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威 夏欣 上海报道
近两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呈现爆发增长态势。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近24万亿元,管理公司多达137家。与大部分行业一样,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长,公募基金出现了产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强者恒强的态势,中小型基金公司弯道超车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对于中航基金而言,短短一年时间管理规模增长超4倍。在此期间,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超150亿元,积极参与首批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产品申报,并成功发行。这些都与刚上任一年不久的公司总经理刘建密不可分。2020年7月,刘建离开泰达宏利基金加盟中航基金,出任总经理一职。彼时的中航基金管理规模刚过60亿元。 如今一年过去了,中航基金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与传统公募基金产品相比,公募REITs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挑战巨大,机遇同样巨大。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基础设施存量规模可以撑起一个万亿规模的基础设施REITs市场,如果中小型基金公司能在该领域获得先发优势,将改变公司在资管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于传统基金产品的红海市场,在公募REITs这个蓝海市场参与竞争,对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可能机会更多、胜率也更大。
权益发展路径,先被动后主动
《中国经营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底公司管理规模突破3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1年内超150亿元。你认为公司管理规模取得较快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刘建:整体来看,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有清晰的战略定位,这是关键。制定的目标和愿景一定要适合公司业务发展情况,要根据公司股东背景和现有的人员状况,做出清晰的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在组织实施和团队的搭建方面,中航基金都是按照相关的战略目标去一一实现的。
《中国经营报》:从行业来看,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不足,投资者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偏低,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针对目前公司的发展情况,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刘建:这是行业普遍的难点。中小基金公司发展,必须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最主要的还是差异化的发展。中航基金提出了“三创文化”,一是创业的心态,二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三是创新引领发展。从这个三方面来看,我们要走特色和差异化的市场竞争,通过“三创文化”引领,在业务发展上确实走出了不同于其他基金公司发展的道路,我们在特色产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未来在业内做出中航基金特有的品牌。
《中国经营报》:权益类产品在中航基金管理规模方面占比较少,你认为中小型公募如何发展好权益类产品,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刘建:想要发展好权益类产品,在投研团队和体系的搭建上需要巨大的付出。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由于资金和品牌不具竞争力,发展权益类业务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很难在权益产品方面树立品牌形象,并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每家基金公司的情况和特点都不尽相同,我们权益类型产品发展目标清晰,就是先被动后主动。我们希望在权益方面走工具化的道路,未来我们主要的基金产品要做到业绩基准很清楚,超额收益很丰厚,满足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配置的需求。下一步重点就是发展主动管理产品,期待优秀的基金经理加入。投研人才是核心,有了人才之后才能在主动管理方面发力。
治理结构、激励机制是留住人才关键
《中国经营报》:中航基金在任用基金经理时最看重哪几方面?
刘建:权益和固定收益产品的基金经理任用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公司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一致。
固定收益类产品以销售驱动为主是公募基金行业的特点之一。这需要逐步改变,未来信用债的投资更多体现的是管理能力,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在权益方面,我比较看重基金经理有很好的投资逻辑和稳定的业绩,对资本市场的认知比较深刻,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的长期认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见解,这是筛选基金经理的主要标准。
《中国经营报》:近几年基金业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公司对于留住投研人才会采取哪些举措?
刘建:人员的的流动确实比较普遍,也是正常现象。基金经理同质化的工作比较多,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流动。一方面有公司优胜劣汰的考虑,一些不太适合做基金经理或者业绩不好的基金经理,最终通过市场的选择被淘汰。还有基金经理因为业绩突出选择新的发展平台。另外,不仅是基金经理和相关投研人员,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重要。
从一个公司的发展来看,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是留住核心人才的关键。从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也证明了在治理结构和特殊的激励机制安排是保证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和助推器。
《中国经营报》:对于投研团队的建设是更倾向于内部培养,还是会计划外部引进一些管理经验更加丰富的投研人才?
刘建:我们计划还是以外部引进为主,未来在投研领域,希望寻找有影响力、业绩稳定的投研人员。此外,他还要有成熟的投研体系和思路,对行业的认知和发展有深刻了解和认知。这样的人才可能才是适合中航基金的核心人才。
专门子公司专注REITs业务
《中国经营报》:中航基金的股东为中航证券和北京首钢基金。股东有什么优势,股东可以给公司发展提供哪些支持?
刘建:公司股东实际上都是产业资本,未来在公募REITs领域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甚至能帮助我们领先于行业。在REITs团队组建和项目获取上,股东方面都做了一系列支持和安排,并卓有成效。在我们首单公募REITs产品成功上市后,我们也做了相关的项目储备,希望明年我们还有新的项目上市。
《中国经营报》:作为首批申报公募REITs的基金公司,你们的产品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你们又是如何搭建REITs团队的?
刘建:我们的产品是由发改委推荐申报的,从地方发改委推荐上报到国家发改委,然后国家发改委推荐到证监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一直在全市场领跑。在各级材料的申报过程中,我们所申报的产品也被作为样板参考。
一方面我们对公募REITs的筹备工作时间比较长,对这类创新产品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同时,又比较早地搭建了团队,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公募REITs领域,我们后期还会开发出不同类别的资产,继续储备项目,等条件成熟了再上市。
在公募REITs领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建团队是第一阶段的工作。第二阶段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还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入,未来我们计划成立子公司专门从事REITs业务。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公募REITs的推出将会给公司带来哪些机会?
刘建:这是一个差异化的竞争,REITs的空间非常大,前景非常好,所以对公司来说也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我们的转型发展和走特色化经营的道路,也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