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茹阳阳 吴可仲 北京报道
以“新能源电池材料”和“废弃资源利用”为双主业的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美”,002340.SZ),近期准备进一步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近日,格林美公告披露,其拟拆分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循环”)赴创业板上市,相关上市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
格林美公告显示,格林循环是以格林美子公司“江西格林美”为主体,将格林美在湖北、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地分(子)公司的资产与业务实施整合并引入战略投资后,于2020年11月设立的从事电子废弃物业务的专业公司。
格林美投资者关系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去年来看,整个电子废弃物业务占公司营收的三四成左右。这部分业务要靠相关基金补贴,而补贴资金发放滞后,造成该部分业务回款较慢、现金流较紧张。而此次分拆后,格林美主体就不需要再为补贴拖欠产生的应收账款费心了,可以更多聚焦新能源材料业务;格林循环也可以独立去走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这样对双方发展都有好处。”
疫情致业绩“滑坡”
公开资料显示,格林美由现任公司董事长许开华于2001年在深圳注册成立,2010年登陆深交所,目前,格林美是国内从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头部企业之一。
格林美2020年年报显示,当年公司实现营收12.5亿元。其中,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在内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6.8亿元,占比54%;钴钨综合利用与硬质合金、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报废汽车综合利用、环境服务等在内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实现5.7亿元,占比46%。
此次拟拆分的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2020年实现营收1.12亿元,占比9%。该业务在2017~2019年间,所贡献营收在1.7亿元~1.8亿元之间,占比保持在12%~16%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十余年以来,格林美业绩上出现过两次显著波动。
2015年,格林美在营收同比增长31%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7%。2020年,营收同比下滑13%,为10年来首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4%,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出现“腰斩”。
对于2020年的业绩,格林美在当年年报中解释称,当年疫情暴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与硬质合金产业链受到重大影响,且公司70%业务位于武汉和湖北疫情重灾区,致使当年业绩出现下滑。
上述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最大的生产基地在湖北荆门,因疫情原因,去年有3个月左右无法生产,信贷体系、物流等也不是太畅通,这部分生产下滑得比较厉害,因此影响到公司业绩。”
被拖欠的补贴
格林循环招股书显示,其前身系2010年设立的“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许开华,注册资本为1亿元。目前,格林美直接持有格林循环61%的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格林循环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拆解与综合循环利用以及废塑料的改性再生。
而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
按照2012年财政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器、电脑”在内的“四机一脑”为代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相关基金向生产企业缴纳费用来补贴回收、拆解企业。
2018~2021年一季度,格林循环由基金补贴取得的收入分别为1.31亿元、3.54亿元、4.98亿元和1.17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2%、24%、36%、40%。
同时,2018~2021年一季度,格林循环应收基金补贴余额分别为6.5亿元、9.3亿元、11.4亿元和12.2亿元。同期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9亿元、10.6亿元、11.6亿元和12.3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应收基金补贴占应收账款比例常年高于85%。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吕彬向记者表示,基金补贴的拖欠并非是针对某家企业,而是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补贴要发放的时候也是向行业内的全部企业发放,不会出现只给这家或只给那家的情况。
上述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分拆后,格林循环就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格林美仅是其控股股东。格林美不再参与格林循环的生产经营,双方都会有各自独立的财务体系,仅在年终时合并报表;格林循环的应收账款也属于他们自己,对格林美不再会有影响。
现金流方面,2018~2021年一季度,格林循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22亿元、0.04亿元、1.36亿元和0.16亿元,存在较大幅度波动。
该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格林循环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拆解业务,要靠基金补贴。而补贴资金发放会有一定滞后,今年的补贴要到后年或大后年才能到账。所以这块业务回款较慢、现金流较紧张。2018年基金补贴曾发放过一次,因此其当年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补贴自2015年下调后,今年4月迎来第二轮“退坡”。以空调和电脑为例,补贴金额分别由之前的130元/台、70元/台,下降为100元/台、45元/台。整体退坡幅度大体在1/3。
格林循环在招股书中表示,为应对基金补贴下调的影响,公司主动延伸拆解产业链,通过扩大废塑料改性再生与废电路板综合利用的业务规模,对冲了基金补贴下调对利润下滑的影响。
高额研发投入
此外,格林美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181件,在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公司在有效发明专利500强中位列第173位。
吕彬表示,行业内的企业各有各的“打法”,技术研发能力比较强是格林美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旗下的格林循环专利较多并不意外。
本次拆分的格林循环,拥有已获授权专利192件,其中发明专利51件,实用新型128件,外观设计13件。
同时,格林循环近年来也有着高额的研发投入。2018~2021年一季度,格林循环研发费用分别为2882万元、4191万元、5669万元和952万元。同期,营收两倍于格林循环的行业龙头中再资环(600217.SH),研发费用仅为138万元、16万元、97万元和85万元。
吕彬向记者讲解道:“如果仅仅是将废旧家电拆解一下,可能就不需要太多研发投入。行业内企业的研发费用可能会投在深加工方面,就是把拆解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看哪种技术路线更好,比如线路板的处理处置就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
对于高额研发费用,上述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因为格林循环一直在转型,按照原本电子废弃物业务的运作模式,将回收的电器简单进行拆解、回收,然后拿基金补贴。这种模式上市是比较困难的,补贴拖欠后现金流也较紧张。所以公司在做业务方面的升级,如对拆解回收的塑料进行深加工,做成改性塑料、再生塑料等产品进行出售;做“废五金”业务,把回收的多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该人士表示,原本格林循环90%以上的业务是“电子废弃物”,现在通过研发投入把“废塑料”和“废五金”业务做起来后,三块业务各占30%左右。通过产业链向下的延伸,把附加值做起来,有了利润后,才不会过分依赖基金补贴。所以较高的研发投入是必要的。
记者通过Wind数据查阅格林循环拥有近200件专利的具体内容发现,除废旧电器拆解相关专利外,该公司还拥有如“PVC窗帘杆(B)”“塑木型材(扶手)”“一种塑木门套线”等与建筑和家装行业产品有关的专利。
上述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这些专利是格林循环延伸产业链的一种结果。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