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兴证全球基金乔迁:家电行业随着自身出海以及消费升级 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时间:2022-03-03 14:22:05 | 来源:新浪基金

3月2日,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乔迁就“如何穿越开年市场迷雾”主题进行分享。

兴证全球基金乔迁:大咖面对面!乔迁来了 | 如何穿越开年市场迷雾?查看视频

以下为直播实录全文:

直播间非常荣幸邀请到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乔迁迁总做客我们的直播间,非常欢迎,先请迁总跟我们直播间的小伙伴打个招呼吧。

乔迁:各位投资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乔迁。

主持人:相信直播间的观众朋友对迁总都非常熟悉,容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迁总,迁总是在2008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至此已经有13年的投研经历。历经兴证全球基金行业研究员、兴全合润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兴全趋势投资基金经理、兴全有机增长基金经理,现任兴全新视野与兴全商业模式的基金经理。今天的直播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先请迁总介绍一下您的投资框架以及方法论。第二部分,讨论一下近期的市场,我们看到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今年有一个开门红的市场预期,但最后我们看到开门的一闷锤。第三,我们会再聊聊基民可能在基金投资中间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正式直播开始之前,我还是要先提醒一下直播间的各位小伙伴们,直播间的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观点,并且不作为投资建议,所有的观点都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一个问题,能否先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投资风格和投资框架?

乔迁: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比如运作这只基金的整个目标是设成什么样,我希望这个基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运作。首先,整个基金的目标,我希望这个基金是放在比较长期的维度里面,以5年或者10或者更长的维度里,我希望这个基金能够获得长期维度里面合理的超额收益,以这样的目标进行的。大多数时候,我希望这个基金所体现出的价值观是先守住底线,再追求超额收益,希望维度里面的绝对收益底线的实现是首要目标,然后再去追求超额收益。这是整个基金大的运作的目标和方向。

在我看来,基金过去十几年平均的收益率水平中位数可能就在10个点出头的水平,这中间如果大家敞开去看,其实是有一些深层次的逻辑在里面,包括这个企业成长的ROE的内生实际上能实现多少,有多少是由这个市场交易带来的波动,有多少是真正企业内生增长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统计上可以看到,十几年的长期维度做到百分之十几的复合收益水平,其实就是一个不低的水平。同样,基金的目标也是希望能够用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我们希望它在长期的维度里面能够看上去在每一年不追求特别额外的风险的暴露来获取超额收益,但是我们在更长的维度里面能够获得一个稳健的绝对收益的一个平稳的财富增值。这是整个基金运作的目标。

所以,整个基金的运作方式是以自下而上的选股为主,自下而上选取一批长期维度里面我们觉得能够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并且它的竞争力是在不断积累的公司。我们在合理的价格,特别是强调在合理的定价里,我们参与这些公司的成长。同时,在中观维度里我们适度地均衡。中观维度是指在行业配置的层面,我们希望匹配好持有人短周期里的一些体验,包括一年期的维度里面、三年期的维度里面,我们怎么把短的和长的大家的体验在这个行业配置层面或者组合管理层面做得更好,让整个组合运行的波动率和久期的匹配度更好。自上而下的维度里面,宏观的维度里面,大多数时候这个基金我们不想做特别大的偏离的一些判断,我个人的感受是自上而下的判断,在一个短周期里面的准确度或者是对组合长期收益率的帮助,在特别大的偏差上,除非在一些很极端的市场上,可能是有意义的。大多数时候,自上而下的维度我们不做特别大的一些择时的偏差,但是自上而下宏观的背景一定是指导我们在长周期里面看产业、看行业和看公司很大的一个背景的参考,大的方向会做这样的参考。

总结下来来看,整个基金是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中观维度的行业层面的适度均衡,通过组合管理,更好地匹配整个组合在短周期和长周期的波动率的体现,在长期的维度里面,宏观层面上大多数时候不做择时。只有在极端的市场里面才会做这方面的一些动作

大概整个基金运作的框架是这样。

主持人:确实我们也是强调在自下而上的维度去精选个股,可能自上而下去在某个时间拐点去判断的话,这种可复制性可能是比较弱的。对于基民投资而言,首先要在比较长的维度里面去确定你的投资目标或者多长时间维度去投资。

迁总再具体讲一下您在长期投资和短期波动之间的均衡。因为短期市场很难免出现一些由于流动性或者由于政策方面导致的市场下跌,您是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波动?

乔迁:这方面的波动,我可能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

第一个方式,我们在自下而上选股的时候,我们先去考虑目前市场的波动对于我们这些长周期里面的公司基本面的影响是一个阶段性的还是说它会改变长周期里面这些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或者说对他们长期发展的增长是有显著地需要修正的部分,还是说它就是一个阶段性的事件,等这个事件恢复了以后,它可能能恢复到它正常的一个增长轨道里面,偏差不大。首先要定性这个事件对于我们长期的方向或者说增速的斜率的影响有多大。如果说这个事件是一个偏阶段性的短期的事件,大多数时候不太影响我们自下而上选股这个品种的本身,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方面,怎么更好地契合阶段性市场的风格,获取到一定的超额收益,或者是让整个组合波动率有一个更好、更舒适的体验。通过组合管理的层面,自下而上选完股以后,我们在中观层面的组合配置层面上,我们会有一部分中长期持股的一些偏底仓的长久期的一些品种,我们也是预期它在短期里可能不一定特别有爆发力,但是长期它能够获得收益,绝对收益的确定性非常高。这部分我们称它为组合中的中长期品种,它一定是整个组合的压舱石,是我们长期这个组合收益率最好的保证。但是阶段性我们也会参与一些中短期的品种,根据市场的风格,有些公司的周期性波动,某些行业在某些阶段增速非常快,也会选取这一类公司,构成我们中短期的品种。同时我们在行业配置层面,通过行业的错配,因为实际上经济的增长中间有些行业好的时候,势必有些行业会差,我们通过行业配置适度的对冲,让整个组合的平衡度在一个更加好的状态,而不是某一个方向过度地暴露。

通过这些组合管理层面、行业层面的一些配置,我们把长久期的资产和短久期的一些角色和品种,我们去做一个平衡,形成我们整体的组合。

所以,在应对波动的时候,我们先定性这件事情影不影响我们长期的观点。不影响的话,我们就在组合管理层面看看怎么样通过行业配置来更好地把整个组合完整在一个更加均衡和舒适的体验度和回撤可控的状态里面。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我自己感受,您对一些的的安全边际的考虑是非常重视的,无论说短期冲击之后,我相信这个品种还是长期具有价值的,我相信它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情绪冲击导致的上涨和下跌,未来它一定在市场回归理性之后能回到一个合理的价格。

大家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作为普通投资人,很难细致地去自下而上去了解公司或者说个股,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去了解一些宏观大势,在这个基础上去决定是否要投资、是否要增持权益资产。近期我们看到海外一些地缘政治冲突爆发,是否会影响你对资产配置方面的一些考虑或者说一些公司底线思维的一些考虑?

乔迁:大多数时候我自己觉得,这些比较突发的宏观事件,我自己的可预测性其实并不强。同时,再往前去预判的时候,不管是各个维度的专家也好,或者是大家在分析,但是很难通过大家的分析对这件事情做一个很准确的预判。

首先,我们自下而上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对于长期的影响大概会有多大,如果说最极端的时候发生了,大概会有怎样的影响,上限和上限我们先在心里有一个谱。更多的时候是关注它的发展,然后把自己手上的这些核心的持仓,我们把这些关键的节点和影响的上下限,自己做到心中有数,看到不同的现象发生的时候,其实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应对,你有没有及时地应对或者合理地应对,其实应对这些东西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层面,这些东西如果从大的层面来讲,在一两年的维度里似乎很不确定。但是如果说你看的久期更长,很多大的产业的结构和发展的趋势、方向大家还是能看清楚的。所以,也许在这个市场剧烈波动的时候,反而很多价值的品种是能够从长期维度里面,跌出一个所谓的黄金坑。很多价值投资者在这个过程里面,有时候是会有一些越跌越兴奋,但确实是需要大家有同样的耐心,扛过这个周期。因为大家觉得宏观的波动很大,带来了很多资产的剧烈下跌,但同时有可能放在更长久期里,它是一个很好的买入的时点和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看到您目前管理了两只产品——“兴全新视野”和“兴全商业模式”,这两只产品的规模大概都是在150亿的管理规模,但是这两只产品的产品类型上是有一定差异的。新视野是一个灵活配置型的基金,它的权益比例是从0%—95%。兴全商业模式是一个偏股混合型基金,它的权益比例是60%—95%。新视野可能更多是偏向于绝对收益,是偏低波动的投资目标的产品。请问一下,您在管理这两个产品的时候,您的投资框架会有所不同吗?还是会大致相同的?

乔迁:权益类配置的这部分,其实选股的思路和整个基金运作的目标是高度相似的,它们唯一的不同是兴全新视野是一个混合型的基金产品,它的风险偏好应该是较混合偏股型的兴全商业模式这个产品略低一些。所以,兴全新视野的仓位灵活性会比较大,兴全新视野更注重的是绝对收益的获取,同时它在仓位上的灵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式来控制它的回撤,来保证绝对收益获取的概率能够更大。第二,大多数时候风险和收益都是匹配的,可能兴全新视野的操作上我们会把风险敞口收得更紧一些,更加追求确定性部分的收益,可能阶段性损失一些风险的暴露,去获得超额收益,但是我们要把绝对收益的底线守得更加牢固,这可能是它本身产品设计上,面对不同的风险偏好的持有人或者投资者,大家可能在这方面有一个预期的差异。新视野是一个混合型的基金,更追求绝对收益的保证,它阶段性的风险敞口会放得小一些。兴全商业模式是更加偏股票的权益类的产品,我们可能能承受更大的波动,希望获取到更长维度里权益类资产更好的成长型的回报。

大概是有这样的差异在。

主持人:因为您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管理兴全新视野,像绝对收益策略的产品,是不是还是更加难以管理一点?

乔迁:因为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我是底线思维,我是希望在长期维度里面获得绝对收益。从我个人的风格上来讲,过去的兴全商业模式和一些其它产品的管理上,我也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底线的。所以,在这方面兴全新视野和兴全商业模式整个运作目标是非常相似和雷同的,包括在方法论上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这两者是非常匹配的。唯一的变化是兴全新视野仓位的灵活度或者可使用的工具和手段上更多一些,在阶段性的回撤、波动上和在绝对收益获取的概率上,我们怎么样去做不同的平衡。大概是这样的一些方式。

主持人:我在直播之前看了一下,新视野在去年三季度的持仓和最近公布的四季度季报中间的持仓,它中间比较明显地有一些调仓。近期市场波动也比较大,能否请您回顾一下,在过去近半年的时间,从您管理以来的新视野的持仓情况呢?

乔迁:兴全新视野从我开始接手以来,持仓我们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核心是我希望兴全新视野选股的方式是能够跟我的兴全商业模式(一样),因为同一个管理人管理两个产品,不会因为产品本身(不同),带来我非常大的策略上或者选股上的差异,我希望我是在同样的长期思维和选公司的逻辑上进行的。

同时,兴全新视野过去的持仓跟我过去的商业模式的持仓是有比较多的不同,我个人的感受是,一个基金经理的持仓一定是跟他的方法论或者说他的能力圈和对市场的判断是有关系的,每一个持仓都不能称为一个单独的股票。如果说你调中间几只,其实整个组合是会失衡的,其实整个基金的管理是一个组合性平衡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间,把整个组合的思维,如果是要调仓的话,会彻底地把它全部换到我的组合的框架之下去考虑这个事情,因为个股的调整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组合的失衡,因为每一个公司可能都承担了一个防御或者进攻的角色。所以,在调整上大家看到是调的比较彻底的,是基于这个原因,我相信每个组合都是有它的平衡性在里面的,单独的调整意义并不大,我希望比较彻底地能把它调到自己的能力圈和能卡住的感受上来,两个基金在同样的节奏上去做运作,这也是我们一致性的一个体现。

主持人:我之前听过一句话,在我们基金投资中间,基金经理选择股票不仅是一门技术活,很多时候也是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他的过往经历或者是投研经历。

乔迁:是的。

主持人:去年您接手兴全新视野的时候,之前市场有一种说法:“规模是业绩的天地”,新视野也是非常大的一只基金,您在接手新视野之后,管理规模可能有一定的扩张,大家当时也有一定的担心。您管理半年的时间以来,规模的扩张对您的管理有比较大的掣肘或者影响吗?

乔迁:从新视野接受的情况来看,我自己感觉到整个过渡的状态还是比较舒适和在大家的预期范围之内。这中间我想说一下整个过程,很多人说基金大了不好管,这个事情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我自己的看法是,其实一个基金经理的方法论是大概能够感受到,他是能够定性地说他是比较适合管理一个偏大规模的这套方法论,还是说会被规模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方法论是偏长期的角度,同时相应的偏长期的维度里面,对于换手率来获取到超额收益这件事情的追求相对依赖性会低。大家看到过去可能兴全商业模式和我管理的一些产品的换手率应该不是特别高的,包括我们以长期的维度为目标,长期获得合理的绝对收益底线为目标,这些目标其实带来我们的整个组合构建的方式都是偏长期的。所以,从底层的方法论来讲,我自己的方法论对于管理一个偏大型的基金的规模是比较匹配的。

这件事情可以从定性的方面来看,这方面的阻碍并不是特别大,在底层的方法论和框架上。

第二个问题,确实从一个小规模到大规模的过程中间,是需要做一些改变的。在底层方法论不变的情况之下,日常的组合管理层面,因为它的规模大了,我们在交易层面上,在流动性的管理层面上面,我们在冲击成本上面,包括这个组合的构建方面,因为我们的纠错成本变大了,我们要怎么样在组合层面上,在一开始就做好一定的平衡度,做好我们未来应对市场或者应对任何基本面波动的情况下,我们要怎么样留下余地,做组合管理层面的事情。这方面是需要做一定的迭代和自己的积累。我个人感觉,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从管10个亿往管100亿走的时候,你需要积累的技能可能是改变最大的过程。管理10个亿的时候,自下而上选股就可能够用了,组合管理层面不用考虑过多,因为如果我们发现错了,我们应对非常容易,流动性进出是非常不受到限制的。但是其它组合管理层面的事情,随着从10个亿到100个亿,这个过程里,我们的底层方法论,我们的大树不会变,但是枝叶是需要修剪的,在日常的策略和操作层面上,这个过程是在10个亿到100亿的过程,可能需要增加更多积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组合管理层面和其它的方法论我们的迭代和积累上。从100个亿再走到200亿或者从200亿走到300亿的过程里面,我感受到边际上需要变化的点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少,或者需要做变化的点对我的挑战反而是变得越来越小的,因为大树已经在下面了,不用改变,枝叶也修剪得差不多了,这方面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

大概是这样的感受。

主持人:我自己今天才特别有感觉,之前觉得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是自下而上选出好的公司来就可以了,但是我自己现在觉得,不仅要选出好的公司,还要选出匹配这种管理规模或者是它的组合中间是有它自己的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周我看到您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打开了10万的大额限购,一些市场观点,把这种打开大额限购解读为是对市场偏乐观的预期。迁总,您是出于什么原因打开了这只产品的大额限购呢?

乔迁:兴全商业模式是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封闭,在上周我们打开了大额申购的原因,其实也不一定是短期的市场有多么乐观,但其实我们观察到自下而上有很多我们跟踪了非常多年的公司,它的估值跌到了一个我们觉得放在长期的维度里面获取到绝对收益的概率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感觉概率非常大的状态里面。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我个人觉得,如果是从一个偏长期的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现在如果有资金需要配一些长期的投资,这个点上可能是我自己觉得越来越舒适的一个状态。所以,这个时间我想把基金打开,来表达这个时间对于长期的资金来讲,我们能够感受到很多公司的价值已经在那个位置上了,我们觉得获取的信心非常大。但是同时确实对于短期的一些情况,确实不太好预判,包括大家看到现在战争又进一步地在波动中间,短期的事情确实不好说,但是长期的维度里,我们观察到一些有价值的公司跌到了比较合理的偏下限的估值的位置上。应该说再往后面,市场越往下跌,可能我们的信心反而越来越更强烈。

大概是这样一个感受。

主持人:我们看到其实市场下跌之后,如果从年底来统计,去年是整个盈利增长消化估值的过程,2021年年初的时候大家去购买基金还是非常热情的,但是我们看到今年1、2月份,这个市场的基金认购迎来了一个冰点。其实我们发现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市场在下跌过程中的价值是越来越高的,越跌价值越大。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点打开了申购。

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二部分,讨论一下市场的情况。今年市场从开年以来,一些高估值的板块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这些板块可能也是去年四季度或者是前两年涨幅都非常好的板块。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调整?以及对未来一年或者说三年、五年的维度,您是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

乔迁:今年开年以来的调整幅度确实是比较大的,有一部分外部因素,还有一部分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什么?一方面是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一步步在上调,加息的次数、加息的幅度和加息的时点其实是越来越超预期的。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因素,流动性边际的收缩的概率在变大,从大的全球的环境来讲,引起了一部分资金对估值或者边际上偏悲观的情绪,美股的波动其实也是急剧地增加,体现海外加息的预期,流动性最宽松的时候可能慢慢过去了,临近收紧了,这部分的预期是外部因素带来的。

还有一个外部因素是国际的贸易摩擦,包括战争,这些摩擦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也是比较悲观的。

这两部分外部因素并不是特别可控的,但确实是在发生的。比如加息的这个预期,很多投资者是有一部分准备去应对波动的。这外部的因素。

内部的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从自下而上的层面来讲以及从自上而下的宏观的一些数据上来讲,我们觉得短期可能是面临一定的压力。从去年的二季度开始,这个迹象越来越明显,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国内的经济有一部分压力。这部分压力随着外部的流动性收紧,大家对这部分经济的担忧有一定的升温。还有一部分内部因素,一个股票的价格其实是由基本面和它的估值决定的,由于经济的影响,基本面可能略微有一些下修和悲观,同时它的估值确实在过去的几年,从2017、2018、2019、2020年这么长的维度里面,大家整体的基金的收益率其实都还是在一个不错的通道里,它反映的另一方面是估值一直在往上、往上、往上,这个中间伴随着流动性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面都是比较宽松的状态,导致市场整体的估值的水平其实是在一个比较波动和分化的过程里,有一部分行业的估值也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大家对某些行业的预期和估值是在比较高水位的地方。当外生的一些偏负面的因素发生的时候,可能对于这些行业和公司的股价的波动的影响就会被进一步地放大,也许基本面的波动,可能预期是5个点的波动,但实际上在股价上由于各种因素的结合,包括机构持仓的拥挤抱团,或者是整个情绪面的影响也好,带来了股价实际上波动的程度远远大于基本面的波动。

可能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最后带来了市场一系列的波动。

家电行业随着自身出海以及消费升级 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主持人:确实我们自己也感受到,可能一个公司很难在一年或者半年维度有非常大的改变,除非它有重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股价在短期维度有非常大的变化,我们看到资本市场会把短期的一些细小的变化给放大,有这样一个现象。

刚才您也提到了一些资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下跌之后,它也是达到了中长期配置的性价比的位置。大家现在关注比较多和市场过去表现比较好的都是中长期有成长,或者是一些必需品的东西,比如说像医疗、消费。请问一下,比如电子和医药是否已经到了适合逐步去配置的位置?

乔迁:自下而上去看很多公司,价值的风格2019年、2020年见顶了以后,它已经有两年没涨了,有些价值品种在现在的位置上,加上去年和今年比较落后的表现,它的估值其实已经消化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区域里,这批公司已经不是特别占少数了。我想表达的事情是2020年所谓的大家抱团一些价值的公司,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选出来的相当多的公司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只不过在那一轮中间,股价的波动被放大了,可能股价走在了基本面的前面,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去消化估值。同时伴随着经济略微低于预期,导致这些公司的增速比之前的预期稍微下调了一点。但是经过这两年估值的消化,有一批偏价值的公司其实已经跌到了长期维度上又在一个合理区间的状态,上一轮的逻辑是没有变化的,变化的可能就是人心,最后体现在估值的被放大和收窄的位置之上。有很多长逻辑包括一些长期的好公司、白马,能够获取到长期所谓的马太效应的这件事情没有错,只是这两年经济的波动似乎在增速上,在短期的报表上,没有体现出大家预期的特别明显的马太效应。但实际上在长期的维度来看,有些行业的龙头确实长期的逻辑并没有改变。在这么悲观的时候,一些白马由于业绩的下修,大家把估值一把杀下来,又不给它长期价值的确定性和这个龙头的溢价,可能也包含着一定不合理的因素。一旦有一些长期价值的好公司在明年或者后年慢慢盈利又恢复到一个修正的轨道的时候,大家又会对它们又重新的认识,把它们再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中枢里,目前在中枢偏下的资产不在少数,我们也会积极地去参与到这些公司的过程里。

主持人:过去您的持仓中间,家电公司经常是十大重仓里的一个常客,您似乎比较偏好家电这个板块。从比较早的时间,到城镇化,到后来的“家电下乡”,但是好像家电的红海市场已经过去了,为什么现在这个时间点您还是比较看好家电?

乔迁:家电这个行业看似好像总量最快增长的那个阶段过去了,但是实际上大家要看到一个现象,最后留下来的这些家电企业其实是走完完整的一个周期,这个行业从总量很小到渗透率的提升,到渗透率的见顶,到激烈的价格战,最后留下来的很多家电的公司都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它的核心的底盘是非常厚实的。同时,在中国科技迭代创新发展过程中间,很多家电企业的产品力和整个经营管理、制造能力,不管是从规模上也好,从效率上也好,已经走在了全球领先的环节中。在中国经历过完整内卷的行业,拿到全球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我们现在看到,第一个角度,国内看上去似乎总量见顶,但是国外的市场我们自有品牌的市占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提升,海外的市场是家电的企业第二步走出去还有很大空间可以看到的一部分的增量。

同时,国内市场中间,很多行业其实有一个现象,当总量不增长的时候,价格战和很多的洗牌基本上如果这个龙头的市占率已经很高了,基本上接近尾声,在总量不增长的时候,慢慢行业的默契是要开始追求产品的品质了,不是简单地打价格战、抢份额了,因为市场份额已经占很多了,总量也不增长了,再打价格战也没有意义了。

除了家电以外,我们在很多相对传统的行业里,看似总量不怎么增长,但实际上它们已经慢慢开始进入到利润率开始修复的一个过程里面,行业开始从追求总量到追求产品力带来的附加值以及净利率提升的轨道里面,这个轨道在国内市场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大家也能感受到身边家电的产品力也有一些提升的空间在里面,很多家电品类的均价,再往前看五年,一直在一个下降通道,可能近两三年已经慢慢见底开始进入上升的通道,伴随着竞争的缓和、竞争的末期,包括产品力的提升,这些逻辑在家电这个行业能够看到的。这是基本面方面。

在估值上面,正是由于大家觉得这个行业好像总量不增长,所以给到了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估值。我们去看很多家电企业的ROE是非常高的,现金流是非常好的,从规模上来讲,中国的很多家电占全球制造的份额都已经非常非常高的水平,未来市场迭代的空间,不管是国内也好、国外也好,相对它目前的估值来说,应该还是相当有空间的。

主持人:我自己日常中也有一个感受,可能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我自己印象中间进口的东西都是好的,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可能国产的一些高端品牌也不比国外差,甚至比国外的东西还要好。这是国内内卷以后剩下来的这些优秀的上市公司,都是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的。

乔迁:而且中国的工作效率和勤奋度非常高,中国的很多产业创新和迭代的效率可能是国外企业的好几倍。慢慢地随着时间的积累,可能这个剪刀差就出来了。一旦这个剪刀差出来之后,可能慢慢就水到渠成到了那个份上。

主持人:刚才讲的是您比较看好的板块,另一方面,像电芯这些板块在您过去的配置里是相对比较少的,在去年年初比较热的白酒板块,在您的配置里也是相对比较偏少的,但是我们看到这两个板块在过去都出现了抱团和阶段性瓦解的过程。您是如何看待这两个行业?您是如何规避掉估值泡沫化的阶段去做好防御的?

乔迁:从过去的观察来看,我的整个投资风格是有一些偏左侧的,我希望对这个公司的基本面描述完之后,我会对它的定价有我认可的长期的区间,在这个区间范围之内,我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一旦我觉得它的估值可能有一些泡沫化或者是它的股价跑在了基本面的前面,我可能就不会再进入这些公司里面。带来的一个情况是,往往有些公司由于短期的趋势很好,吸引来了非常多的资金,热度非常高地参与这个行业,到后期它的估值一定会跑在基本面的前面的。那一段时间,相对而言我的安全度就不够,因为我追求的是希望能够获取到一个绝对收益。在合理区间上面估值的波动,很多时候跟市场的情绪还有边际增速的跟踪这些高频数据高度相关,而不仅仅是和它长期的价值有多相关,这一部分可能是我们相对会比较回避的,因为往往在这些行业非常热的时候,又会有一些阶段性,增速不是特别高的一些价值股往往是被市场嫌弃的。这些公司从长期来看,可能那个时候的估值反而又在很下面,对我们来说获得底部可靠的收益来说,它又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个人的风格,更愿意把钱放在长期更可靠的一个东西上面。一旦它进入到泡沫化的状态里面,边际可控的因素可能不多的时候,可能我的参与度会比较小。我也觉得在估值超过上限以后的阶段里,股价的波动就变得很偶然了,有时基本面稍微低一点预期,由于资金热度非常多,股价的波动会很大,这件事情的可控性很差。有的时候我们也观察到,其实股价的基本面一点变化都没有,只不过是大家情绪上或者是看到一个行业的增长更好,钱就涌过去了。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观察到很多趋势性的阶段性表现很好的行业,其实它的拐点出现,有的时候不是特别可控可以追求到线索的一个事情,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好像莫名其妙就波动了,慢慢慢慢就崩塌了。那一部分东西的可靠度在我看来获取收益并不是特别可靠,更可靠的是我们把价值区间划好了,守住价值区间的底线,追求最下面那一段的收益率,对投资就够了。

主持人: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讨论的问题,在做投资时候的投资框架,我印象中,您是说要建立在中长期的维度上看,因为我们的投资周期可能是三年五年,可能一个公司的高估,在短期维度上无论是市场热度还是盈利增长都能支撑。但是维度放长了,它可能就不再那么合理了。

关于市场,最后一个问题,对目前港股有什么看法?港股从港股通开启以来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市场,因为它的上市公司都是A股的,它的资金很多时候又是海外的,它又受到了国内的政策以及海外流动性的影响。所以,港股的折价也是比较明显的,大家一直比较关心港股什么时候能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始投。想听一下您的看法。

乔迁:港股这个市场可能也是边际的资金这两年有一些变化,不管是港股通的开通也好,海外的资金因为美国的加息所以频繁进出的波动也好,看上去港股股价的波动是比较大的。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港股里面是有相当多的在价值投资框架里面比较好的一些标的,我们积极地关注它们的价值。港股中这样的机会甚至有的时候比A股会更多,因为港股有两类公司,一类是互联网公司或者是很拉风的公司,在A股是没有的,短期不盈利,但是他们增速很快。港股同样也有一批看上去增速比较平平,但是价值的体现是非常明显的公司,但是大家对这些公司有认知差,其实是需要非常本土的知识才能理解这些公司的价值和长期我们可获取回报的可靠性。这样一批公司也是在我的框架里面,也是A股投资者或者是大陆投资者的一个机会。

主持人:我们准备了一些基民、投资人预先提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市场或者基金净值的波动?

乔迁:看到市场波动的时候肯定心情也是不太好受,大家首先要明晰,我做的这个投资,我希望我做一个长期投资还是希望短期分享行业阶段性的成长。如果大家觉得是做一个偏长期的投资,很多时候市场的波动,选一个跟自己投资风格匹配的投资经理,大概知道我在投什么。如果说投的是偏长期,可能市场的波动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希望买一批长线能穿越这个波动的企业。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对自己投资的资金属性了解,它要投多长,它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心里要有一个自己的匹配度在里面。同时,选择跟自己投资的目标能够相匹配的基金经理,之后在应对市场波动的时候,可能大家更能够知道我们在经历的是什么,我们经历完之后会看到什么,这个时候还是会增加大家踏实的感受。

主持人:找一个跟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自己是比较接近的,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您在自己的个人投资方面、个人的理财方面,您是如何去做的?

乔迁:大多数都是买自己的基金产品,因为我自己觉得我的投资目标,长期获取绝对收益跟我自己的价值观也是匹配在一起的。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个钱放在我自己的基金里。

主持人:比如平时我自己很难免每天下班翻一翻自己的基金是涨还是跌了,今天是白工作了,还是今天资金又增加了一部分。您是每天会翻翻自己基金的净值,还是不太多管它?

乔迁:我其实挺理解的,每天大家想要看一看。看一看有一个好处,高频地看也能够帮助你观察这个基金经理的风格是什么,你高频地看,大概也能知道它的回撤和波动率是怎么样的,能够有助于对这个基金经理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用特别依赖短期基金净值每天的波动来做决策,因为大多数时候买基金这个决策应该是放在更长的维度里,你决策完了,你只要去观察,如果说观察了净值的波动,观察半年、一年或者两年、三年,跟自己预期的风格是不是匹配,这是大家观察净值和体验基金经理风格的一个佐证和帮助,可能也并不是需要通过这个来做决策。

主持人:对于基民而言,大家可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止盈。因为上市公司有些可能脱离基本面了,需要卖出或者不去参与它。但是对于基金而言,基金要长期持有,是不是基金也会有我们需要止盈的操作?

乔迁:基金还是要把资产配置的久期给想好,你要投大概多长时间,这个钱在什么维度的时候是有用的,择时这件事情对于持有人来说可能是难度比较高的,因为其实择时有可能一部分是说看上去大盘涨得好,但有可能这个基金的净值跟大盘是做一个反向的左侧的操作的,很难知道这个基金的组合里是在什么样的水位,因为你没办法对这个基金本身的持仓做一个高低的判断。所以,这方面的止盈和止损,由于大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没有办法能够非常准确地说这个点,这个基金叫高点,因为也许这个基金并不是在一个高点上,它的资产配置实际上跟市场的风格是不一致的。这方面其实我不太建议大家通过净值的波动来做止盈或者止损的动作,因为那个事情可能确实比较缺乏依据。如果大家是做一个长期投资,在需要用钱的时候适当地取出来来兑现,跟大家用钱的需求能够匹配上就可以了,不用特别地择这个时。

主持人:就像我们判断市场拐点一样,用基金净值的涨跌去判断也不是特别合理。

客户关心的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客户持有了一个公司的多只产品,他应该如何管理?客户可能问的是是否一个公司的风格会比较趋同,或者是说我们如何了解这个公司不同基金经理风格之间的差异。

乔迁:一个基金公司运作的底层的思维或者方法论可能是会有一定的类似程度,包括很多基金经理在内部的时间非常非常久,比如大家都偏好长期投资和长期收益率的获取和分享企业价值的成长,这个底层的思维,大家的一致度确实会比较高。但是每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过往的经历包括他的性格和价值观,一定都会融入到他的组合管理里面去,最后体现的持仓和对行业、个股的看法也是有偏差的。所以,更多的还是底层的方法论类似度很高,但是大家可以更丰富地了解每个基金经理的性格、价值观、过往的经历或者行业的积累在哪些方面是擅长的,做一些互补的选择,选择跟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更匹配的基金经理。

主持人:相信大家从今天基一个小时的分享,对于迁总的投资风格,以及对当前市场基民关心的很多问题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宝贵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今天的直播也就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直播前各位小伙伴的参与,我们今天的直播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乔迁: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