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的各种姿势,想必各位投资者已经听说过很多了,市场上各大流派都有着自己的“武功秘籍”。比如:看基金是股票型还是债券型,看风格是成长风还是价值风,看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等等。
市场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投资心法”,就是跟着机构买基金,那么这个作业可以抄吗?
机构都有谁?
在研究某只基金时,可以看到基金的中报或是年报披露时,会披露这只基金的持有人结构,我们以“蔡经理”的诺安成长混合为例,基金披露的持有人结构中,有内部持有,个人持有和机构持有三种。
个人持有者,是指可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自然人中持有该基金份额的人员。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普通投资者,根据近十年的走势来看,这只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比例相对有所增加。快看,里面有没有一个你?
和普通投资者不同,内部持有者就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从业人员。
有别于前两种,机构持有者,一般指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中持有该基金份额的组织,比如社保、年金等这些“大户”。
机构占比高的基金真的好吗?
和个人相比,大机构们实力雄厚,投研能力比较强,选基的时候有着严谨的选择程序和投资逻辑,所以在很多投资者的眼里,大机构的投资风格稳健,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看起来就像是可以“抄作业”的靠谱学霸。
既然市场中有人认为机构持有比例越高,基金就越赚钱,那么就来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根据中欧基金的测算,将机构持有的比例每20%划分为一个档,观察2018-2020这3个完整年度内基金的净值平均增长水平,发现这3年中,每一年的情况都不一样。
2018年是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净值增长的比较好,但到了2020年就变成了机构持有比例较低的基金,净值增长的比较好了。
(数据来源:中欧基金)
本以为是跟着“学霸”抄作业可以百战百胜,但实际情况似乎却和预期的有所不同。根据测算的结果看,由于市场行情的复杂性,机构持有比例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基金的好坏,更不能作为基金是否赚钱的唯一标准。
不过,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投资风格可能更加稳健。
风格稳健是好事,如果机构持有的比例过高,也可能存在一些风险。
机构如果大额赎回,可能对基金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有些的基金可能会出现一夜之间净值暴涨,看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大额赎回的费用计入了净资产,造成的净值波动较大。如果基金规模低于五千万,面对巨额赎回,也可能会面临清盘的风险。
除了大额赎回造成的净值波动,机构占比过高的基金也可能会给基金经理造成一定流动性的压力和业绩压力。
到底该如何选?
虽然机构持有的比例和基金净值的增长不一定完全相关,但机构作为市场中的重要主体,一直以来也是走“稳健风格”这个路线的,所以指标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一方面,但要注意一定的持有比例。
投资基金不能只看这一个指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投资也是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投基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很重要,但更多的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自身风险程度适配的基金和基金经理,等待时间的玫瑰。(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