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少数派投资
居家闭环整一个月了。这波疫情的来势汹汹,使得身边很朋友都开始担忧,今年是不是不适合做投资了。确实,最近基金发行热度降至“冰点”。不仅发行份额创下去年以来新低,募集期限也大幅拉长,甚至有基金还宣告发行失败。那么,现在还能不能买基金呢?
我们先来看看2021年公募基金年报中各个基金经理们一些共同的观点。
一、稳增长。
“稳增长”是出现频次第二多的词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不断增大,“稳增长”的诉求不断强化,政府逆周期调节适逢其时。这会在两个方面给市场带来信心: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大概率事件,国内市场将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因此市场整体继续大幅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很小。
2、房地产、基建仍是经济拖地的逆周期调节措施,目前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市场触底企稳的迹象明显,国内经济可期,“稳增长”相关领域普遍受到看好,如房地产,基建,设备等。
二、估值
估值成为基金经理们关注的重点,是影响今年投资决定的核心因素之一。对于市场的估值,基金经理们虽有一定的分歧,但整体上看是有共识的:
共识是经历一季度的大幅下跌后,市场整体估值已经趋于合理,处于相对均衡的水平,如中欧袁维德认为从长期视角看,当前的调整给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应该积极关注;
对于目前的市场估值,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线性外推,用历史的估值数据来判断当前估值水平的高低。被视为风险资产定价锚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这无疑会逐步抬高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除此之外,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将倒逼大量居民财富直接或间接进入资本市场,水涨船高进一步推高市场整体估值,并且这两种情况都是长趋势事件,将会深刻长远地影响市场。
在今年“外忧内患”的情况下,有不少基金经理都提到了在选股时会关注估值与盈利增长的匹配,今年的投资将更加接地气,注重投资性价比,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成长性,这种投资思路转变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会更注重组合的行业均衡配置及对估值的关注,那些估值低,长期成长性确定的行业个股或调整充分的板块成为配置的重心。
了解了公募基金经理的观点,相信大多数人潜意识里是想问,现在买基金,还会再跌吗?
想知道的是明天还会不会继续跌?就算你花3000万和巴菲特吃饭,当面问巴菲特,巴菲特都回答不了你。因为短期的涨跌是具有随机性,无法判断的。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现在这个位置,即使还跌,下跌空间还有多少?
在2020年3月,疫情最恐慌的时候,全球股灾,人人都在担心金融危机要来了。沪深300最低跌到了3503点。
现在即使重演2020年3月跌到3503,也只剩下最大16%左右的下跌空间。
更何况,现在不管是疫情反复,还是俄乌冲突,如果你不炒股不买基不看股市的下跌,真的有2020年3月那么恐慌吗?大部分人应该还是比较淡定的,所以沪深300还有可能跌到3503吗?
而沪深300在2019-2020年的上下震荡中枢是3900-4000点,即使跌回3年前的震荡中枢。也就只剩6.5%的下跌空间了。
而这已经是比较极端的下跌风险了,跌回3年前的震荡中枢是6.5%的下跌空间,跌回2020年3月的市场低点是16%的空间。
给自己做一个压力测试。问问自己如果买入之后真的跌那么多,扛得住吗?比起到处问别人还会不会下跌,更靠谱。能接受短期下跌的风险,那买入的问题就不大。
再回头看市场火热时发的爆款基金,往往买在高点上,且后续规模遭大幅缩水。
所以,这正验证了业内那句“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忽略短期波动,选择好的基金,长期持有,最终大概率都会收获丰硕的果实。当然,如果你害怕市场继续跌,不想承受较大的波动,不妨分批买入的方式。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