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全球最大碳市场第一天:能源国企是主力 交易均价高于地方市场

时间:2021-07-17 08:23:15 | 来源:新浪财经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上线。截至收盘,碳配额最新价为51.23元/吨,涨幅为6.73%,均价为51.23元/吨。当天最高价为52.80元/吨,最低价为48元/吨。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之前的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普遍认为,“十四五”期间,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八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被纳入到全国碳市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教授曾表示,“明年水泥行业肯定能进来,电解铝也能进来”。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第一天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能源国企成交易主力

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上午时段成交量达到278.14万吨(单边口径,下同),预计全天交易量将超过300万吨。从上午的交易情况看,能源国企成为交易的重要力量。

从国家电投集团获悉,7月16日上午他们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批交易,截至11:30,共成交60余笔,成交量25万吨,成交额1278万元,成交均价51.1元/吨。

发电行业首先被纳入,“三桶油”也有30多家企业进入碳交易名单。

从中国石化获悉,中石化集团17家企业下属的自备电厂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联合石化作为中石化集团碳交易业务的统一操作主体,完成胜利油田、上海石化、茂名石化和中天合创四家控排企业的首日碳交易工作。

中石化集团上午交易量10.6万吨,总成交额545万元,占总成交量的3.8%,全天交易量25万吨,总成交额1287.7万元,占当日成交量的6.1%。

中国石油旗下独山子石化、乌鲁木齐石化、锦州石化、中油电能参加了首日交易。中国石油是获得“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集团证书”的10家企业集团之一。

中国石油表示,其所属8家企业成为全国碳市场交易主体,均将在全国碳市场内进行碳配额线上交易,并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内,向省级生态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配额清缴。

至于为何选择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

“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他表示,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但他也谈到,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我们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因此这些高排放行业,他们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是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他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赵英民谈到,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管理体系。

地方碳市场时代进入尾声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7年末,经过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至此,地方碳市场逐渐退出舞台中央,开始向全国市场过渡。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几个试点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他表示,全国碳市场从发电行业起步,全国碳市场建设以后,工作重点转向确保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有效运行。

“地方的碳市场要逐步地向全国碳市场过渡。”李高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要“避免一个企业既参加地方碳市场又参加全国碳市场的情况。”

他谈到,在具体过渡的时间表、路线图方面,还要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根据地方试点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我们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试点,现有试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准备工作。”

碳市场行情比预期好?

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交易中心在上海落地,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碳排放权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方式。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在吹风会上表示,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而全国碳市场第一天上午的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9点30分,首笔交易的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可以称得上是“高开”。截至7月16日收盘,碳配额的均价为51.23元/吨。也就是说,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价格,明显高于之前地方碳市场的价格水平。

参与企业对碳市场交易操盘者的选择也各显其能。中国石化碳交易业务的操作主体联合石化,是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公司,称将充分发挥多年来油气贸易经验,并学习借鉴碳资产管理企业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碳交易业务。

“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这是碳市场追求的一个重要效果,因此碳价非常重要。”赵英民分析认为,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

“坦率说,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赵英民认为,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碳价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碳交易产品的价格不应该被投机者推高,这就违背了其本质定义和初心。”明阳智能CEO助理兼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潘永乐建议,要对碳交易炒作有充分管控,在当前阶段引入碳市场参与者时,建议主要考虑实际有CCER需求的参与者,不宜大范围引入个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投资者。

赵英民表示,目前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碳价的高低是个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