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涨价潮下电池银行或成未来主流 业内人士建议尽快统一换电标准

时间:2022-03-27 15:22:31 | 来源:市场资讯

在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云论坛”期间,国家电投绿电交通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启源芯动力副总经理郭鹏对新浪财经表示,建议尽快统一商用车共享换电的技术标准,为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不同技术路径之间的电箱,包括连接器、通讯方式互不兼容,会影响互换共享,以换电站和电池银行作为基础设施共享和流通是需要这种标准化来保证它的统一的。”

郭鹏表示,目前相关主管单位和牵头企业正在推动,希望能加快推行换电标准的立项、制定以及审批流程。

他提出了三点建议,还包括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和交通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新能源基础设施和“绿电交通”产业推广的协同。

“目前一个重卡换电站,每年能够带来600-800万度电力的消纳。以唐山地区为例,它可以完全消纳一个4.5-6MW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发电量。”郭鹏表示,通过“绿电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有效连接能源端到网端、到用户端,能够促进分布式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如何做好新能源项目和“绿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和互动是未来整体推进的新的方向。

他谈到,目前电动车辆已经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但相应配套的换电站、充电桩却由于用地、扩容的问题,没办法充分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电能替代的进展,希望能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在用地、电力扩容方面能够给予保障。

电池银行可能成为主流模式

电池价格的大幅波动,让电池银行这一换电产业链特有环节的意义更为凸显。关于电池银行的未来,郭鹏认为,电池资产,尤其是在换电产品上,需要第三方能源资产公司进行电池持有和电池银行推广。

他预测,电池银行可能会成为主流的发展模式。“它的前提基础就是基于不同车型下,尤其是在重型商用车的细分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因为重型商用车的规模体量足够大,现在中国的重型车保有量已经超过800万台,每年的增量也在100万台以上,这样一个行业里,电池实现换电结构的标准化,能够为电池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为了加强电池资产的共享性和标准化,郭鹏呼吁换电电池的标准、换电行业的标准能够尽快出台和统一。

“一旦行业甚至国家层面的标准出台,就会有更多的资产投入方涌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会加大电池资产的持有,包括可以降低它的拥有成本,在金融端,包括运营端,会降低相关的成本。这样的话,我们认为电池银行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未来可期的。”

重型商用车更适合换电模式

关于国家电投在有关领域的投资和布局,郭鹏介绍,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链条来看,除了在重卡换电领域,国家电投在“绿电交通”产业本身也布局了电动的工程机械、电动船舶,包括在拓展的电动农机,包括锂电池的机车,像火车头、机车等方面也都在做相关延伸,而且这些延伸领域的产品都使用了换电重卡通用电池包的产品设计方案。

他表示,这样能够通过最小的调度和改制成本实现电池端的共享、互换,打造更多维的应用场景,匹配对电池本身的损耗、续航以及梯次使用的需求。

郭鹏还谈到,国家电投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对于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板块有非常强的技术和产品需求,而梯次电池通过很好的周期管理,在动力侧使用下来之后,也有进一步往储能侧应用的空间。另外,电池使用过后能够进行拆解再利用,把材料进行回收,也是非常好的能够发挥电池残值价值的路径。

他认为,在车电分离模式下,废旧电池回收的权责利的界面会变得非常清晰,作为电池运营商就能够无障碍地建立起废旧电池回收的渠道,形成“城市的矿山”,并且通过材料回收利用,与合作伙伴渠道进一步衔接,把循环利用最大化做起来。

关于换电和充电的关系,郭鹏表示,至少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商用车,是比较适合用换电模式的。“因为车辆本身是运输工具,对运输效率要求非常高,追求‘人歇车不歇’。由于电池搭载量的限制,不可能搭载太大量的电池,车载300度电左右的电池在重型车里也只能满足150-200km左右的续航里程,频繁充电满足不了运输效率。”

他还表示,相对充电来讲,因为换电是集中进行充电管理,对电池资产安全有效性更有保障。“通过换电电池集中式的充放管理,也可以有效提升电池使用寿命。包括现在用V2G的方式,能够平抑电网的电力输入输出的需求。”

关于超级充电(或者叫大功率充电),郭鹏认为,超充和换电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两种技术或者商业模式发展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关系,它们分别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和客户,是并行发展和互补的关系。

他表示,“超级充电在乘用车层面有一些好处,但目前除了特斯拉等几个品牌汽车厂小范围推广以外,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商业运营的条件,而目前国内通过我们在商用车上换电的技术推广,有些厂家在布局乘用换电,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路线和可推行的商业模式。”(新浪财经刘丽丽)

福利来了!月度十大金股,挖掘市场机会!点击查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