性的管理人会降低仓位,许多濒临清盘的基金甚至成为持有现金的“僵尸”基金。只有等市场有所起色,净值可以修复后,管理人才会把仓位提上来。
股票投资的正解应该是把钱投给好的企业,企业获得好的业绩,然后将业绩的一部分回报给股东。而止损线的存在,或多或少使管理人偏离“看企业”的宗旨,而是着重于判断市场涨跌,被迫在市场下跌中减仓,待上涨后再加仓。在市场极端波动中,止损线制度往往让管理人难以贯彻既定策略。
另一方面,止损线的设置容易让投资者产生一种亏损有下限收益无上限的错觉。以股票型私募为例,如果私募的止损线设置在0.7元。那么投资者的理解是可以享受股票市场的收益,而最大的风险是亏损30%。显然,这样理解股票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是不合适的。止损线制度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投资了不适合的高风险产品。
3
解开止损线的矛盾多一分信托责任,少一分简单思维
可见,止损线的设立实则为了磨合管理人与投资者间的矛盾。投资者出钱,管理人出力,止损线约束了管理人的行为。管理人专业,投资者没那么专业,止损线帮投资者形成鲜明的风险预期。
但是简单硬性的止损约束,在复杂多变的投资世界中势必会产生问题,比如管理人策略变形以及投资者不可逆的亏损。
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也需要管理人与投资者双方的努力。
一方面,管理人需要有秉承信托责任的、更真实有效的风控手段,这可能是结合具体策略特征的事前风控,而非“到线止损”的硬性事后风控。比如管理人在公司选择上更加关注赔率与安全边际,或者是能更加有效的分散不可控的行业风险与个股风险。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应更清晰的理解股票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理解波动和收益的关系,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是构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组合,而不是简单的追逐明星产品,投资能力看净值线,风控情况看止损线。
总而言之,每当市场大跌,就会传来各种关于基金止损清盘的消息,这是每一轮风险释放、市场接近阶段性低点时不变的鼓点。止损线有其存在的意义,也有其存在的弊端,要解决这个矛盾,既需要基金管理人多一分信托责任,也需要基金投资者少一分简单思维。中国的资管行业很年轻,年轻得没有太多负担,但在这个很“快”的行业中,有时也要保持“慢”一点的节奏,让灵魂能够追上身体,让资管产品与服务和投资者的能力与认知更好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