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私募、企业等各方在备战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投资新格局?
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已进入开市前的全力冲刺阶段, 券商、私募、企业等各方在备战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投资新格局?
在10月15日召开的申万宏源·北交所“专精特新”大会上,申万宏源证券总裁杨玉成表示,如果说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培育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先河,那么北交所的成立是中国资本市场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里程碑。
杨玉成表示,北交所的设立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大举措,解决了当前新三板成熟企业最后上市的问题,能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强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打开了成长的空间,提供了新的舞台,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指明方向。
“站在投行角度,提到新三板,就不得不提到在项目过程中也好,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也好,之前争议较为普遍的可能主要是法律层面定位模糊、 独立市场定位模糊,以及公募机构稀缺,存在市值低、流动性低、估值低的三低问题。”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公司副总经理、普惠金融总部负责人王昭凭补充道。
截至今年7月份,在新三板精选层中,24家公司市值低于10亿元,17家公司市值10~20亿元间,百亿元以上市值2家;精选层日均换手率中值仅0.6%,小于1%,远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尤其是创业板;从PE(TTM)来看,精选层均值为科创板的36%和53%。
今年9月3日,北交所横空出世。经过9月的全速推进,北交所制度框架确立、业务规则出炉,全网测试也已开展。各方均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北交所建设已进入开市前的全力冲刺阶段。
投行在备战的过程中,服务思维应该进行怎样的转变?王昭凭认为, 沪深交易所目标客户群体是成熟、规模以上的企业,可以比喻为“摘桃子”;相较而言,北交所则是“种桃树采桃子”, 目标客户群体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所以,投行要学会从“打猎找项目”,转换为从“种地中培育项目”,注重培育企业,将企业从基础层、创新层开始,实现同个交易所内流转上市,享受北交所本身的政策红利,陪伴企业成长。
北交所成立之后,券商行业格局也迎来变革。以申万宏源为例,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未来申万宏源将设立100亿一级市场股权基金,用于投资“专精特新”企业;组建超300人的“北交所”专业服务队伍,提供“北交所”全产业链服务,陪伴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设立100亿二级市场公募基金、资管产品;投入不少于10亿元资金用于“北交所”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做市,提供专业化流动性支持;组建“专精特新”研究团队,发布“专精特新”行业研究指数。
“现在,北交所成立带来的新三板整个的资本市场层次与格局,令那些在细分领域有技术含量、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够不上科创板硬科技属性,又达不到创业板盈利能力的企业,有了重点的发展阵地。他们可以依托北交所,匹配到合适的投资者。”王昭凭称。
就行业与赛道的变化来看,王昭凭认为,以往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主的财富效应和社会地位较高,未来财富效应和社会地位会转向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对社会生产力有提升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制造业。
在新的投资环境之下,私募机构的投资逻辑也发生了新变化。
王昭凭认为,北交所成立之前, 部分一级股权基金获取项目难度较大,退出途径主要有上市和被收购两种。 北交所成立后, 一级股权基金获取项目难度降低,确定性增加;项目退出的时间缩短,效率提升。
“企业的动力加上投资机构的需求,都令一级股权投资基金的项目获取的确定性增加。”他详细分析称,首先,北交所设立后,精选层现有公司直接平移。原本已经在基础层和创新层里的公司,是被市场筛选过一轮的,这些企业不论是从公司的资产质量、发展前景,还是业内知名度、投资者认可度、治理规范程度,都相对较好; 其次,除已经在基础层和创新层里面的公司外,由于北交所聚焦在“专精特新”企业上,对公司的盈利等影响要求更加宽松,整体较宽松的环境也增加了企业基数。
在王昭凭看来,未来,A股的机构投资者不断进入北交所,让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在机构层面打通,这样头部企业在北交所就不会有太大的估值折价,就有好企业愿意来,毕竟这边审核的效率要高。对于投资机构而言, 大型投资机构仍具有较强竞争力,但项目获取的难度降低,项目退出的效率增加,也为中小型机构发掘优质标的提供了机会。
股市跌了别害怕!7%+理财,低门槛高收益、1000元就能买入、0手续费……限额领取,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