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中融基金陈薪羽:大涨之后,如何看待煤炭的投资机会?

时间:2022-04-15 15:22:34 | 来源:市场资讯

观点:国内煤炭市场供需长期紧平衡。

我们面临的困难:一个是国内煤炭消费在继续上升,再一个在供应方面,产能和产量都增长困难,同时进口方面,今年又面临诸多的困难。政府考虑到国内煤炭消费或将有一定幅度增长,同时进口可能出现下滑,于是增加了煤炭产能产量的工作力度。但今年全年,无论国内、国外,预计煤炭市场供给仍然是偏紧的状态。价格中枢可能还会有所上升,平均价格相较去年可能又要上一个台阶,而且这个偏紧状态不仅仅是去年今年,还有可能延续整个十四五期间都是一个紧平衡状态。

中融数量投资部 基金经理 陈薪羽

今年煤炭年初以来的行情上涨,主要来自几个逻辑:

(1)煤价年初以来维持高位震荡,长协价格同比抬升至750元/吨,板块估值低位同时叠加市场对板块盈利预期不断上调,或是构成煤炭板块持续上涨的基础;

(2)需求虽然平淡,但供给明显偏脆弱,尤其是受到春节冬奥期间煤矿生产安全检查,印尼限售令、俄乌地缘冲突和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进口显著下降;

(3)全球经济复苏、大宗商品的通胀以及海外油价上涨推动石油的替代效应引发国际煤价持续走高。全球煤炭价格上涨,说明全球疫情逐步缓和,经济复苏拉动需求增长,而供给恢复相对较慢造成了供需错配,从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

(4)年初板块低估值、高业绩确定性和机构低持仓的特点,作为今年涨幅表现十分抢眼的板块不断形成动量效应,可能会持续吸引资金关注和流入;

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点:

(1)需求是否会持续变好?

国内煤炭消费和供给:21年国内煤炭消费增长4.6%,这也是近10年来最大的增幅。今年两会提出的5.5%较高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进一步拉大能源消费,尤其是煤炭消费。因此判断22年的煤炭消费还会继续上升,但煤炭产量增长的难度在持续加大。21年国内煤炭产量一年增加了2亿多吨,增长5.7%,而2022年前两个月继续保持明显增长,增长了10.3%。但是我们国家目前煤炭的产量增长难度在持续加大。第一个难度主要是产能,2016年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时候,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产能重组、关闭小煤矿等方式,去产能了5亿吨,减量重组了5亿吨,加在一起去化了10亿吨,而且同时把一些不规范的,比如批小建大、未批先建设、手续不全的煤矿都先停了。但在2017年就出现了阶段性偏紧,所以从2017年开始到去年,每年都陆陆续续在投放一些产能。但是这些陆续的投放都是存量的产能而不是新增的产能。因为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早,从2011年以来,我们国家的煤炭投资就是连年的持续下降,所以造成新开工项目建设不多,新产能不足。再一个就是去年为了保供,不少煤矿出现了满负荷、超能力生产的问题,所以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在上升。2022年前两个月全国的安全生产事故起诉和伤亡人数都明显上升,这里面主要问题就是超能力生产。所以2022年再次提出保供稳价,预计难度要比去年大很多。

新华社4月14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1至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0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用电量13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4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可见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用电导致的电煤需求不弱,同时还处在增长趋势中。

(2)进口是否会持续偏弱?

按照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2年3月份国内进口煤1642万吨,同比下降39.9%;一季度进口煤量5181.2万吨,同比下降24.2%。按照一季度的同比降幅测算,全年进口煤减量或在7800万吨左右,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1.7%,可能会对价格产生明显的边际效应,即使不按照线性外推也能预期今年的进口量下滑的概率较大。

从煤炭进口的结构来看:印尼53%/俄罗斯18%/澳大利亚7%/美国6%/蒙古4%。其中印尼同比下降-34%,蒙古下降-70%,俄罗斯增加+11%。印尼主要受1月份限售令的影响,蒙古受新冠疫情影响运输通关,今年可以重点关注俄罗斯,主要关注点是7月份和10月份新建开通的两条中俄铁路运力。

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1.疫情反复,经济增长目标不达预期;

2.夏季水电供给同比大幅增加,替代火电煤炭的需求;

(数据来源:Wind,新华社,海关总署)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定是否参与基金交易及相关业务。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者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