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首只外资公募产品业绩滑铁卢,一季报称完成建仓,兵败新能源与电子,如何逆转“生不逢时”?

时间:2022-04-23 08:24:48 |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4 月 22 日讯(记者 黎旅嘉)4月22日,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单秀丽、唐华管理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基金公布了一季报。

从一季报上看,顶着“首只外资公募产品”光环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表现显然很难令人满意。针对这一表现,在一季报中,其表示,一季度表现弱于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是由于新能源、电子等相关持仓形成一定拖累。

自成立以来,在市场调整背景下,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可谓显得有些“生不逢时”,但这也并未打消贝莱德这一外资巨头布局持续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如该基金经理唐华、单秀丽在季报中所承诺的,尽管市场风格变幻莫测,本基金将恪守初心,着力于寻找并耐心持有优秀的成长型公司穿越周期,着眼于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已完成建仓

4月22日,贝莱德基金在内地发行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2022年一季报,基金经理唐华、单秀丽表示,基金于今年一季度已完成建仓,截至本报告期末,仓位相对于2021年四季报有所上升,处于中等水平。

去年9月,贝莱德在中国发行的首只公募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正式成立,募集期间,共获得66.8亿元资金认购。不过其后该基金规模出现持续缩水,截至3月31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规模为43.33亿元。

从一季报上看,报告期内,其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14.9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0.50%,整体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对此,贝莱德基金表示,本基金一季度表现弱于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是由于新能源、电子等相关持仓形成一定拖累。

进一步来看,其表示,我们恪守本基金的“长期可持续成长股”投资理念,关注各行业板块中盈利增速较高的公司,自下而上挖掘确信度高的优质公司,主要布局于增长确定性较高的新能源、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被低估的部分成长类银行股、食品饮料以及机械。

配置方面,2021年四季度报告显示,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立讯精密和士兰微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5.74%和5.28%。与上一季度相比,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圣邦股份,固德威,禾迈股份,伯特利,迈为股份,闻泰科技;其中圣邦股份持仓占比6.49%,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立讯精密,贵州茅台,巨星科技,道通科技,鸿路钢构,东富龙等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基金经理唐华、单秀丽在季报总结中承诺,尽管市场风格变幻莫测,本基金将恪守初心,着力于寻找并耐心持有优秀的成长型公司穿越周期,着眼于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针对未来,其表示,短期本基金将关注:

(1)稳增长过程中受益于系统性风险被消除的行业和公司;

(2)国外疫情常态化后,海运价格和原材料成本正常化后,中下游行业的盈利情况;

(3)上游瓶颈行业的扩产情况,以及对新能源行业增长的压制何时结束。

站在目前时点,本基金将围绕上述几点作为重要参考,在避免基金风格漂移的前提下配置与经济周期关联性较低的板块,增强组合的韧性,在承压的市场环境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增保增值。

外资巨头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虽然,从一季报上看,顶着“首只外资公募产品”光环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其表现显然很难令人满意,但这也并未打消贝莱德这一外资巨头布局持续中国市场的信心。

去年6月,作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公募的贝莱德基金举行了开业仪式。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根据贝莱德发布的2021年4季度报告,截至2021年4季度末,贝莱德管理规模10.01万亿美元。2021年4季度净流入2117亿美元,2021年全年实现净流入5400亿美元。

从贝莱德境内团队的建设情况看,目前贝莱德基金的主要团队已经搭建起来,根据基金业协会的信息显示,贝莱德基金公司已有71名员工,涵盖投研、监察稽核、产品等部门,部分人员来自国内的公募基金,其中备案的基金经理有5位,投资经理1位。

例如,公开资料显示,唐华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为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曾担任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研董事、英国施罗德集团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研究总监兼A股投资经理、香港鲍尔太平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资深研究员、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策略研究员。

单秀丽则是非常典型的由贝莱德自行培养的基金经理。她拥有美国理海大学理学硕士学位,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资格。曾担任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贝莱德资本管理公司(威明顿,美国)量化风控/收益分析师。

在中国资产的后市布局机会上,去年年底,贝莱德旗下智库发布的2022年展望聚焦报告中就指出,政策预期宽松,监管会持续但不会再加码,坚持适度看多中国股票。

而贝莱德不是唯一坚持“超配”中国的外资机构。高盛此前也数次发文重申看多中国观点。高盛的报告指出,基于良好的增长预目标、宽松的政策、极低的估值以及较低的投资者头寸,目前仍保持“超配中国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