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4月14日收盘价计算,已公布分红计划的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股息率超过5%,这一表现远超当下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最新的疫情情况则让不少投资者对银行2022年的经营业绩产生担忧
文|严沁雯
编辑|张颖馨 袁满
纵观A股上市公司,银行是当之无愧的分红大户。随着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的陆续发布,过去一年银行会如何回馈投资者,成为市场焦点。
据《财经》记者梳理,截至4月14日,A股共有25家银行披露2021年年报,除去重庆银行(601963.SH)尚未在年报中公布利润分配方案,有22家上市银行将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股东,合计金额达4976亿元,其中有10家银行的分红总额在百亿元以上。
在大手笔分红下,银行的高股息率亦被市场热议。以4月14日收盘价计算,已公布分红计划的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股息率超过5%,这一表现远超当下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有投资者表示“买理财不如买银行股”。
然而,当前大部分银行股的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在已公布2021年年报的25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1家银行的PB(市净率)在1倍以下。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股价当前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作为典型周期板块的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将持续改善,乐观看待后续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财经》记者根据上市银行年报及Wind数据梳理统计,计划实施现金分红的22家上市银行,拟发放金额合计约为4976亿元。其中,分红金额超百亿元的银行有10家,包括六家国有行及四家股份行。
从分红规模来看,六大国有行依旧贡献最大,分红总额合计约为3821.93亿元,现金分红比例均在30%以上。
在此之中,常年蝉联A股上市公司分红规模榜首的工商银行(601398.SH),2021年仍以1045.34亿元的分红总额稳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601939.SH)、农业银行(601288.SH)和中国银行(601988.SH),2021年拟分红总额分别为910.04亿元、723.76亿元及650.60亿元。
交通银行(601328.SH)及邮储银行(601658.SH)的分红总额不及股份行招商银行(600036.SH),但金额依旧不小,分别为263.63亿元及228.56亿元。
招商银行的分红金额问鼎股份行之首,2021年现金分红数额达383.85亿元。兴业银行(601166.SH)、中信银行(601998.SH)及光大银行(601818.SH)亦分别以215.01亿元、147.78亿元及108.60亿元的分红总额进入“百亿元俱乐部”之列。
而在目前已公布分红计划的城农商行中,江苏银行(600919.SH)分红金额最大,为59.08亿元。宁波银行(002142.SZ)、渝农商行(601077.SH)位列江苏银行之后,分红金额分别为33.02亿元及28.68亿元。
在银行公布分红计划的同时,股息率亦成为关注焦点。而在近期权益市场波动、理财产品“破净”的氛围下,银行股息率更被视作比较对象。多家银行管理层亦在业绩发布会上直言,相对当下的理财产品收益,银行股息率的回报处于较好水平。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也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全年中国银行的股价均价是2.81元/股,每股派息0.221元,按此计算股息率7.86%,比2020年增加2.08个百分点。
“上述股息率,对于个人财富管理者、个人客户而言,作为资产组合的一部分,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自己选择理财产品、基金定投等各类投资工具能达到这样的收益水平就很好了。”刘金表示。
当下银行股息率表现如何?据Wind数据统计,以4月14日收盘价计算,已公布分红方案的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股息率超过5%。其中,交通银行股息率最高,为6.89%。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在排名表中并列,股息率均为6.74%。此外,渝农商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的股息率均在6%之上。
虽说高股息率对于投资者来说有较大吸引力,但也需注意,其与理财产品并不相同。
廖志明表示,股息率具有一定不确定性,需要承受一定的股价波动风险,适合长期资金投资。
“客观上,银行股与理财产品属于两种不同的投资品,影响银行股息率因素较多,银行股分红、银行股价波动、投资入场时点,以及所得税问题;而银行理财期限选择较多,且整体风险低于股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财经》记者指出。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在全市场28039只理财产品中,共1651只“破净”(记者注:累计单位净值跌至1元以下),较3月24日2218只“破净”的情况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高股息率背后,是银行股的低估值现状。对此,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喊话:平安银行(000001.SZ)董事会秘书周强表示“14块钱的平安银行要珍惜”;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直言“浙商银行当前的估值显然是被低估了”。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在已公布2021年年报的25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1家银行的PB(市净率)在1倍以下。
出于业绩和经营策略的差异,有的银行加大了分红力度以回馈投资人,有的银行则采取了压降分红的保守策略。
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八家银行的每股分红金额创下近三年最高,包括招商银行(每股派息1.522元)、兴业银行(每股派息1.035元)、江苏银行(每股派息0.4元)、中信银行(每股派息0.302元)、工商银行(每股派息0.293元)、邮储银行(每股派息0.247元)、中国银行(每股派息0.221元)、渝农商行(每股派息0.253元)等。
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适度的现金分红比例和适度的资本充足率,既能满足当期现金分红需要,又能利于上市公司长期价值增长。该行通过利润留存满足内源性资本补充的同时,致力于为股东创造投资回报。
不过,出于对不同因素的考虑,有银行在2021年降低了现金分红的比例(以占当期归属于银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计算,下同),亦有银行做出不分红的决定。
年报显示,光大银行2021年分红比例为28.13%,较2020年的32.71%有所下滑;常熟银行(601128.SH)则由2020年的30.4%降至2021年的25.05%;青岛银行(002948.SZ)2021年分红比例达38.32%,而在2018年-2020年,该行分红比例分别为59.37%、51.11%和42.79%。
对于分红安排,光大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赵陵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作出回应称,光大银行的分红比例在股份制银行中仍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在资本充足率能够满足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光大银行将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利益,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力争实现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
此外,郑州银行(002936.SZ)及浙商银行(601916.SH)均在年报中表示将不进行分红。
就此,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称,浙商银行不分红的主要原因是与该行配股在时间、程序上有冲突。
连续第二年未分红的郑州银行则是出于资本与风险的考虑,该行在年报中表示,2021年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该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和营收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顺应监管引导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保持经营稳定向好提供保障;此外,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要求日益趋严,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是中小银行保证资本充足、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径,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用作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
根据银行对于分红方案的不同安排,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告诉《财经》记者,需要考虑银行自身的资本情况及未来经营发展安排。
“一些银行PB估值较低,外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难度较大,可能更需要依靠利润的留存这种内生性资本补充方式。若将分红比例定得过高,会对核心一级资本造成极大压力。”廖志明表示。
华泰证券亦在研报中指出,2021年上市银行净利普遍回升,但在宏观经济三重下行压力下,大部分全国性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基本不变,部分城商行降低分红比例,强化内源资本补充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最新的疫情情况让不少投资者对银行2022年的经营业绩产生担忧。而从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3月金融数据来看,部分投资者表示不看好银行股后续走势。
中航证券在研报中指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同比多增4000亿元。分长短期看,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356亿元,短贷及票据融资同比多增7659亿元。分居民和企业看,居民端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1394亿元和2504亿元,企业端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341亿元,中长期贷款仅同比多增148亿元。总体来看,3月新增人民贷款量上回暖,但结构依然不佳,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均不太强,信贷主要靠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支撑。
在廖志明看来,虽然3月金融数据从结构上来看没有那么好,但也不算差,“部分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企业短期贷款、票据融资相对滞后,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3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上也是很高的,同比去年略微多增。”廖志明指出。
此外,周茂华指出,3月社融、信贷数据表现超预期,反映实体融资需求在改善;同时,国内积极推动宽信用,国内经济基本面稳步恢复,作为典型周期板块的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将持续改善,乐观看待后续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