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会议强调,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为相关行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基础设施建设瞄准这些领域:
从布局重点看,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要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要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具体来看,细分领域的这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交通:
在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方面,会议提到,要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会议还指出,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
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会议提到,要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
招商证券指出,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建设投资5860亿元,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增速有望上行,可重点关注。
中信建投称,新基建工程、交通、能源、水网、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是投资的重点,也是新一代基建投资提质增效的重大契机。根据测算,十四五规划期间新基建的整体投资规模在27万亿左右,新基建为老基建赋能,新老基建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将进一步打开。
水利:
会议指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今年以来,水利投资迎政策暖风。3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今年再开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水利项目。全年水利投资可完成约8000亿元。
2022年是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集中开工的最后一年,截至2021年底,150项水利工程建设已批复67项,累计开工62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万亿元。
信息科技:
会议表示,要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同时会议也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可控水平。
会议也指出,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2022年数据中心白皮书》表示,随着我国高性能计算、AI计算及边缘计算需求的提升,超算、智算及边缘数据中心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算力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五年的数据中心格局将彻底重塑,届时会有越来越多的计算转移到边缘,并且边缘也将成为现代混合网络核心的企业设施。
国家安全:
会议指出,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
国盛证券表示,本次会议对基建的讨论新增强调了国家安全层面的重要性,也直接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民生证券认为,会议重点提出“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信创重要性凸显。金融、电信、能源等重点行业是信创的重点领域,相关领域需求有望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