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裸眼看财经的第 195 篇文章
2000字 | 全文阅读需19分钟
前两天恰了个饭,发了两篇软文,今天继续回归我们的投教系列。
这两年“价值投资”这个词没那么火了,所有人都在提半导体新能源,在代销平台和新闻网站,我们看到更多的营销和报道已不再是“核心资产能抄底了没”,而是清一色的“新能源还能不能继续追”,市场变了,投资者心态也变了。
最近这两年,机构投资者拿出的业绩疯狂碾压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多散户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这让机构投资者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定价权,这难为了坚持独立作战的散户投资者,不跟着机构的打法去操作,大概率就得吃瘪。
被逐渐妖魔化的“追涨杀跌”操作
权益市场有各式各样的参与者,共同构成了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博弈场。谁能想到,在今年上半年市场风格快速切换,长期坚守蓝筹白马的几大公募顶流居然会业绩垫底,一批名不见经传的中小盘基金却能斩获近50%的收益,当然了这还只是开始。
2021年基金一季报披露后,被蒙在鼓里的个人投资者终于知道了真相,权益基金经理已经早已进行调仓,曾经被机构抱牢的中国平安、美的集团等被疯狂减持,腾出来的资金反手买进了银行股和新能源,权益基金“抱团”的对象已经出现微妙的变化。
到了二季度,以往坚挺的高端白酒也出现了信仰崩塌,“茅五泸”也被顶流基金经理抛售,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迅速蹿升到公募第二大重仓股位置,市场风格真的变了。几只“豪赌”新能源的小规模基金净值飙涨,在上半年业绩榜单中名列前茅。
机构投资者把调仓摆在了明面上,以白酒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被进一步踩踏,以半导体、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依旧是涨声一片。这个时候的投资者,是应该“追涨杀跌”去跟上新兴科技的步伐,还是应该“越跌越买”去接盘核心资产?
很多大V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永远不要跟趋势为敌。轻描淡写地避开了对“追涨杀跌”和“高抛低吸”的提法,也有不少投资者逐渐在追逐新兴科技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大家逐渐意识到,“追涨杀跌”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在当下行情中能获利不少。
基民不赚钱的原罪不是“追涨杀跌”
在很多时候,投资者作出的决策都是无奈的,因为我们无法精准地预支未来,举一个这段时间真实的例子:7月底整个白酒行业连续暴跌,一边是顶流机构减持白酒的消息,一边是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手里握着大把白酒的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无非三种选择:一种是逢低加仓,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加仓筹码,筹码用完后就容易被套;第二种是卧倒不动,用时间把白酒的价值再熬回来;第三种是割肉去追新兴科技,在白酒上短期亏损的钱直接不要了,但会背上一个“追涨杀跌”的名声。
前些年行业一直批判“追涨杀跌”,甚至把它解读成基民不赚钱的罪魁祸首,逐渐把这种手法妖魔化了。事实上,“追涨杀跌”还是“高抛低吸”都要考虑时机,在上图中,在A点卖出在C点买入算是“追涨杀跌”,在B点卖出在D点买入同样算是。
事实上,行业应该批判的点应该是短期操作行为,因为投资者没有明确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因为投资者错把应该长期持有的理财产品当做短期交易工具,对基金产品短期净值的波动过于敏感,导致的盲目跟风操作、短期交易操作。
当然了,投资这件事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即便是长期持有也没有赚到钱,单纯就是因为运气不好,没有选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投资这件事是考验眼光的,也一定有投资者一直短期操作,盈利甚至比长期持有的基民更丰厚,运气好到爆。
那些“追涨杀跌”的基民笑疯了
事实胜于雄辩。这两年市场风格明显偏向成长,反而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很多投资者半道上开始追成长,依旧有很好的收获进账,这包括在2019年开始追半导体的、在2019年没敢追在2020年开始追科技的,甚至是在今年后知后觉开始追新能源的,都是极其阳光灿烂的例子。
这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很多机构投资者也逐渐开始调仓。在很多时候不是基金经理不够坚定,是要给投资者负责,眼睁睁看着曾经自己坚守的核心资产失去了市场热度,基金中短期收益率排名一路下滑,即便是顶流基金也迫于压力无奈调仓。
当然,市场上依旧有一部分投资者坚守核心资产,这些公司是好公司的逻辑丝毫未变,但需要等待时间浇筑艳丽的玫瑰。公募市场上不乏这样的基金经理,以前蓝筹白马行情的时候被捧上了天,如今遇上成长行情时却被骂惨了,边骂边选择赎回,基金经理要坚守自我的压力太大了。
而那些追风的投资者,在这几年应该都有不错的收成。即便是抄底,都有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之分,很难说追热点是右侧交易还是追在了高点上,市场风格还在极致演绎,你看,那些抄底核心资产的投资者还一筹莫展,追风新能源的投资者都笑疯了。
所以,朋友们在面临交易的选择时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被市场上的声音带偏了思路。这个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人的偏好和想法都不尽相同,慢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尊重自己的选择,也理解他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